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采队月份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计划

综采队月份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计划

2011年7月份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计划单位:综采队日期:2011年月2011年7月份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为了加强干部职工对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深刻认识,提高质量安全标准化在干部职工心目中重要性,让学习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干部职工懂标准、会标准,干标准,充分把“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确保安全质量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二、培训时间1、每日利用班前会时间不断贯彻,让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学习。

2、具体安排:每周四定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学习》。

3、课程设置和时间分配:4、任课教师三、安全质量标准化培训内容一、采面管理(一)工作面管理:1、液压支架:(1)液压支架自下而上统一编号管理,白漆仿宋字(红底白字);底用红柒刷成300*300MM正方形,白字大小200MM高*120MM宽。

位置在支架顶梁下方右侧。

(2)支架直线偏差不超过±50mm;(3)支架中心偏差不超过±100mm;(4)支架错差不超侧护板的2/3:(5)支架端面距不超过340mm;(6)支架初撑力不低于规定值的80%;(7)支架顶梁与顶板平行支设,其最大仰俯角小于7°;(8)液压支架垂直顶、底板,歪斜小于±5度;(9)支架不挤架、咬架,架间隙<200mm。

(10)工作面倾角>15°时,液压支架必须设防倒、防滑装置;(11)煤机割煤后拉架不超过10-15m,拉架后及时闭帮;(12)每组支架都必须配齐高压进液油路,侧护板和护帮板油路截止阀,并其完好、可靠,在不使用时必须将截止阀手把打到停止位置。

(13)支架各种圆销、扁销、开口销、卡环、B型销必须齐全切安插到位。

(14)液压支架油管联接必须使用同规格的“U”型卡,严禁单腿使用或用铁丝等其它物品代替。

(15)支架各管路、千斤顶及操作阀不得出现漏液、串液和自动卸载。

不准使用高压冲支架或其它设施。

(16)支架操作完毕后必须将手把恢复到零位:严禁把手把打到工作位置等待开泵或长时间供液。

2、采面的特殊支护:木垛支护(1)、清理垛位的浮煤矸石(2)、在靠近顶板的2或3层间各角打好加紧楔子(3)、严禁使用三棱木、腐朽木料、破损及变形木料打木垛(4)、木垛应使用规格长度一致的木料(木料两面见锯)打成方形。

(5)、木垛层面必须与工作面倾斜面一致,迎山角与基本支架的迎山角一致。

木垛各层的接触点上、下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6)、木垛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2m(7)搭接后伸出长度应不小于0.15米,而且要求互成90度角。

(二)进、回风巷动压区及上下出口(端头支护)1、进、回风巷动压区支护:(1)风巷超前支护符合以下规定:(A)采用锚网支护的梯形或矩形巷道,动压区里段20m范围内必须架设棚子支护。

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柱,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20m范围内打单排柱。

(B)采用U型钢拱形支护的巷道,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超前替棚段要打双排柱,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20m范围内超前支护要打中柱。

(C)采用工字刚梯形支护巷道,应替棚支护,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柱,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m~20m范围内打单排柱。

(D)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的双排支柱,要在巷道中心线上下均匀架设;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20m范围内的单排柱,其布设位置要依据巷道状况确定。

(2)机巷超前支护要符合以下规定:(A)采用普通落地简易转载机的巷道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柱,距转载机槽帮150~200mm;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20m范围内在转载机一侧打单排柱。

(B)采用桥式转载机的巷道:梯形工字钢支护、矩形锚网支护及U型钢拱型支护的巷道,先替棚或架棚后,在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柱,距采煤工作面煤壁10~20m范围内打但排柱。

使用重型转载机并配有破碎机的,破碎机以里至煤壁打双排柱,破碎机外打但排柱,超前支护总长度一般不得低于20m;若因转载机影响,超前支护总长度达不到20m的,则所打带排柱应到转载机机头处。

(3)超前支护用油丝绳配合卡子联锁,支柱编号管理,编号位置在支柱手把下方100MM处,红底白字,红底宽150MM*高200MM、白字宽50MM*高100MM,底板松软时支柱要穿柱鞋,钻底量小于100MM。

动压区高度不低于1.8m,宽度不小于2.5m.(4)动压区内单体柱初撑力≥50KN,单体柱三用阀平行于煤壁,手把垂直于煤壁。

此范围内无浮煤、杂物。

(5)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以上畅通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人行道宽度≥700mm,高度≥1.8m.(6)工作面上下端头支护分别使用二对四根3.6m长的工字钢梁抬住上下端顶板,抬棚梁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移,迈步步距1.1m;支柱初撑力∮100mm的≥90KN,∮80mm的≥60KN。

(7)加强采面上、下出口超前管理,保证下出口有1m(沿走向)×3 m(沿倾向)、上出口有2m(沿走向)×2 m (沿倾向)的通风断面。

(8)动压区内顶梁必须顶板紧密接触,不得张口,若顶板不平必须用木楔或背板等物料背实;顶板破碎时,应加密背板护顶;局部冒顶造成梁上空顶时,要用木料在梁上摆成三角形或“#”字形,使之接顶背实。

(9)工作面内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支护,特殊情况下需使用时,必须制定专门措施。

(10)单体液压三用阀失效、漏液变形、活柱表面锈蚀,顶盖缺少两个(含两个)以上小爪或手柄损坏时,必须及时更换。

(11)铰接顶梁两端接头损伤裂纹,各部焊缝开裂,弯曲、变形,耳子变形,连续缺“牙”不能卡住支柱,销子弯曲或无销时,应立即更换。

(12)严禁使用水压进行升柱。

(三)、设备管理1、采煤机(1)采煤机各部螺丝不得松动、缺失,摇臂及调高油池不得缺油,发现漏油必须及时处理。

滑靴、行走轮、滚筒等部件必须班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后方可生产。

(2)采煤机机身及滚筒连接螺栓必须经常进行检查并进行,严禁松动不处理继续组织生产。

(3)各密封完好漏液,各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4)采煤机截齿齐全、坚固、截齿锋利,无合金片的截齿不许及时更换,交接班时不得缺截齿。

