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及参建单位信息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慧谷园6-24#楼工程中的16-24#楼,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
共9栋楼和一个地下车库,均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十三层不等,建筑高度43.7m,总建筑面积约为160572.95㎡。
结构形式为16~17#楼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余为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桩承台基础。
参建单位信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车库周边沿地下车库外墙(除基坑东侧外)均搭设落地式双排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高度为5.5米,供地下车库主体工程施工时使用。
其余各独立的楼栋,在对整体落地式脚手架与悬挑架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后,综合考虑,选用整体落地式脚手架外加局部悬挑架(某些部位楼座与车库外墙在同一立面)。
三、施工部署3.1 脚手架方案的选择3.1.1选型原则因地下室结构工程顶板施工完毕后,可能会涉及到回填土,但各栋楼主体结构又必须开始,从考虑工期、回填等因素方面,选择使用整体落地式脚手架外加局部悬挑架(部分楼座外墙与车库外墙在同一立面上)。
3.1.2脚手架选型3.1.2.1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选择整体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和局部外墙处悬挑工字钢的外挑架。
3.1.2.2总体方案:21、22、23#楼南侧及16#楼北侧局部汽车坡道围,因外墙与车库外墙在同一立面上,故采取悬挑式脚手架,第一次悬挑均从三层开始,其中21~23#楼南侧第二次悬挑从九层开始,16#楼北侧局部二次悬挑从七层开始,最大悬挑高度19.7米,16#工字钢。
其余16~24#楼外墙在车库顶板围的采用落地钢管脚手架,最大搭设高度48米。
电梯井脚手架采用井字架的搭设方式。
3.1.2.3影响因素的考虑:1)因主楼与车库相连的部位沉降后浇带距离主楼均在1.32米以上,满足搭设落地式脚手架的空间。
对于车库顶部覆土及基坑开挖肥槽土的回填,肥槽位置的落地架,在土方回填前已拆除完毕,而对于车库顶板上方40多米高的落地架,回填土沿外架周圈不回填,做1:1.5的放坡,并留设排水沟,明沟排水坡面上方砌筑300高挡水墙。
2)因架体所在的车库顶板属于主楼围的沉降后浇带,因此主楼楼板浇筑完毕后仅搭设单层或两层的外架,架体楼板下方并做好架管回顶。
待车库顶板强度达到28d后,此时外架搭设高度在四~五层左右,不存在顶板强度达不到的情况。
3)车库顶板强度是否能达到架体荷载的要求,见后附计算书。
3.2工期计划3.2.1施工部位及要求工期3.3.1根据施工需要,确定进场专业操作人员人数,按施工结构进度要求随时搭设。
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人员稳定。
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统一指挥。
3.3.2成立悬挑架搭设管理人员小组,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详见下表:并协助现场安全人员做好现场的质量及安全工作。
3.3.4施工队伍配备架子工长协助项目部工长进行现场管理工作。
3.4 技术准备3.4.1施工方案需经监理方、业主方审批。
3.4.1方案经过审批通过后,由项目总工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对主要施工队人员进行本工程悬挑外架搭设方案技术交底,领会方案意图。
对于施工用的材料进行统计、计算。
主要的材料、机械、设备进场。
3.4.2学习、熟悉相关规、规程、标准等。
3.4.3施工前,由总工组织,生产经理、安全总监、工长参加,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应确保交底到每个施工操作人员。
3.5材料准备3.5.1材料质量要求3.5.1.1钢管杆件:1)钢管应选用质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
2)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等选用Φ48直径的钢管,壁厚为3mm。
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3)如钢管壁无防锈处理或防锈层被破坏,应涂刷防锈漆两道;外壁刷防锈漆一道面漆两道,面漆应涂刷为统一的颜色及样式。
4)钢管必须具备产品合格证和钢管材质检验报告,外径和壁厚符合质量要求,且端部平整。
5)钢管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符合规要求。
6)钢管上严禁打孔。
3.5.1.2扣件1)本工程施工扣件的种类(直角、旋转、对接扣件等)。
2)使用合格的钢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3)选用与钢管管径相匹配的扣件,以保证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紧密严实,扣紧时接触良好,保证扣件与钢管的摩擦力。
4)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
5)严禁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锈蚀等的扣件,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加工不合格的扣件。
6)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单位的检测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验,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应进行防锈处理。
3.5.1.3钢丝绳:1)钢丝绳选用的型号,抗拉强度及相应的钢丝绳锁具,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明。
钢丝绳必须无断丝、无锈蚀等缺陷的合格钢丝绳。
2)钢丝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GB/T8918)的规定。
3.5.1.4工字钢1)工字钢、U型螺栓连接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 级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相关规定。
