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贤山庄(市点)【简介】-【晚翠居】-【观音牌坊】-【隐贤禅寺】-【仙人床】-【太清宫】1、首先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隐贤山庄。
隐贤山庄位于东莞市常平镇丽城,距离东莞市区15公里,占地面积为180万平方米。
隐贤山庄之所以那么有名是因为明末贤臣李觉斯在这里隐居。
这个景区是以隐士故居为主体,以隐贤湖为中心,规划开发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景点有十多个。
那么到底有什么样的景点呢?就让我带领大家去感受一下吧!2、现在我们来到了隐贤山庄最有代表性的景点:晚翠居,又叫做李觉斯纪念馆。
说到这里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李觉斯这个人。
李觉斯是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他从小就很聪明,所以到了26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位满腹经纶的秀才。
在明朝万历46年考中举人,天启年间考中进士,因抗击反贼有功而升为工部侍郎,后来又因督京城有功,再升至刑部尚书。
李觉斯他一生清廉刚正、光明磊落,但是他晚年因为上书保救忠臣而触怒龙颜被罢官,所以他就告老还乡。
李觉斯在家乡过着田园般的隐士生活,著书立说之余呢,还扶危济困,为当地的老百姓做了很多善事,因此在岭南一带他相当有名,被人称为“竹林隐士”。
所以隐贤山庄正是因为李觉斯在此隐居而得名。
进入大门,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阁楼,这是李觉斯为了让他父母安度晚年而专门建造的,取名为“报恩亭”。
这个后院是李觉斯的书院和卧室,里面陈列着他生前所用的文房四宝和家庭用具等文物。
通过这些,我们基本上可以了解李觉斯他少年时苦读诗书,青年时考取功名,中年时宦海沉浮,晚年时归隐田园;里面的雕塑展真实的展现了一代名士的隐居生活。
接下来我们来到这座题有四个字“慈航普渡”横额的观音牌坊前。
穿过牌坊,拾级而上就可以直达汉白玉观音雕像处。
汉白玉观音雕像矗立于隐贤青山之巅,高28.9(高约29米),是用2000吨北京汉白玉石精雕而成的,耗资千万,用了两年时间才建好,并于1998年12月21日开光。
这座观音圣像为我国现时最大汉白玉观音圣象,它的造像是跏趺坐于连台之上,手托净瓶,遍洒甘霖,意象祥和。
经过高僧开光,更具有灵气。
沿着山路继续向前,我们就可以登上隐贤山庄的至高点,那就是五层楼的佛香阁。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整个山庄的美景。
然后你会发现,隐贤湖是呈元宝形的,中央的山后丘成了元宝的顶尖。
所以有些风水先生说:隐贤山庄藏风聚气,来这里可以旺财长寿,而山下手提布袋咧嘴长笑的大肚弥勒佛也是如此。
沿湖而行,我们就来到了隐贤禅寺。
这是东莞地区最大的一个寺院、占地2万平方米,寺院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藏经阁、钟鼓二楼、方丈室等。
隐贤禅寺原址上就有一座古庙,叫做五谷庙。
庙虽然小并且建筑陈旧,但香火鼎盛,一直以来附近一带的老百姓都在这里烧香拜佛,祈求风调雨顺,家人平安。
后来中昌集团有限公司老板捐资2千多万元重建此庙,并于1998年12月21日落成。
主要是为了弘扬民间传统文化。
全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为这座寺庙题了寺名。
现在隐贤禅寺的方丈释延佛大师来自河南嵩山法王寺,庙里现有100多位僧人,他们每天准时念经礼佛,为一方百姓祈求福寿安康。
出寺院向前看,有一个仙人亭,亭的旁边有一块叫做“仙人床”的巨石。
附近的百姓传说,李觉斯少年时曾经每天都坐在山顶的“仙人床”上读书而得了灵气,所以才能连连中举,得为高官。
据说这个仙人床有些来历。
相传当年太上老君慢游天下,来到了东莞常平,见到一派祥和之色,就顺着山脉前行。
一路走来觉得有些累就在一块山石上休息片刻,等他醒来起身后,石头上面留下了他睡卧的痕迹;身体睡下的地方白色较深,衣袖拂过的地方白色较淡,于是这块巨石便被人们称为“仙人床”了。
继续向前,不远处有一道坊,上书“太清道极”四个字,沿着阶梯上去,就到了太清宫。
殿内供奉着太上老君彩塑,旁边的墙壁上绘有老君漫游隐贤山庄的故事画。
从外观看,太清宫的青色砖木殿堂,顶着檐角高翘的绿色琉璃瓦屋顶。
