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经济生活》曲线图专题

(完整)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经济生活》曲线图专题


源用来生产两种产品X(消费品)
和Y(资本品)。如果全部用来
C
生产X产品,可生产OD单位;如 B
果全部用来生产Y产品,可生产
G
OA单位;如果同时用来生产X和
Y两种产品,则可能有各种不同
的X与Y的产量组合。将X和Y的
O
H
ED
X
各种不同的产量组合描绘在坐
标图上,便可得出生产可能性
图12
曲线。
【高考真题】例6:甲乙两国在粮食和肉类上的生产可能性曲
【高考真题】 例5:(2008上海卷10)投资者在配置资产组合时需要对
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取舍。从图8中可以看出 A• .不【投解资析】股任票何,投风资险行和为收都是益一均种为风零险投资,都会存在风险,所 B.投以资排除股A票。越股少票具,有风高险收越益小、收高风益险越的大特点,所以投资股票越少,
风险越小但收益也小,故排除B。恰当的资产组合可以降低风险,
(2) 下图反映的是居民收入(W轴)与商品需求量(Q轴) 的变化曲线图。在价格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列 判断正确的有:
①商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
②商品需求弹性与居民收入成正比
③相对而言X是高档耐用品,Y是生活必需品
④相对而言X是生活必需品,Y是高档耐用品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2014福建文综33)M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 关系如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形可能导 致曲线S1向S2平移
• 【考点定位】价格与供求的关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等知识点。
A.①
B.②
C.③
D.④
(四)总产量曲线
总产量曲线是先上升而后下
降的曲线(如图7) 它表示:
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劳动量的增加,最初会使
总产量增加,但当劳动量增加
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
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
图7
增多
减少
【高考真题】 例1:⑴(2008年山东卷15)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 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 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 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 信息的是
【解析】首先根据需求曲线最基本特征“向右下倾 斜”,即可排除B、D选项,再假设商品价格不变,则 补贴前对家电的需求量要小于补贴后对家电的需求量, 则可判断曲线d1在d2的下方,所以正确答案是C。
Q
例3:(2013全国I) 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 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 售,收入不增反降。图5的①②③④中,能够反映这种 “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中寻找关键信息,产量增大, 低价销售,收入下降。“丰产不丰收”是因为社会对农产品的 需求是基本稳定的,所以即使农民低价销售,需求量也不会实 质性的增加多少。这涉及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的知识 点。因为是低价销售,所以变化之后的价格下降,①和③显示 的是变化后的价格上升,排除①和③。④不合题意,材料讲得 不是需求量的变化,答案选B。
线分别如图13(甲国)(乙国)所示(甲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 粮食800千克或肉类600千克,乙国每人每年可以生产粮食1000 千克或肉类1200千克),如果甲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甲国拥有生产肉类的
比较优势
②乙国拥有生产粮食的
比较优势
图13
【解析】从劳动生产率看,乙国在粮食生产和肉类生产上占绝对优
(2)右图反映的是供求同时变动对价格的影响(P为价格,Q 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以下经济现象与图 示所能反映的变动状况大体一致的是:
①严格落实厉行节约要求,高端消费及集团消费回落
②春节期间因天气因素供应量减少,蔬菜价格不断上涨
③国际原油在能源需求反弹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下价格上行
④因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文化消费市场扩张迅猛
(2)需求变动曲线:需求变动曲线表达了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 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例如,国家对家电 下乡产品进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
(3)需求弹性曲线:需求弹性论(不同商品)表达了不同商品对价格 变动反应的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 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影响较大。所以线段CD2属于生活必需品曲线, 线段AD1属于高档耐用品曲线
①M商品是汽车,汽油价格上涨
②M商品是大米,面粉价格下降
③M商品是商品房,房贷利率下调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从图表中可
④ 以看M商出品是对的M供商给品量的需不求变量,在M减商少品,供因不此应要求紧紧围绕这个标准进 A行 需求分①量析②减。少①汽,B油因②与此④汽对车汽是车互的补需商求C 品量①也,③会汽减油少价格,上符涨D合,题③对意④汽。油大的米