(5)采煤机不得重负荷停车和起车。

(6)采面遇到岩石必须放松动炮,严禁采煤机硬割岩石。

(7)采煤机必须安装能够闭锁运输机的按钮。

并保整其灵敏可靠,不安装闭锁按钮或闭锁按钮失灵时严禁强行生产。

(8)采煤机检修、处理故障、事故或交接班时必须打开截割部离合器、电路隔离手把打到零位并停止上一级电源。

(9)采煤机内外喷雾齐全,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喷雾流量与机型相匹配;若内喷雾不能够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低于4Mpa。

采煤机必须割平,滚筒卧底量符合要求,卧底或飘刀不能超过50mm/刀,不允许经常吊溜子。

(10)牵引部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在井下检修时必须打防止矸石、煤块掉落的布棚。

(11)采煤机的遥控设备要制作专用的皮套进行保护,并且正确使用遥控器。

(12)电牵引采煤机的关键部位要进行特护,落实责任到人。

(13)防滑装置(工作面倾角>15°时)应安全可靠。

2、刮板运输机:(1)刮板运输机各部联结构件齐全、紧固。

必须保持平直,刮板弯曲变形数量不超过3%;缺少数量不超过2%;(2)采面运输机的机身必须安设能发出停机和开机的信号装置,其间距不超过15m。

(3)刮板运输机机头以上距顶板最低高度不得小于600mm。

(4)机头与转载机机尾交错不小于500mm,高度不小于300mm (5)刮板运输弯曲段不得小于15m;(6)刮板输送机机尾应进行密封。

3、转载机:(1)转载机机头与顶板间距不得小于600mm,使用破碎机时,不小于400mm;(2)两帮无浮煤、杂物,有宽度不小于700mm的人行道;(3)机尾有行人跨越的盖板。

(4)转载机机头前后无浮煤、杂物。

转载机头与胶带输送机尾搭接高度不小于400mm。

(5)电动机、减速器、液压联轴节、机头机尾等各部分的联接件必须齐全、完好、紧固。

减速器、液压联轴节应无渗油、漏油、油量要适当。

(6)刮板链松紧要适中,刮板及螺栓必须齐全紧固。

(7)机头附近的煤、矸石、杂物及电动机、减速器上的煤尘必须清扫干净。

(8)破碎机的安全保护装置,要保证不变形不失效,安全可靠。

4、乳化液泵站:(1)压力30Mpa。

(2)乳化液配比3~5%。

(3)设备完好,供液系统完好,无跑、冒、滴、漏。

(4)乳化液泵和泵箱均应水平安装,乳化液箱位置应高于泵体100 mm以上。

(5)开关、电动机按钮,接线盒等电气设备应安装在无淋水的干燥安全地点,如果不能避开淋水时,要妥善遮盖。

(6)供液管路要吊挂整齐,保证送液、回液畅通。

(7)要保持泵站附近卫生,每班至少对设备擦洗一头。

油污、脏物、污水要引流至泵窝内。

(8)每天更换一次滤器网芯,每10天清洗一次过滤器,泵箱每月至少清洗一次。

(9)泵站必须设有乳化液自动配比装置,并有乳化液检测仪器(糖量计)。

5、胶带输送机(1)胶带输送机符合(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要求,机身达到平直,机头、机身、机尾位于同一中心线,皮带接头破损宽度不大于原宽度的5%,上皮带跑偏不超过托辊边沿,下带不磨机架。

(2)胶带输送机防滑、堆煤、烟雾、温度和超温自动洒水、防跑偏等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

(3)机头处配备2台以上合格的灭火器、灭火器上架吊挂合理,不少于25m(4-6分)的消防软管,不少于0.2m3的沙子,机身每50m 设一处节门。

(4)电气设备开关上架,两台以上小型电器设备集中上板,电气无失爆,有标志牌、包机牌,吊挂位置统一。

(5)两条以上皮带实现集中控制电气闭锁。

(6)皮带边管编号管理,在皮带的中间架上标号,两边管搭接处用红底白字置号。

(7)胶带运输机托辊转动灵活,缺失率不大于3%,胶带底托辊距底板不小于100mm。

(8)机尾底皮带下无浮煤,下皮带离地板不小于200 mm。

6、绞车运输(1)绞车的功率和钢丝绳规格必须配套,严禁更换过大或过小的钢丝绳,“三固定”、“四保险”、“四个四”、“一坡三挡”钢丝绳、保险绳长度符合要求。

(2)信号盘、管理牌板齐全、吊挂位置合理,轨道两帮堆积浮渣不超轨枕上平面。

(3)沿途信号灯齐全,灵敏可靠,开关上架。

(4)绞车压柱、挡车器刷漆,红白相间0.5m,挡车器编号管理,绞车轴外壳刷红漆白字编号。

(5)绞车突出部位距轨道侧不小于0.5m。

(6)地滚和立滚要固定牢固,转动灵活。

(7)绞车附近的顶、帮支护要牢固可靠,巷道内无影响绞车运行的杂物堆积。

(8)打压、戗柱的绞车,其压戗柱要牢固有力,固定底座的绞车地脚螺栓必须紧固可靠。

(9)绞车各部件、螺栓、垫圈、护罩等要紧固齐全,制动闸和离合要灵活好用。

(10)绞车的减速器和轴承油量要充足,不漏油、油质必须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