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面的正压力,即减小对基础滑动的抗滑力,严重影 响基础的抗滑稳定性。 ❖ 4、承压水对基坑的作用。当深坑下部有承压含水 层时,承压水头可能会冲毁基坑底部的黏性土层, 破坏地基。 ❖ 五、边坡岩体稳定性
❖ 不稳定边坡防治措施
❖ 1、防渗和排水;2、削坡; ❖ 3、支挡建筑;4、锚固措施
第二章 工程构造
❖ 不利的情况是路线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平行,边坡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尤其是边坡的倾角大于岩层的倾角最为不利。
❖ 2、对于隧道工程来说,在褶曲构造的轴部,岩层倾向发生显著变化, 应力作用最集中,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
❖ 三、断裂构造
断层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 1、公路工程路线布局,应尽量避开大的断层破碎 带。特别在安排河谷路线时,要注意河谷地貌与断 层构造的关系。当路线与断层走向平行,路基靠近 断层破碎带时,开挖路基容易引起边坡发生大规模 坍塌,直接影响施工和公路的政党傅。
❖ 3)避免路线和主要裂隙发育方向平等,尤其 是裂隙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的;
❖ 4)避免经过大型滑 坡体、不稳定岩堆和泥 石流地段及其下方。
❖ 二、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 1、对建筑结构选型和建筑材料选择的影响。 ❖ 2、对基础选型和结构尺寸的影响。 ❖ 3、对结构尺寸和钢筋配置的影响。 ❖ 4、地震烈度对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影响。 ❖ 三、工程地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 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 一是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有利的路线,对工程造价
起着决定作用; ❖ 二是勘察资料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 三是由于对特殊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认识不足导致
的工程造价增加。 ❖ 四、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
❖ 四、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
❖ 第二节 地质岩性
❖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1、重量; 2、孔隙性; 3、吸水性

4、软化性;5、抗冻性
❖ 第三节 地质构造
大断裂交汇、近期活动断层和现代构造运动较为强烈的地段,
要给予足够的注意。也要注意避免工程走向与岩层走向交角
太小甚至近乎平行的地质构造。

❖ 5、道路选线:
❖ 对地质缺陷难以回避,工程地质的影响 更为复杂。
❖ 1)道路选线尽量避开断层裂谷边坡,尤其是 不稳定边坡;
❖ 2)避开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的顺向坡, 尤其是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顺向坡;
❖ 2、层状结构。这类岩体作为边坡岩体时,结构面 倾向坡外比倾坡里的工程地质性质差得多。
❖ 3、碎裂结构。镶嵌结构岩体为硬质岩石,具有较 高的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工程地质性能尚好。而 层状碎裂结构和碎裂岩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均不 高,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 地下水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 1、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土地基沉降。 ❖ 2、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 ❖ 3、地下水的浮托作用。浮胀力减少地基对基础底
❖ 柔性基础:
不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是柔性基础;如钢 筋混凝土基础。在同等条件下,采用钢筋混 凝土基础比混凝土基础可节省大量的混凝土 材料和挖土工程量。
❖ 3、基础的埋深: ❖ 从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
础的埋深。 ❖ 埋深≤4m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 埋深>4m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 埋深不应小于0.5m; ❖ 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

跨度15—36m

15—30m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36及36m以上以钢结构为主
❖ (二)单层厂房的组成 ❖ 其中支撑系统: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 ❖ 作用是加强厂房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稳
定性,它主要是传递水平风荷载以及吊车产 生的冲切力。 ❖ (三)民用建筑的分类 ❖ (四)民用建筑的组成 ❖ 地基不是建筑的组成的部分
❖ 4、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 1)上部荷载大小 ❖ 2)地基土质好坏 ❖ 3)地下水位高低 ❖ 4)土壤冰冻深度 ❖ 5)新旧建筑物相邻交接。 ❖ 其中,只有地下水位高低是影响的次要因
❖ 2、大型建设工程的选址:

工程地质的影响还要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形成
的整体滑坡,地下水的性质、状态和活动对地基的危害。
❖ 3、特殊重要的工业、能源、国防、科技和教育等方面新建 项目的工程选址:
❖ 要高度重视地区的地震烈度,尽量避免在高烈度地区建设。
❖ 4、地下工程的选址:

工程地质的影响要考虑区域稳定性的问题。对区域性深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土建工程部分
第一章 工程地质
❖ 第一节 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 一、工程地质建设工程选址的影响
❖ 1、一般中小型建设工程的选址,工程地质的 影响主要是在工程建设一定影响范围内,地 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形成的土体松软、湿陷、 湿胀、岩体破碎、岩石风化和潜在的斜坡滑 动、陡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问题对建设的 影响和威胁。
❖ 在进行大桥桥位勘测时,要注意查明桥基部分 有无断层存在,及其影响程度如何,以便根据不同 的情况,在设计基础工程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四节 岩体特征

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可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
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 1、整体块状结构。这类岩体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 性质,往往是较理想的各类工程地基、边坡岩体及 洞室围岩。
❖ 一、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般将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定义为岩层产状。倾斜岩层的产状,是用
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的三个要素,可以表达出经过构造后的构造形态在空间的 位置。
❖ 二、褶皱构造
❖ 1、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来说,当路线垂直岩层走向或路线与岩层走向 平行但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时,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是有利的。
二、地基与基础
❖ 1、地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 人工地基:
❖ 1)压实法:

适用于含水量大、密实性差的地基土
❖ 2)换土法:

地基的上表层为软弱土时可选用
❖ 3)化学处理法:
❖ 适用于局部地基处理和以建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 2、基础的类型
❖ 按受力特点分:
❖ 刚性基础: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就是刚性基础;构 造上通过限制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 求。
❖ 第一节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及组成 ❖ (一)工业建筑的分类 ❖ 1、按厂房层数分: ❖ 单层厂房:用于重工业 ❖ 多层厂房:用于轻工业 ❖ 混合层数厂房:多用于化学及热电厂房
❖ 2、按厂房跨度尺寸分
❖ 1) 小跨度厂房:

跨度≤12m;以砌体结构为主
❖ 2)大跨度厂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