屋顶上的二龙戏珠雕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太清宫的平台侧壁上镶嵌着一块圆形的生肖石,生肖石的中央刻有太极阴阳图案,旁边雕有十二生肖像。
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所属的生肖摸一摸,据说可以趋吉避祸。
好了,景区内的主要景点我们基本上已参观完毕。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记得5点钟在大门集合。
祝大家玩得开心。
二、南社明清古村落(市点)【简介】-【日用器具陈列室、民俗文化陈列室】-【百岁坊】-【大榕树】-【百岁翁祠】-【谢遇奇家庙】各位游客,我们马上要参观的地方那里保存着许多古村落、古建筑,其中保存得最完整的的地方是在东莞茶山南社。
远在南宋时期,南社已经立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
宋朝时,族人谢元伟在广东南雄任郡马,他生有四子,十孙。
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侵,谢氏族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自南往外迁,多数迁至珠江三角洲的番禺、东莞、新会、从化一带,其中谢希良的儿子谢尚仁终于选择了南社定居,迁入时才37岁,被称为南社谢氏族人的始祖。
这时的南社村已有戚、席、麦、陈、黄等姓氏的居民在这里生活,明代以后其他姓氏或衰落或陆续迁出,谢氏就成为了南社主要的姓氏,距今已有730多年的历史。
南社村的谢氏族人勤奋好学,所以到了明清时期初显繁荣,人才辈出。
据不完全的统计,有三十多人中秀才、有十多人中进士、举人。
我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民俗专家费孝通称南社为:“古代进士村”,并作了题词。
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我们现在像是进入了明清时期的村落。
村中保留了大量古建筑,还有匾额、石木雕、灰塑、石碑以及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日用器具,另外还保存着浓郁的渔樵耕读传统民俗文化。
你们看这些青砖大屋,古旧的深巷等等,这一切都是在向我们诉说着这古村落的特色与其发展。
大家来看,现在矗立在我们面前的这座古坊叫做“百岁坊”,它是为了纪念百岁的四位老寿星而建。
据记载,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南社村有四位百岁老人,东莞县令李文奎上报朝廷建立了这座百岁坊。
从平面上看,百岁坊是立在祠的门厅前廊上,百岁坊的四根立柱代表了祠堂门前的廊檐柱。
上面的装饰除了龙还有狮子,狮子生性凶猛,俗称“百兽之王”,所以用来做守护建筑的神兽,被安置在大门前的两边。
奇怪的是,在南社村的狮子,除了在门前守卫的的这些外,其他的都跑到屋顶上去了。
两边的鳌鱼据说为龙九子之一,传说它的尾巴能激起水浪,使天降雨而灭火。
当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懂得运用防范措施,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屋顶的装饰而被长期保留下来。
屋檐前方的这一长条木板在建筑学里被称为檐板,是为了保护伸在檐口的木椽头免受日晒雨淋而腐蚀,在南社村这种檐板受到特别重视而成为布满木雕的一条装饰板,上面雕有人物、动物、植物、器皿组成连续的图案,华板下边多数用小花组成连续的边饰。
更有趣的是,有的地方为了保护檐板,毫不顾保护椽子头的功能作用而退到木椽的后面去了,檐板变成了纯粹的装饰构件,因为它华丽而被人们称为“华板”或“花板”。
大家看那棵树苍翠茂盛的大榕树,它可是南社村的风水树噢!为什么这么说呢?此树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说在民国后期,南社村经济萧条时,此树便出现枯萎,落叶之态,在南社生活水平提高时,它就恢复枝繁叶茂,所以要想知道南社的发展状况如何,看这棵树就一目了然了。
然后在这边还有百岁老人遗命用自己所居的这屋改建的百岁翁祠。
也许南社是一块福源宝地,所以这里有很多百岁寿星。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一片高大的建筑群叫做资政邸,是光绪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的谢元俊的府邸。
大家看它坐落在小丘之腰,石级、栏杆还保持着当年的高贵气派,两廊的花楣精美绝伦,厅中的垂花门刻着花卉群鸟,上面的孔雀尾、凤凰头都凸出木外,栩栩如生。