2)工字钢的型号采用国家标准,截面宽度、高度、腹板厚度符合国家验收规及允许偏差值。
3.5.1.5脚手板:1)脚手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的规定。
2)采用4000mm×250mm×50 mm的木脚手板,不得用开裂、腐朽的木材,两端各设8#镀锌铁丝箍两道。
3.5.1.6安全网:1)立网采用2000目安全网,水平网采用菱形网目锦纶安全网,安全网网绳、边绳、系绳的直径、网眼尺寸、承载能力符合国标《安全网》(GB5725-2009)的规定,同时必须具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2)已使用过的安全网必须经过检查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安全网严禁使用。
安全网必须使用定点厂家的产品,非定点厂家的产品禁止进入本施工现场。
3.5.1.7搭设材料进场后,单独存放,材料员、工长、质量员、技术员进行进场检查,安全员每天对材料进行抽查,防止不合格产品用在脚手架上,检查合格后,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
构配件进场检查与验收按下表要求进行,构配件尺寸有抽检不合格时应对该全部构配件进行实测,不满足要求的严禁使用。
3.6 现场准备在搭拆之前,工长检查核对安全技术交底人员与实际施工人员是否一致;并且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3.6.1进场的脚手架、扣件等必须经过现场物资、质量、安全人员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现场使用。
进场的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
3.6.2经检验合格的材料进场后,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3.6.3施工前对架子工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及进场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且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四、脚手架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4.1总体搭设方案4.1.1总体脚手架布置方案悬挑架设计参数4.2.3脚手架架体构造4.2.3.1车库落地架4.2.3.2主楼悬挑架16#楼北侧汽车坡道位置悬挑架剖面图4.2.3.3主楼落地架4.2.4 工字钢构造:(1)工字钢外形示意图(2)悬挑钢梁楼面构造详图工字悬挑钢梁构造工字钢梁选用型号架体高度 型号17.1 米16#注:悬挑长度 L1 锚固长度 L2 工字钢梁总长度 L1300mm1900mm3200mm钢丝绳 16#30004.2.5 钢丝绳与主体结构连接钢丝绳拉结角度≥45°,一端与工字钢外端部连接、一端与框架梁连接。
框架梁浇筑时,按图 示尺寸预留 50 预留洞(可用空调预留洞及模板螺栓孔洞)。
钢丝绳兜过钢梁用配套卡扣卡紧,连接 长度不小于 500mm,钢丝绳端部外露长度≥150mm。
端部用三级 22 长 200mm 的钢筋用作钢丝绳拉结 固定。
钢丝绳底部加设 22mm 半圆固定环放置钢丝绳移位,钢丝绳与工字钢之间加垫橡胶皮垫以防止钢 丝绳受工字钢刚度剪切。
4.2.3.5 角部加强部位工字钢悬挑架构造4.2.3.6 立杆(1)采用的立杆形式,立杆排距 800mm,纵距 1500mm。
立杆与外墙距离控制在 300mm。
(2)立杆与悬挑钢梁的连接方式(大横杆节点详图)。
(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立杆必须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对接、搭 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6)立杆上的对接扣件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同步隔一根立杆的两 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的错开距离不宜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 (7)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采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 离不应小于 100mm。
(8)立杆顶端须高出女儿墙 1m,高出檐口上皮 1.5m。
4.2.3.7 大横杆(1)步距 1800mm(层高 3.9 米),1500mm(层高 3.0 米)。
(2)大横杆设置在立杆的侧,其长度不小于 3 跨。
(3)大横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
对接扣件须交错布置,两根相邻大横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 或同跨;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 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
(4)大横杆须搭接部位,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间距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
(5)本工程采用木脚手板,大横杆应作为小横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6)对接扣件的开口方向应当向上或向设置。
4.2.3.8 小横杆(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并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 中心距不大于 150mm。
小横杆探出立杆的长度 100mm<L<150mm。
(2)小横杆宜设置在大横杆之上。
(2)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小横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 于纵距的 1/2。
(3)本脚手架使用木脚手板,双排脚手架的小横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大横杆上。
4.2.3.9 脚手板(1)本工程采用木脚手板。
采用杉木或松木板,其板厚度不小于 50mm,板宽宜 200~250mm, 板长为 4m(规格应基本一致),两端应各设直径为 4mm 的镀锌钢丝箍两道。
(2)因属于结构用脚手架,仅作业层铺设脚手板,应铺满、铺稳,须预铺调整后进行固定,脚 手板离开墙面 120~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