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秸秆生物基水稻环保育秧盘项目

秸秆生物基水稻环保育秧盘项目

秸秆生物基水稻环保育秧盘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前郭县百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四月
目录
一、总论 (4)
(一)项目概述 (4)
二、项目先进性分析 (4)
(一)简述 (4)
(二)项目创新点 (5)
(三)知识产权状况 (6)
三、项目实施方案分析 (6)
(一)项目内容与技术路线 (6)
(二)建厂及经济效益分析 (7)
(三)东北三省水稻玉米分布情况 (8)
四、项目产品市场调查与竞争能力预测 (8)
五、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9)
六、前景投资优势分析 (9)
七、社会效益分析 (10)
八、项目支撑条件情况 (10)
(一)公司简介 (10)
1页
(二)单位职工队伍情况 (11)
(三)单位管理情况 (13)
九、研究结论与建议
1、推荐方案的总体描述 (15)
2、结论与建议 (16)
一、总论
项目概述
核心技术:项目研究利用玉米秸秆再生原料研发生产秸秆生物基环保育秧盘,应用于水稻育苗生产中,彻底解决了多年来传统的营养土育苗,取土破坏农田植被及农民取土难等问题。

主要内容:工厂化批量生产秸秆生物基环保育秧盘。

创新点:取代常规营养土与塑料育苗盘相结合的育苗技术,一是即保护农田植被又减少白色污染的危害;二是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水平:玉米秸秆基育秧盘培育水稻秧苗在国内无先例,已申报国家专利4项。

主要用途及应用范围:玉米秸秆培育水稻秧苗,适合于东北及华北水稻育秧地区。

二、项目技术先进性分析
(一)简述
水稻旱育苗带土移栽技术是70年代引进推广日本水稻旱育苗技术,在我国北方及东北已推广30多年,多年育苗连年大量取土农田耕地等生态植被被严重破坏。

以吉林省为例水田面积1100万亩以上,每年要挖掉表层优质土320万立方米,按挖地表土20cm计算,每年近2.5万亩旱田地表土被挖走。

吉林省地处黄金玉米种植带,全省玉米种植面积4300万亩,产秸秆约4000万吨左右,每年有60%以上剩余,大量的秸秆被农户在地里焚烧掉,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增加有害气体排放,严重污染环
2页
境。

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减少秸秆资源的浪费和所造成的污染,充分开发利用玉米秸秆资源,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目前,国内外均在寻求新的育秧方式代替营养土育苗,日本水稻育苗现已开始使用膨化石土加营养元素及肥料制成营养材料,和利用生活废垃圾制成颗粒代替营养土育苗。

韩国目前有湿润育秧、旱育秧、无纺布和多搁层等多种育秧方式,无纺布育秧是近几年推出的新的育秧方式,发展速度较快,占60%左右。

在育秧方式上均采用粘壤土和壤土盘育秧,在育秧基质上没有新的技术突破。

黑龙江省农场利用水稻稻壳为基质,经机械粉碎、发酵培育水稻秧苗,育苗方法与土壤育苗基本相似,是替代营养土育秧的一种新技术。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发明了水稻穴盘育苗的育苗基质,是专为水稻抛秧而设计的,为球形内含缓释肥料,直径为0.8~3.0cm,在使用塑料软盘培育水稻抛秧秧苗时,取该颗粒倾倒于育秧软盘上。

内蒙古及黑龙江部分地区有用珍珠岩育秧的,弊端是保水保肥差,不腐烂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田间管理困难。

江苏省淮安发明了一种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加入有机肥、缓释剂和保水剂等形成的水稻育苗基质。

玉米秸秆代替营养土培育水稻秧苗,国内外尚无大面积应用实例。

项目研究利用秸秆等有机材料研发生产出秸秆生物基制成环保育秧盘,应用于水稻育苗生产中,彻底解决了多年来传统的营养土育苗,破坏农田植被及农民取土困难等问题还代替了以往的塑料秧盘,将其合二为一。

是充分利用秸秆再生资源,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二)项目创新点
1、利用玉米秸秆培育水稻秧苗技术,取代多年来生产上营养土育苗技术,解决了水稻育苗取土破坏农田耕地和农民取土难问题。

3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