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xx煤炭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xxx科技公司摘要化工行业耗煤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为代表的传统煤化工,一类是以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综合考虑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对于耗煤的贡献,我们预计2019年化工行业耗煤整体增速在5%左右。
受制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
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有利于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解决石油、天然气及化工产品过度依赖进口的问题,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xx煤炭公司由xx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860.0万元,占公司股份80%;B公司出资210.0万元,占公司股份20%。
xx煤炭公司以煤炭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煤炭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煤炭公司计划总投资10478.7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08.43万元,占总投资的68.79%;流动资金3270.34万元,占总投资的31.21%。
根据规划,xx煤炭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4952.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157.84万元,税金及附加202.17万元,利润总额5794.16万元,利税总额6795.52万元,税后净利润4345.62万元,纳税总额2449.90万元,投资利润率55.29%,投资利税率64.85%,投资回报率41.47%,全部投资回收期3.91年,提供就业职位450个。
坚持“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的原则。
注重发挥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区域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协同发展,利用项目承办单位在项目产品方面的生产技术优势,使投资项目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达到“高起点、高质量、节能降耗、增强竞争力”的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煤炭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107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煤炭公司由xx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860.0万元,占公司股份80%;B公司出资210.0万元,占公司股份20%。
(四)法人代表蒋xx(五)注册地址xx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六)主要经营范围以煤炭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煤炭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营服务业”经营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
公司为以适应本土化需求为导向,高度整合全球供应链。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煤炭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化工行业耗煤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为代表的传统煤化工,一类是以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综合考虑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对于耗煤的贡献,我们预计2019年化工行业耗煤整体增速在5%左右。
受制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
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有利于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解决石油、天然气及化工产品过度依赖进口的问题,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规划,依托xx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行业发展背景分析由于今年下游各环节普遍实施“淡季补库”和“高库存”策略,外加水泥、建材、钢铁等行业充当淡季需求的接棒者,以往“淡季走弱、旺季走强”的模式不再适用于当下煤炭市场。
今年煤炭市场表现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特征,价格总体以“振幅逐步收窄,重心缓步下移”的“N”型状态呈现。
2016-2018年粗钢净出口持续下滑,2018年降至5900万吨,同比减少10%,出口下滑的原因是国内钢价上涨,出口竞争力减弱。
2019年国内供给面临扩张,预计钢材价格将向下调整,有利于出口回暖。
2016-2020年海外新增粗钢产能近8000万吨,年均新增占全球总粗钢表观消费量约1%,占增产地区表观消费量约6%。
我国主要出口国近三年粗钢表观消费平均增速为 2.1%,远低于新增产能增速。
总体看,未来全球粗钢产能供需平衡的压力不大,局部有压力,产能增量主要在印度、印尼和越南三个国家,是我国钢材净出口主要目标国,对钢材出口造成压力。
能源局公布的全国煤矿产能数据进行统计,发现自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以来,具备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齐全的生产煤矿产能首次出现回升,由2017年底的33.36亿吨上升至18年6月的34.91亿吨,产能增量主要集中在新疆、山西、陕西和内蒙地区,且新增产能中主要以“表外转表内”和“联合试运转转固”为主,并未带来明显边际贡献。
我们对4.3亿吨的新建矿井按照产能规模进行分类,其中≥90万吨/年的矿井90处,合计产能4亿吨,占比94%。
为了解新建矿井(包含联合试运转)未来产能投放进度,我们对其中产能规模≥90万吨/年的矿井建设、生产情况逐一核实,发现其中约65%的产能早已投产,仅是因手续不全等问题一直处于在建状态,未来对供给端的边际变化无实质性影响。
在尚未投产的约1.4亿吨产能中,我们预计2019年新增产量5285万吨,2020年新增产量3680万吨。
截止2018年11月底,相关部门共核准煤矿46座,产能合计23490万吨。
经与能源局公布的2018年6月底煤矿产能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其中部分煤矿已并入能源局统计口径,仅剩母杜柴登、纳林河、小保当二号等24座矿井,合计产能12610万吨暂未纳入能源局统计口径。
因此,我们亦对尚未回归表内的矿井建设、生产情况逐一进行核实,预计2019年贡献增量1540万吨,2020年贡献增量1100万吨。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去产能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8亿吨的去产能目标有望提前完成。
通过系统性分析我国目前的产能结构并结合该文件的要求,我们预计未来两年在去产能过程中每年涉及在产产能约1500万吨。
自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发布以来,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各大煤企对高成本和低效矿井已基本完成淘汰,累计去除产能5.7亿吨,已完成“十三五”全国煤炭产能退出任务的71%,预计未来两年仅需完成约1.5亿吨的去产能任务。
煤炭的下游主要包括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综合各行业的增速和占比情况,我们预计2019年煤炭消费增速1.8%,新增需求约7100万吨。
电力:在“电能替代、居民需求和新兴产业”的支撑下,预计2019年发电量增速仍有望保持在6%以上,成为拉动煤炭消费的主要因素;钢铁:受房地产投资放缓影响,未来钢铁增长空间有限,预计2019年粗钢需求稳中略升,带动钢铁耗煤增长0.5%;建材:虽然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基建投资的回暖有望对水泥行业需求端形成支持,预计2019年水泥产量基本持平;化工:目前我国现代煤化工正处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潜力巨大,预计2019年化工耗煤增速5%。
2018年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6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远超中电联5.5%的预测。
且从过去三年的电力增长来看,电力需求自2015年增速触底回升以来,已经连续3年超市场预期,均保持在5%以上的增长。
在“三个驱动,一个支撑”的支持下,我们认为2019年电力需求仍有望保持6%以上的增长。
公开资料整理电能替代是指在终端能源消费时,使用电能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主要有“以电代煤”和“以电代油”形式,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
2016年、2017年我国分别完成电能替代1152亿、1286亿千瓦时,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完成电能替代1216亿千万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4%,对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29.1%,上拉用电增速2.6个百分点。
2019年即使随着工业需求走弱电能替代进度有所放缓,但在政策执行和环保要求的大背景下,我们预计明年仍有望达成1300亿千万时的替代目标,拉动用电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
化工行业耗煤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为代表的传统煤化工,一类是以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综合考虑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对于耗煤的贡献,我们预计2019年化工行业耗煤整体增速在5%左右。
受制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我国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
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有利于拓展石油化工原料来源,解决石油、天然气及化工产品过度依赖进口的问题,对于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政策及发展规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总量快速扩张,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专业镇与特色产业为载体的工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土地、环境、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效应已经叠加显现,我县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土地资源占用较大,受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问题日益突出,加快推进工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已刻不容缓。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日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
从投资总量占比看,2012年以来,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连续5年超过60%,最高时候达到65.4%;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目前民间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八成,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的主力军。
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
完善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政策,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融资租赁企业。
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设立主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发展股权投资基金。
发挥融资租赁、典当、信托等融资方式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稳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积极培育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提供服务。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全球经济增长将温和放缓,我国工业新旧动能将加速转换,工业经济仍将在合理区间稳定运行,工业投资增速有望稳中有进、工业品消费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工业企业出口增速可能会小幅放缓、企业效益和发展质量将继续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