这边的一座是不可错过的著名建筑,它叫谢遇奇家庙。
大家看这门额上刻着“光绪辛丑”,这正是这座建筑修建的年代。
这里的建筑做工十分讲究,当时门口的水墨青砖要求工人每人每天不能磨多,边角稍有缺损就视为不合格,可见做工的精细程序。
门前红石堆砌很高,且之间几乎无缝,要求非常严格,这不仅代表出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权位的象征。
谢遇奇清咸丰十一年中举,同治四年中进士。
同治四年初,对新疆垂涎已久的英俄两国加紧侵略步伐,企图吞食中国西部领土。
左宗棠被诏命为钦差大臣,领兵西征平叛,光绪二年谢遇奇跟随左宗棠的军队,进新疆平叛,首先拿下乌鲁木齐、吉昌地区,接着进攻伊犁,最后乘胜收复全新疆,打垮了英俄垂涎的梦想。
战役取得胜利,清军士气大振,谢遇奇冲锋陷阵,顽强战斗,屡立战功,被封为建威将军。
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重要贡献,清皇朝准其建家庙以示奖励。
谢遇奇告老还乡后,建住屋,兴家庙,其住屋规模是村里留存至今最大的住宅,同时谢遇奇也是谢氏族人中地位最高的。
大家参观到这里可能会问:“文革时这里没遭过破坏吗?”,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当时南社书记的深远见识啦!当时他挡住前来拆屋的红卫兵,说:“这些古屋、祠堂都是纪念先人的地方,先人披荆斩棘,创造了良田沃土,1这样战天斗地,不畏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创业精神不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吗?”一席话说得那些年轻人哑口无言,这些古屋才逃过一次大劫难。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南社人完整的保存了这一片可贵的古建筑群。
在享受历史和艺术的同时,还享受着南社人的余荫。
三、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市点)【简介】-【古树博物馆】-【送子观音】-【观音广场】-【菩提径】-【三十六级瀑布】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莞樟木头镇,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9%以上,所以观音山被誉为“森林浴场”、“南粤胜地”。
相传三百多年前,在山里的密林深处有一个幽静的深潭,潭边有一座小茅屋,茅屋里住着看山人阿牛。
他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小潭里的鱼虾玩乐,这些鱼虾都好像通灵一样懂得人性。
有一天,年老多病的阿牛在熬山草药的时候不小心烧着了自己的茅屋,眼看大火就要蔓延到观音山森林,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小潭里的鱼虾竟然一齐蹦上岸来扑灭了大火,从此这个湖就被称为感恩湖,后来村民们自发集资在这里盖了座寺庙,取名为观音寺,所以这座山也被称为观音山了。
观音山有“三奇”:全世界最大的玄武岩观世音菩萨像;全国第一的古树博物馆;以及东莞地区最大、最集中的自然瀑布群。
现在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吧。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就是樟木头镇标志性建筑:国际会展中心。
它的总面积有5万平方米,是举办国际国内各类展览、会议、活动以及接待外宾的最佳场所。
曾经成功举办了中国体育运动四项赛事。
在国际会展中心左边的是古树博物馆,这样的博物馆目前在全国和世界都是第一家。
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古树的年轮就就大概知道古代气候变化、环境变迁的一些信息。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树木的年轮蕴含着丰富的气候变化信息。
我们馆内目前陈列的仅仅是近年挖掘出来的地下埋藏古树的一小部分。
专家们挑选了一些具有特殊意义或形态特殊的古树供大家欣赏,每棵古树都形态各异,所以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它们的身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