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寒假必背古诗词(含译文和注释)

小学四年级寒假必背古诗词(含译文和注释)

1.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2.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3.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1.译文及注释:太阳出来就去耕作田地,太阳落山就回家去休息。

凿一眼井就可以有水喝,种出庄稼就不会饿肚皮。

这样的日子有何不自在,谁还去羡慕帝王的权力。

注释壤:据论是古代儿童玩具,以木做成,前宽后窄,长一尺多,形如鞋。

玩时,先将一壤置于地,然后在三四十步远处,以另一壤击之,中者为胜。

作:劳动。

息:休息。

帝力:尧帝的力量。

何有: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何德“,那就是有什么(恩惠)。

2.注释①芣苢(fuyi):植物名称,即车前子,种子和草可作药用。

②薄言:发语词,没有实义。

③有:采得。

④掇(duo):拾取。

⑤捋(luo):用手掌成把地脱取东西。

⑥袺(jie):用手提着衣襟兜东西。

⑦襭(xie):把衣襟别在腰间兜东西。

译文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去采了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快采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枝一枝拾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提着衣襟兜起来。

采了又采车前子,别好衣襟兜回来。

3.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①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②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一说指秦君。

③同仇:共同对敌。

④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⑤作:起。

⑥裳:下衣,此指战裙。

⑦甲兵:铠甲与兵器。

⑧行:往。

4.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5.大风歌作者: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6.短歌行作者: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4.译文及注释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注释:何:多么。

田田:莲叶长的茂盛相连的样子5.译文及注释译文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注释⑪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

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

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⑫兮:语气6.译文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7.归园田居作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风作者: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9.凉州词作者: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7.译文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注释①南山:指庐山。

②稀:稀少。

③兴:起床。

④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

秽:肮脏。

这里指田中杂草。

⑤荷锄:扛着锄头。

荷,扛着。

⑥狭:狭窄。

⑦草木长:草木丛生。

长,生长。

⑧夕露:傍晚的露水。

⑨沾:(露水)打湿。

⑩足:值得。

⑪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违:违背。

8.译文及注释译文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注释⑪解落:吹落,散落。

《淮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

”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

一说指农历九月。

⑫能:能够。

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⑬过:经过。

⑭斜:倾斜。

9.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注释①凉州词:唐乐府名。

②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③欲:将要。

④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⑤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⑥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⑦君:你。

⑧征战:打仗。

10.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1.晚泊浔阳望庐山作者:孟浩然(唐)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12.出塞作者: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①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11.译文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当我在浔阳城外泊了船,才看到香炉峰非同一般。

我曾读过慧远公的小传,其尘外之踪永使我怀念。

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注释得阳:江州治所,今江西省九江市。

挂席:张帆。

郭:外城。

远公传:梁代·释慧皎《高僧传》有东晋东林寺慧远法师的传记。

尘外踪:谢灵运《田南村园激流植授》:“唯开蒋生径,永怀求羊踪。

”东林精舍:即东林寺,在庐山峪岭以北。

精舍,僧人所居。

12.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注释①但使:只要。

②龙城飞将: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③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④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⑤度:越过。

13.鹿柴作者: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4.山居秋暝作者:王维(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5.古朗月行作者:李白(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13.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

此为地名。

(2)但:只。

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

“景”古时同“影”。

(4)照:照耀(着)14.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⑪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⑫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⑬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⑭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涤衣物。

⑮随意:任凭。

春芳:春天的花草。

歇:消散,消失。

⑯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

留:居。

15.译文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16.早发白帝城作者:李白(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7.送友人作者:李白(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8.别董大作者:高适(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6.译文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⑪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⑫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⑬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还:归;返回。

⑭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⑮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17.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注释⑪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⑫白水:清澈的水。

⑬一:助词,加强语气。

名做状。

⑭别:告别。

⑮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

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

⑯征:远行。

⑰浮云游子意: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

浮云,飘动的云。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⑱兹:声音词。

此。

⑲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

⑳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班,分别;离别,一作“斑”。

18.译文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

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注释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