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5九上·湘西期中)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 . 用活性炭净水发生了化学变化C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D .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2. (2分) (2020九上·张家港期末) 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 .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 . 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不是化合物D .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3. (2分) (2019九上·松江月考)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 木炭B . 铁丝C . 硫粉D . 红磷4. (2分)(2016·贵港模拟)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第3周期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中错误的是()A . 钠的原子序数为11B . 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 .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D . 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5. (2分)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A . NH3 NO HNO3B . N2O5 N2O4 NO2C . HNO3 NO2 NH3D . NO NO2 N2O36. (2分)“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但被不法商人添加到商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波”。

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12H34O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塑化剂”由46个原子构成B . “塑化剂”是化合物C . “塑化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 商品添加剂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使用7. (2分) (2019九上·江津月考)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 2Ca:“2”表示两个钙元素B . S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C .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D . O2–,“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8. (2分) (2016九上·吉林期中)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 .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9. (2分)(2019·松北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验氧气的性质B存放二氧化碳气体C蒸发操作D过滤操作A . AB . BC . CD . D10. (2分)(2019·天水)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A . x=2B . d是催化剂C . c不是化合物D .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11. (2分)(2019·大埔模拟)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B . 丙可能是水C . 生成丁的质量8gD .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212. (2分)(2017·扬州模拟)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如下图所示。

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B .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C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 . 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4:1或1:1413. (2分)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A . 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 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 . 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 . 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14. (2分)(2017·邻水模拟)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 .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 . 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 . 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15. (2分)(2018·红桥模拟) 下面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 . 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B .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C .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与盐酸是否发生置换反应D . 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16. (2分)(2020·工业园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是()A . K2MnO4、KMnO4、MnO2三者中Mn元素的化合价逐渐升高B . NaCl、Na2CO3、NaOH三者饱和溶液的pH逐渐变大C . NH4NO3、NaCl、CaO 三者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D . 金、银、铜金属活动性顺序逐渐减弱17. (2分) (2018九下·信阳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 . 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 . 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 . 氯化铵溶液加入烧碱溶液中D . 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18. (2分)(2016·本溪模拟)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石灰水和氢氧化钙是同一种物质B . 红磷和白磷都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同种物质C . 空气和水都是含氧的化合物D . 硫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19. (2分)现有等质量的四种金属,分别是:铁、镁、铜、铝,其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A . 铁B . 镁C . 铜D . 铝20. (2分)(2019·北部湾模拟)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 K+、Na+、NO 、SOB . K+、Mg2+、OH-、COC . Ba2+、Na+、HCO 、SOD . NH 、Cu2+、Cl-、NO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4分) (共6题;共34分)21. (2分)(2019·长沙)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磷元素________。

(2)二氧化硫________。

22. (5分)(2019·乌鲁木齐模拟) 书写化学术语时一定要注意规范,如图:CO不能写成Co。

(1)“Co”表示________元素(填名称),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木炭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①木炭和一氧化碳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例如:它们都能与________反应,请写出木炭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如“孪生兄弟”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很大,因为________。

23. (6分) (2018九上·潮阳月考) 某同学发现一瓶没有塞上瓶塞的过氧化氢溶液,对该溶液中是否有过氧化氢的剩余,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猜想⑴:该溶液中有过氧化氢的剩余。

猜想⑵:该溶液中没有过氧化氢的剩余。

(1)【方案讨论】为了验证猜想,甲、乙、丙三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甲:取适量试剂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猜想(1)成立,若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________。

乙:取少量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加入与甲等量的试剂,若有气泡产生,则猜想(1)成立,若无气泡产生则猜想(2)成立,理由是________(写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丙:操作现象结论取与甲等量试剂于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猜想(1)成立(2)【反思与交流】①敞口放置的试剂容易变质,所以要________保存。

②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的分解过程中起________作用。

除此之外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还可以________24. (5分)某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与图1的实验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2)烧杯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图2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3)两组实验的结论均是:________;(4)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红.25. (7分)(2017·杭州模拟) 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钙溶液的化学性质,并作了延伸探究.探究一: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报告.方案(1)(2)(3)实验操作现象________。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色褪为无色结论或解释氢氧化钙溶液能使石蕊等酸碱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钙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氢氧化钙溶液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提出问题】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作出猜想】乙同学从反应情况分析,溶液中除含少量酚酞外,溶质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CaCl2;②CaCl2和HCl;③CaCl2和Ca(OH)2【分析讨论】丙同学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猜想③肯定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

探究二:丁同学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设计实验如下:将实验方案(3)褪色后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加稀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实验后得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的猜想中,________(填序号)合理.学习小组结合图象,分析了丁同学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B.氯化钠质量逐渐增大,V2后不变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D.溶液的pH一直在增大.26. (9分)(2016·兰州)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草酸晶体分解实验的研究,请你参与过程分析【查阅资料】①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②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CO2↑+CO↑+4H2O.(1)【Ⅰ:问题讨论】①实验前应该先________;②进入D装置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装置中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③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④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⑤对D装置加热前和停止加热,都要进入过量的CO,其作用分别是:①加热前________;②停止加热后________;⑥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________;(2)【Ⅱ:实验评价】反思: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_______.三、我会计算(8分) (共1题;共7分)27. (7分)(2019·宜春模拟) 实验室用硫酸铜(不含结晶水)作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