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工国家职业标准

模具工国家职业标准

模具工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 1 职业名称
模具制造工(简称模具工)
1. 2 职业定义
从事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制造、安装及调试整修的工艺技术人员和加工制造人员。

1. 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分五个等级:
职业资格五级:模具制造初级工(分冷冲模、塑料模)
职业资格四级:模具制造中级工(分冷冲模、塑料模)
职业资格三级:模具制造高级工(分冷冲模、塑料模)
职业资格二级:模具制造技师
职业资格一级:模具制造高级技师
1. 4职业工作环境
室内、常温或恒温
1. 5 职业能力特征
智力、表达能力、手指灵活性、手臂灵活性、动作协调性较强。

1. 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 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职业资格五级:500标准课时;职业资格四级:450标准课时;职业资格三级:400标准课时
职业资格二级:350标准课时;职业资格一级:300标准课时(注:某些特殊实训环节例外)
1.7.2 培训教师
具有本职业三级以上、且具有比培训目标至少高一个等级的职业资格,或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应具有本职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施教能力。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配有多媒体电脑及高分辨率实物投影仪);
操作技能训练室;
机加工技能训练室(包括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及特种加工设备),模具钳工技能训练室,CAD/CAM/CAE机房、配有相应的模具CAD/CAM/CAE的各种应用软件。

1. 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本职业、或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模具制造初级工(五级):
(1)学徒期满或从事本职业工作一年以上的在职人员;
(2)经过政府部门批准的办学机构进行正规的初级培训,获得毕(结)业证书的学生;
(3)职业技术院校的毕(结)业生。

——模具制造中级工(四级):
(1)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并;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并经正规的
中级工的培训获得毕(结)业证书的学员;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并经正规的中级培训获得毕(结)业证书的学员;
(3)本专业的技工学校以及其他职业院校毕(结)业生;
——模具制造中级工(三级):
(1)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并经高级工的正规培训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不少于8年,并经过正规的高级技工培训取得了结业证书的人员。

(3)或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包括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3年以上,中专或中技的毕业生,从事本职业(工种)生产作业5年以上人员。

已获得模具制造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再连续从事本工作二年以上(含二年)者,可以申报技师的模具制造工职业资格。

申报二级、一级职业资格者,应具有高职、大专毕业以上的文化程度。

1.8.3 鉴定方式
五级、四级、三级采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分别鉴定的方式,理论知识鉴定采用笔试,操作技能鉴定采用全真的实例操作(或部分计算机仿真操作)考核方式。

二种考核均为60分以上者(含60分,满分为100分),则鉴定合格。

二级、一级采用模块化(以技能为重心、知识与技能一体化)鉴定方式,每级各设置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配分100分,60分为合格。

相应级别的各模块考试均合格者,为鉴定合格。

模块鉴定形式:全真的实例操作考核(或部分计算机仿真操作)考核、口试、笔试。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笔试2:30;口试3:1;全真实例的技能操作考核或计算机仿真考核2:10。

1.8.5 鉴定时间
五级、四级理论知识笔试90分钟;三级理论知识笔试120分钟,操作技能鉴定时间为240分钟至480分钟;二级、一级每个模块全真实例的操作考核或计算机仿真操作考核为120分钟,口试15分钟。

1.8.6 鉴定场地设备
理论知识笔试要求在标准教室内进行,技能操作考核要求在机加工技能室(包括有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及特种加工设备)和模具钳工技能室及CAD/CAM/CAE机房、配有相应的模具CAD/CAM/CAE的各种应用软件室。

2、基本要求
2. 1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政治观念、法律意识、诚信品质、社会公德及模具制造规范的要求。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2. 2基础知识
2.2.1基础理论知识:
1)机械识图与制图。

2)模具材料及金属热处理知识。

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知识。

4)计算机基础知识。

5)专业英语基础。

2.2.2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1)机械传动原理知识。

2)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规格、分类、用途)。

3)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

4)表面粗糙度的知识。

5)典型零件(模架、模板、导柱、凸凹模、型芯、型腔等)的加工工艺。

6)设备润滑及切削液的使用知识。

7)工具、夹具、量具使用与维护知识。

2.2.3、模具钳工基础知识
1)划线知识。

2)钳工操作知识(錾、锉、锯、钻、绞孔、攻螺纹、套螺纹)。

2.2.4、电工知识
1)通用设备常用电器的种类及用途。

2)电力拖动及控制原理基础知识。

3)安全用电知识。

2.2.5.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2.2.6.质量管理知识
1)企业的质量方针。

2)岗位的质量要求。

3)岗位的质量保证措施与责任。

2.2.7.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劳动法相关知识。

2)合同法相关知识。

3)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3、模具专业要求
3.1知识要求:
1)、模具加工常用机床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结构、传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常用机床设备附件的使用规则和维护保养方法。

3)、常用工、夹、量具(仪器)和名称、规格、用途、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

4)、常用刀具的种类、牌号、规格、性能和维护保养方法,刀具几何形状对切削性能的影响。

5)、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和计算方法。

6)、铣削、车削、钻削及磨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7)、冷冲压加工基本知识。

(包括冲压材料的分类、规格、加工知识)
8)、冲压模具的种类、结构、安装和维修及制造工艺知识。

9)、塑料成型的基本知识。

(包括塑料原材料的分类、判别、加工知识)
10)、塑料模具的种类、结构、安装和维修制造工艺知识。

11)、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12、生产技术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3.2技能要求
1)、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做到岗位责任制和文明生产的各项要求。

3)、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和测量仪器。

4)、看懂中等复杂部件和模具零件图和装配图。

5)、在通用和专用夹具上正确装夹工件。

6)、根据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切削刀具,修磨常用的切削刀具。

7)、正确安装和拆卸刀具,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8)、能正确操作各种机加工设备,编制合理的模具零件加工工艺。

9)、了解模具零件特种加工的方法。

10)、掌握模具钳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錾、锉、锯、钻、绞孔、攻螺纹、套螺纹等)11)、正确安装和拆卸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

(在冲压和塑料设备上)
12)、在冲压和塑料设备上,能加工合格产品,并能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

13)、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结构的安装和拆卸须序。

14)、复杂模具的修复、保养及模具现场的管理。

15)、了解模具制造的高新技术。

(模具激光雕刻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具快速制造技术)
4、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