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四)资料审核后的订正
• • • •
对可以肯定的一般错误,代为更正,并通知原报单位。 对可疑数据或无法代为更正的错误,要求原单位复查更正 如果所发现错误在其他上报单位也可能发生时,应通知其 他单位。 对严重错误,应发还重填,并查明错误原因。
第三节
统计分组
• • • • •
一、统计分组的含义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四、分组标志的选择 五、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来自分组的作用或目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 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 按分组标志多少,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 组和并列分组。 • 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为品质分组和数量分组
四、分组标志的选择
1. 分组标志:是指将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 的组的标准或依据。 2. 分组标志选择的要求:
–要符合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 –必须选择最主要的标志作为分组依据 –要考虑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
划分社会不同类型
按商品分类分组 食品类 衣着类 家庭设备用品类 文化娱乐用品类 交通通讯类 医疗保健类 居住类 杂项商品类 合计 构成(%) 40.6 4.7 7.5 11.6 10.8 4.7 14.4 5.7 100
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
我国出口商品构成(%)
年份 1950 1960 1970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农副产品 57.5 31.0 36.7 18.7 17.5 13.0 7.3 5.2 农副产品加工品 33.2 42.3 37.7 29.5 26.9 29.2 26.2 25.1 工矿产品 9.3 26.7 25.6 51.8 55.6 57.8 66.5 69.7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准确的资料是 进行正确统计 分析的关键。
(一)审查资料的完整性 和及时性
• 完整性: 检查应调查的 单位或个体是否有遗漏, 所有的调查项目或指标 是否填写齐全 及时性:检查填报单位 是否按时报送了有关

(三).历史资料的审核
• 应审查资料的可靠性程度 ,指标含义,所属时间,计算方法 等,对不能满足现在要求,有缺漏或有疑问的资料,要进 行有科学依据的推算,弥补和订正。
180-359 9
360-719 10
适用条件:
1.近似正态分布 2.现象特性适合等距分组


组限:指每组两端数值。分为上限和下限。 上限:每组的终点数值(最大值)。 下限:每组的起点数值(最小值)。 组限的形式:与变量的特点有关,重合式和不重合式
1、重合式:
• • • • • 指相邻两组中,前一组的上限和后一组的下限数值重合。 一般用于连续型变量。 组距=上限-下限 例如:身高1.60m~1.70m、1.70~1.80m、 1.80~1.90m……… 所谓重合只是形式上相重,实际上两组没重合,一般采用“含下 限不含上限”原则处理
2.组数、组距确定的斯特杰斯经验公式
n 1 3.3 lg N R X max X min d n 1 3.3 lg N n : 组数,N:总体单位数,d:组距,R:全距 X max :最大变量值,X min :最小变量值
N n
15-24 5
25-44 6
45-89 7
90-179 8
统计整理最后的 结果就是形成各 种统计表格和统 计图。
统计整理的程序
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审核,确保符合研究 目的要求和准确无误 选择整理的指标,并进行划类分组 将分组资料进行汇总 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审核
(二)审查资料的正确 性
• 数据是否真实反映 客观实际情况 • 内容是否符合实际 • 数据是否有错误 • 计算是否正确等
五、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
• 组数:即将总体分为几组。 • 组数的确定分下面两种情况: (一)品质分组的组数 由两个因素决定: • 1、事物本身的属性特征 • 2、统计研究的要求
(二)数量分组的组数和组距
1.组数由两个因素决定:
• 总体的全距R • 组距(class width)
全距R = 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组距 = 各组最大标志值(上限)-各组最 小标志值(下限) 在等距分组的条件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划分社会现象的依存关系
按商品销售额分组(万元) 100以下 100500 500 1000 1000 3000 3000 5000 5000 10000 10000以上
商店数(个) 25 70 130 75 40 18 10
流通费用率(%) 11.2 10.6 9.9 8.7 7.8 7.0 6.3
一、统计分组的含义
• 统计分组:指根据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和统
计研究的任务,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 总体分成若干部分的科学分类。没有统计分组 就没有科学的统计
• 统计分组的关键:
1、选择分组标志:使组间差异大,组内差异小 2、划分各组界限。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 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不同类型 • 揭示社会现象的内部结构 • 分析社会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2、不重合式



指前一组的上限与后一组的下限,两值紧密相连而不相重 复。 一般用于离散型变量。 组距=下组下限-本组下限=本组上限-前组上限 例:人口普查时,按照家庭人口数分组:1-2,3-4,5-6, 7和7以上
组 中 值
• 组中值:各组上下限的中点值,代表组内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 重合式组限时: –组 距=上限-下限 –组中值=(上限+下限)÷2 =下限+组距/2=上限-组距/2 • 不重合式组限时: –组 距=下组下限-本组下限=本组上限-前组上限 –组中值=(本组下限+下一组下限) ÷2 =本组下限+组距/2=下组下限-组距/2 • 组距式分组中: –第一组开口(多少以下),组中值=上限-相邻组组距/2 –最后一组开口(多少以上),组中值=下限+相邻组组距/2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二、统计整理的程序
统计整理是承 上启下的过程, 是统计调查的 继续也是统计 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调查 所得原始材料进行科学分组与汇总和对以 往的材料进行再加工。
统计整理的意义:是统计调查的继续, 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