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房-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自我形象紊乱:与患侧乳房切除有关 1、心理护理:尊重、关心病人,让病人正确面 对疾病,取得家属理解支持。 2、嘱患者坚持功能锻炼。 3、平时穿宽松衣服,可佩带义乳。
心理支持
乳 腺 癌 病 人 围 手 术 期 分 期
否认期 愤怒期 协议期 抑郁期 接受期
【 【 心理支持】
1、为患者讲解了乳腺癌的相关知识。 2、提供了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 3、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了慎重、科学 耐心的解答。 4、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和药物知识,使患 者对治疗方法得以理解和正确认识。 5、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并且给予了饮 食指导。
【健康教育】
预防患侧上肢肿胀 指导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 下注射等。 指导病人作患肢肢体功能锻炼 (1)术后24h:活动手指及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 腕等锻炼。 (2)术后48h:可下床活动,注意扶持患肢,肩关节应 处于内收位。 (3)术后1~3日:可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 行屈肘、伸臂等锻炼。
5、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 知识。
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体位:取舒适体位(半坐
卧位),以减轻伤口张力 。必要时保留镇痛泵。 心理护理:教病人放松疗法 ,如听音乐、看书报等转 移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舒适度改变:与手术创伤, 管道限制,麻醉副作用有关
⒈妥善固定负压引流管,胸
【辅助检查】
(一)影响学检查 1、X线:乳房钼靶X线摄片—普 查方法,发现早期乳房癌。 2、B超 3、近红外线扫描 (二)细胞学和活体组织病理 检查 (三)乳腺导管内镜检查
【临床分期】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UICC)建议的T (原发癌瘤)、N(局部淋巴结)、(远处转移)。 2003年UICC制定乳腺癌TNM分期方法: Ⅰ期:癌肿<2cm,无腋淋巴转移。 Ⅱ期:癌肿<5cm,已有腋淋巴转移。 Ⅲ期:凡癌组织有锁骨上、下淋巴结转移或患侧上 肢有水肿者。 Ⅳ期:凡癌组织发生远距离转移者。
临床表现
乳 房 肿 块
乳房外 形的改 变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肿大
压迫及转移症状
常见乳腺癌表现
乳 房 肿 块
乳房肿块多发生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内上象限。 早期:患侧无痛性、单发小肿快,多无意中发现
有的病人有钝痛
质硬,表面不光滑
边缘不清楚,尚可推动
常见乳腺癌表现
乳 房 肿 块
晚期: 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膜和胸肌,而固定胸壁 卫星结节: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在皮肤 表面出现多个坚硬结节或条索, 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 铠 甲 胸:结节融合弥漫成片,延伸至背部及 对侧胸壁,致胸壁紧缩,呼吸受限。 皮肤溃破:癌肿侵犯皮肤,破溃形成溃疡 呈菜花样,伴恶臭,易出血 。
为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每年10月18日为防乳癌宣传日,十 月的第三个星期五定为粉红丝带关爱日。“早预防、早发 现、早治疗”是“粉红丝带”乳癌防治活动的宗旨。
舒适度改变:与手术创伤,管道限制,麻醉副作用有关 ⒈妥善固定负压引流管,胸壁加压包扎松紧度适宜。 ⒉有恶心、呕吐时遵医嘱给予胃复安止吐。 ⒊保持床单元整洁,取舒适体位。
乳腺癌的病因至今尚无定论,可能与下列一些因素有关
:
【病理生理】
(一)病理分型
1.非浸润性癌 2、早期浸润性癌 3、浸润性特殊癌 4、浸润性非特殊癌 5、其他罕见癌
(二)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 2.淋巴转移 (1)癌细胞经胸大肌外侧淋 巴管→同侧腋窝淋巴结 → 锁骨下淋巴管→锁骨上淋巴 结→胸导管(左)或右淋巴 管导管→静脉→远处转移。 (2)癌细胞向内侧淋巴管→ 胸骨旁淋巴结 →锁骨上淋 巴结 →静脉→远处转移。 3.血液转移
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留置引流管、患 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有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 关。 1、加强病情观察:24小时内密切注意生命体 征的改变,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和引流液 的量、颜色、性状以早期发现出血倾向。 2、 加强伤口护理 1)保持皮瓣血供良好: ①手术部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松紧适宜; ②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 ③观察上肢远端血循环情况; ④绷带加压包扎一般维持7-10日。
常见乳腺癌表现
转 移 征 象
淋巴转移:最初患侧腋窝淋巴结
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血行转移: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 出现相应症状,如胸痛、气急、 咳血、背痛、肝大、黄疸等 营养状况:消瘦,呈恶病质状态
常见乳腺癌表现
乳 房 外 形 改 变
患侧乳房局部隆起, 两侧不对称。 酒窝征:癌肿累及乳 房Cooper 韧带,使
掌握乳腺癌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
掌握乳腺的自检方法。
3
病 情介绍