A.K B.L
C.A
D.R
•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正确理解和区分粗放型和集约 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靠加大K,L,R 的投入;集约型增长方式主要靠加大A的投入。题干中A的指的 是技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采用新技术,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因此选C。
(五)收益曲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三)均衡价格
即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
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P
S
如图所示: P0就是均衡 P1 价格,指的是当商品的
价格为P0时,供求平衡。
P0 P2
当商品的价格为P1时,
供过于求;
剩余
E
短缺
D
当商品的价格为P2时,
O
供不应求。
Q1Q2 Q0 Q3
⑴反比关系类曲线
(需求与价格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效率与公平曲线、股票价格与 银行利率关系曲线、消费与储蓄关系曲线、币值与汇率曲线)
⑵正比关系类曲线
(价格与供给关系曲线、收益曲线、消费与收入关系曲线)
⑶抛物线类曲线
(拉弗曲线、裤子涅茨曲线、总产量曲线、微笑曲线、平均成本曲 线)
(一)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 时,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 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纵 轴表示价格(自变量),横轴表示产品需求量(因变量)。需求 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一、题型特点
曲线类题型是经济生活近年高考常见试题,具有直 观性强、信息量大、新颖灵活等特点,注重考查学生 思维的深刻性、科学性、敏捷性、发散性。
曲线题突出综合性,能够很好考查考生理论联系 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曲线题整体上可分为十八类, 以近几年高考为例,其中,全国卷、广东卷、北京卷、 山东卷、上海卷中分别考查了“均衡价格”“微笑曲 线”、“平均成本曲线”、“总产量曲线”、“需求 曲线”、“收益曲线”等内容。
【知识点击】教材知识: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①价格下降,生产者
获利减少,压缩生产, 减少产量;
②价格上涨,生产者 获利增加,扩大生产, 增加产量。”
注意:供给曲线看纵轴对横轴的影响
2. 供给水平变动曲线
即生产成本、技术进步、国家政策等因素 引起供给的变动,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左右移动, 称之为线移动 。
C.投但资并不股意票味越风多险,最风小收险益和最收大益,就故越正确大答案是C。 D.恰当的资产组合,风险最小收益最大
图8
注:曲线上圆点为投资者投资总额中购买股票所占百分比。
(六)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 Y
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
A
F
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如
12)。现在,假定一国现有资 P
小,即甲国拥有生产粮食的比较优势, 甲国应主要生产粮食。故
正确答案年产量,纵坐
标表示平均成本,可以看出平
均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后上
升的U型曲线(如图5),它表
明: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
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即随
产量增加,规模收益递增,平
均成本减少;而后随着产量增
教材知识: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习惯上用横坐标表示需求量,纵坐标表示价格,那么对于大 多数产品而言,需求定律就可以描绘成一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 曲线,这条曲线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向右下倾斜”。
(1)需求曲线表达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 格
需求量
(1)需求曲线::一般规律:需求法则(同一商品)表达了价格变动 对需求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势③。甲但国是应,主乙要国生在产粮粮食食生产上的优势是甲国的1.25倍,乙国在肉类
生④产乙上国的应优主势要为生甲产国肉的类2倍,乙国在肉类生产上的优势更大,因此, 乙国拥有生产肉类的比较优势,乙国应主要生产肉类;同理,甲国
虽A然.在①粮②食③和④肉类生B产.上①均②处劣势C.,③但④在粮食生产上D.的②劣③势相对更
对减少。
这也就是收益递减规律,它对于企业的生产(劳动
力增加过多会使生产率下降)、农业的生产(在有限 的土地上盲目密植会造成减产)及政府机构改革(人 员过多会降低行政办事效率)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高考真题】
例4:(2006年北京文综卷第24题)经济增长可用以下函 数式表示:Y=F(K、L、A、R-----)。公式表明,国 内生产总值(Y)的大小取决于资本(K)、劳动力 (L)、技术(A)、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R)等生产 要素投入的水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 型转变,最需要加大投入比重的要素是

(4)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关系: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