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2).ppt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2).ppt
课堂结构设计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知理解→动手操作→深化回授
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问题,进而培养解 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概念的准确建立是学好数学的 基础和关键,通过教师对概念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 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例题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 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使知识向能力转化。
教学方法设计
教材与背景分析
2.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材首先通过观察、操作说明在许多实际问题 中都会遇到近似数。使用近似数就是近似程度的问 题,就引出了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的意义,即精确 度。由精确度引出了有效数字的概念。通过例题使 学生学会求出 一个近似数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 本节课的重点是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概念以及在逐 层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难点是正确地求一个数 精确度及它的有效数字;而突破难点的关键准确领 会概念,加强课堂练习。
例2. 用四舍五入法,把下列各数按括号内的 要求取近似值:
(1)0. 00234 (2) - 5. 0078 (3) 3. 14159 (4) 83420 (5) 80420
(精确到万分位) (精确到百分位) (精确到0.001) (精确到万位 ) (精确到千位)
例3. 用四舍五入法把下列各数按括号内的要求取 近似值:
()
(3) 近似数 0.42 精确到百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 )
(4)6.0万精确到十分位,有两个有效数字
()
(5)近似数 0.0308有三个有效数字
()
(6)近似数 2.620精确到千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 )
(7)近似数4.35 ×103精确到十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 )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 写出下列用科学记数法 所表示的数的原数:
(1) 3 × 10 5 = (2) 3.745 × 10 2 = (3) – 6.25 × 10 4 =
1. 已知数 3.1415926…… 按要求写出近似值:
(1) 保留四位小数: (2) 保留一位小数: (3) 保留整数:
2. 月球离地球的距离约 38 万千米。 3. 半径为 5 cm的圆的周长是 31.4 cm
1.启发式 2.边讲边练法 3.快乐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形成技能 •例题讲解,深化技能 •巩固练习,掌握新知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 39700 (2) 83420 (3) - 5048 (4) 2. 3万
(1) 1. 05048 (保留五个有效数字) (2) -1. 05048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3) -0. 05048 (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4) 5048 (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巩固反思,掌握新知
1.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36.8万,精确到______位,
有____个有效数字,它们是 _______。 2.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 0.83 与 0.0083的________
提个分配方案
探究新知,形成技能
精确度: 通常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 我们就说
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有效数字: 从近似数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精确到
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例题讲解,深化技能
例1.下列由四舍五入得的近似数,各精确 到哪一位,各有哪几个有效数字?
(1) 0. 0504 (2) 1. 050 (3) 67809 (4)52万 (5)52. 0万 (6) 3. 79 × 10 2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 (2)能说出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的精确度 和有效数字 (4)会四舍五入,按要求取近似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习概念的方法,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
3. 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对概 念的传授,培养严谨认真的个性品质。
相同,都是 8 ,3,但它们的 ______ 不同, 0.83精确到 _____ 位,而 0.0083精确到________位。 3. 近似数 7.60 × 103 精确到______位,有_____个有效 数字,它们是________。
2.判断题:
(1)数 3.40 与 2.4 精确度一样
()
(2)近似数 3.8 与 0.38 的有效数字相同
1.知道什么是准确数,什么是近似数。 2.能说出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3.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的精确度与有效数字。 4.掌握四舍五入,按要求取近似数。
作业: A 册 32页
教学评价设计
1. 教学目标是恰当具体,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切合学生的实际。
2. 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 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的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本节采用启发式教学,边讲边练 。根据学生的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教学活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节课注重通过具体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注重概念的准确建立。
4.8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数学组 黄彩萍
教材与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课堂结构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教材与背景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在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 4.8节讲述。这部分内容在实际运算(特别是除法运 算除不尽)时, 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 小数位数,求出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前 面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 入,又为后面的查表,近 似计算等知识的学习提供保障, 还是解决许多实 际问题的工具,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 利于培养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认真的个性品质。
1.下列各题中,哪些数是准确数?哪些数是近似 数?
(1) 小明有 8 支铅笔;
(2) 华强身高 1.54 米;
(3)一袋苹果有 16 只;
(4)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时 行驶 45 千米
(5)六年级有学生 220 人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实际问题:
为奖励班级里的三位同学,老师买 了
10 斤苹果,准备平均分给他们, 请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