患者崔帮福,女,49岁,因“发现右侧乳腺包块一周 ”于2013-5-24 15:40入院。体格检查:T:36.2℃,P : 88次/分,R : 19次/分,BP:140/80mmHg;神清,皮 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平软,右上腹可 见一5cm的陈旧性手术疤痕。专科检查:双乳对称,右乳 外上象限可见一4cm的手术切口疤痕,无明显红肿、渗液 ,未拆线,乳头无凹陷,双侧乳腺未触及明显包块,右侧 腋窝内侧壁可触及肿大淋巴结。2013-05-24在我院门诊右 乳腺包块病检提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4)术后4~7日:病人可 坐起,鼓励病人用患侧手 洗脸、刷牙、进食等,并 作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 及同侧耳朵的锻炼。注意 避免上臂外展。 (5)术后1~2周:开始肩 关节锻炼,锻炼方法包括 手指爬墙运动、转绳运动 、举杆运动、拉绳运动等 。
【健康教育】
出院指导
1.活动:术后近期避免用患肢 搬动、提取重物(<5Kg)。 2.避孕: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 以免引起复发。 3.化疗和放疗:加强营养,多 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 量、低脂肪的食物,以增强 机抵抗力。 4.义乳或假体。
入院后行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机制、 肝肾功能、乙肝六项、心电图、B超、X线等检查 。有手术指征,无明显手术 禁忌症,并与病人及 家属交代病情及手术风险,谈话签字。于201305-27 09:00在全麻下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手术顺利,置腋窝负压引流管一根,于12:30 术后病人安返,术后给予止血、补液营养及对症 支持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示:右乳导管内癌伴微 浸润。于6月3日拔出负压引流管,6月13日治愈 出院。
效果评价: 该患者在住院期间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能 够掌握功能锻炼知识,于2013年6月13日,治愈 出院。
自我检查乳房的方法?
(3min)
乳房自我检查:2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月自查 乳房一次,宜在月经干净后5-7日进行;绝 经后妇女宜在每月固定时间定期到医院体 检。
面对镜子,双手叉腰, 观察双乳房外形、轮廓有无异常。
通过这个病例下面 我们来学习一下乳 腺癌的相关知识:
【解剖】
乳腺的淋巴
【病因】
乳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 1、雌酮和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生直接相关; 2、乳腺癌家族史; 3、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年龄晚(>50),不 孕和未哺乳; 4、部分乳房良性疾病; 5、高脂饮食; 6、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其短缩,而致肿瘤表
面皮肤凹陷。
常见乳腺癌表现
乳 房 外 形 改 变
桔皮样改变:癌细胞堵塞皮下 淋巴管至淋巴回流
障碍,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
肤呈桔皮样改变。
乳头或乳晕区的癌肿,将乳头
牵向癌肿一侧,致乳头扁平、
回缩、内陷 。
特殊类型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1)炎性乳腺癌:患侧乳房皮肤 红、肿、热且硬,犹似急性乳 房炎,但无明显肿块。 (2)乳头湿疹样乳房癌(Paget病 ) 乳头瘙痒、烧灼感,乳头和乳 晕区皮肤同湿疹样,形成溃疡 ;覆盖黄褐色鳞屑样痂,皮肤 较硬。
壁加压包扎松紧度适宜。
⒉有恶心、呕吐时遵医嘱给予胃
复安止吐。
⒊保持床单元整洁,取舒适
体位。
术后护理问题及措施
自理能力缺陷:与全麻及术后患侧制动有关 1、术后6h后协助病人进流质饮食。 2、帮助病人洗脸、泡脚、按摩患肢,促进血运。 3、保持床单元整洁,取舒适体位。 (术后第一天)患者能下床活动,停心电监护和氧气,妥善 固定引流管,患者能用健肢洗脸、刷牙、梳头等。 自理能力部分缺陷:与肩关节制动有关 1、 指导病人更换衣服时先脱健侧,先穿患侧。 2、 病人患肢可屈肘放于胸前,可用三角巾固定,避免肩关 节外展。 目前 患者恢复良好,能自行洗脸、刷牙、梳头等,有基本自 理能力。
2)维持有效引流: ①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 ②妥善固定引流管; ③保持引流通畅; ④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1-2日,每日引流 血性液50-200ml,颜色逐渐变淡、减少。 ⑤拔管:术后4-5日,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 量少于10-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 周围皮肤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
护 理 查 房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乳腺癌: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 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 癌,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 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查 房 目 标
了解乳房的解剖特点;
了解乳腺癌的病因、病理生理; 掌握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了解乳腺癌的辅助检查; 熟悉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处理原则;
举起双臂,观察双乳房外形、皮肤、 乳头、轮廓有无异常。
乳腺分手触摸左乳房外侧有无肿块。
右手触摸左乳房下方有无肿块。
右手触摸左乳房内侧有无肿块。
仰卧平躺,肩部稍垫高,举起右手臂, 左手触摸右侧腋下、乳房尾叶有无肿块。
乳腺癌防治
“粉红丝带”为全球乳腺癌防治运动的标志,每年十月
2.化学药物治疗 3.内分泌治疗 4.放射疗法 5.生物治疗
作为护士的我们,如何在患者 围手术期落实护理措施?
1)专业照顾 4)心理支持 2)病情观察 5)健康教育 3)协助治疗 6)康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