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8鄙病本病

5-8鄙病本病

5.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 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 宽之至此也
3鄙人不知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边界地方
庸俗,浅陋,鄙俗鄙人
复合词,自称的谦辞 轻视 鄙陋
推导提示:“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 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 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 人”。
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 〔 )。今人常以此相诟病( )。
•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 (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 桓公之病〔 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7.本
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
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
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
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章
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

6若止印三二本
量词,书册的计量单梢,引申为主
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
推究本源、考查
推导提示:“本”是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 比喻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 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来、
成语例举
变本加厉:本,本来,原先;加,更加;厉,厉害,
猛烈。指比 原来更加发展。现形容变得比 本来更加严重。
正本清源 :正,使之正,引申为整顿;本,树根,引申为根
本;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源,水源,源头, 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 清 理。比喻从根 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拔本塞源:本,树根。源,水流的源头。拔掉树根,塞住水
文言文实词小故事
• 六、 兵 •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 )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
),以疲惫之兵( ),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 左右欲兵( )其友,勿劝。 •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 兵 (兵器),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 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6.无岁不受兵 7.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兵器,军械 士兵,军队 用兵策略,战略 用兵器杀人 兵符,复合词, 古代调兵用的凭证 侵略 动词 战争
推导提示:“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 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 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 “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成语例举
• 蚌病成珠:本义指珍珠由蚌痛苦孕育而成,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
• 愁潘病沈:泛指烦恼和疾病。晋·潘岳因忧 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 病而瘦减腰围。
• 思妇病母:因想念妻子欲归家乡而托言母 病。喻作伪。
文言文实词小故事
• 八、 病 •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 )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 )
8.病
①君之病在肠胃(《扁鹊 见蔡桓公》)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 表》)
②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 为病(《训俭示康》)
名词:重病 名词:弊病,缺点
推导提示:“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 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 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③凡人不病则不畏惧(《订 鬼》)
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
。”居久,则鄙( )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 夷之鄙〔 )人。” •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 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 ,皆如蛮夷之鄙〔 浅陋无知)人。”
6.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4左右欲兵之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困苦
• ⑾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无一完者(《捕蛇者 说》)
病态的
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译文:您的疾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了,不及时医治将要更加严重 ②生病 而江浙之梅皆病矣/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译文:于是江苏、浙江的梅都生病了/人只要不生病,就无所 惧。 ③使成病态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译文:把梅弄成奇形怪状,弄成病态,拿这作为职业来赚钱 ④困苦不堪,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译文:假使当初我不做这个差事,早已经困苦不堪了 ⑤筋疲力尽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译文:用疲惫染病的士兵控制三心二意的军队 疲劳:今日病矣,吾助苗长矣。 ⑥毛病,缺点 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译文: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认为)病。
常(放)在晋王的寝室里 • 6.无岁不受兵 • 没有哪一年不受到侵略
成语例举
• 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 极其好战。
• 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饱战马。形容准
备战斗,也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厉: 通“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 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 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翻译:四川的偏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 贫穷,其中一个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翻译:我这个浅陋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胸怀宽
宏到这样的地步啊! 3鄙人不知忌讳 翻译: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 4孔子鄙其小器 翻译:孔子轻视(瞧不起)他器量狭小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 谋远虑。
复合词
• 鄙夫:❶人品鄙陋、见识浅薄的人。孔子对 过于重视身外之物的得失称之为鄙夫。 ❷ 第一人称的谦称。
• 鄙见:谦辞,称自己的见解粗俗浅薄。
贵远鄙近::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 贵,相隔近的就低贱。同“贵远贱近”。
文言文实词小故事
• 五、 鄙 • 晋之鄙( )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
1、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
2、盖亦反其本矣 盖:同“盍”,兼词,“何不”的合音。反其本:回到根本
上来,指回到王道仁政上来。 反通返。 何不回到王道仁政上来。 5、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 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这没有什么困难,另外准备一份奏章,判决词不用改动,只不 过拿两个列在同案名单后面的单身汉而又没有亲戚的从犯替换 你们的名字,等到案文加封上奏的时候偷偷地换一下罢了。 9、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 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
的源 头。 ①比喻毁灭或背弃根本。②也比喻从 根本上解决 问题。
文言文实词小故事
• 七、 本 • 柳宗元本( )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 ),反其本
( )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 ),即今日所见本 ( ),以本( )其当日心境。
•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 ),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 ,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 日心境。
译文:别人都讥笑我固执而不通达 但是我不觉得这是缺点
⑦担心,忧虑 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 之
译文:晋国范宣子执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 郑国人深为这件事忧虑。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治。
译文: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 识自己
⑧损害 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译文:一斗米,卖二十钱损害农人,卖九十钱损害从 事工商业的人。
⑨责备、羞辱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译文: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好的品德,现代人却用节 俭来互相羞辱。
•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 翻译: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 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 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 子说:“君 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 作非为。”
⑤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 己知也(《论语》)
⑥在陈绝粮,从者病(《论 语》)
⑦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 (《史记 货殖列传》)
⑧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 俭相诟病(《训俭示康》)
生病 使成病态 担心、忧虑 受困 损害 责备,羞辱
• ⑨今日病矣,予助苗长 矣(《揠苗助长》)
困乏、 疲劳
• ⑩向吾不为斯役,则久 已病矣(《捕蛇者说》)
•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翻译: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到都城咸阳 •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 翻译:赵国也准备了许多军队防备秦国,秦国不敢
妄动 •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 翻译:因此用兵的上策是破坏敌人的计划,其次是
破坏敌人同盟国的邦交 • 4左右欲兵之 • 翻译: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 • 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 翻译:秦始皇听说晋国的兵符(调兵遣将用的)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