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路原理》预习、复习题第一章(26题)1.( D )通信系统中调制和解调功能的主要作用为______。
a. 提高抗干扰能力和提高传输距离b. 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实现信号的多路传输c. 保证天线的有效性和提高传输距离d. 保证天线的有效性和实现信号的多路传输2.( D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为________。
a. 信号的路数、传输媒介、噪声系数和信道损耗b. 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通信方式和通信体制c. 发射功率、效率、接收灵敏度和噪声性能d. 通信容量、信号失真度、传输距离和抗干扰能力3.( B )与AM 调制方式相比较,采用DSB 调制方式是为了提高_____。
a.频带利用率b.信号能量利用率c.抗干扰能力4.( B )为减小无线通信设备的天线尺寸,有效的办法是______。
a. 降低信号的发送频率b. 提高信号的发送频率c. 减小信号的带宽d. 加大信号的带宽5.( C )把基带信号的频谱线性搬移至载频两侧的调制方式是_____系统。
a. 调幅b. 调频c. 调相6.( D )已知t V v m Ω=ΩΩcos ,)cos cos(00ϕω+Ω+=Ωt kV t V v 是______信号已调波的数学表示。
a. 普通调幅b. 平衡调幅c. 调频d. 调相7.(B )带载频的单边带调幅信号具有______的特点。
a. 提高发送效率b. 节省信道资源c. 提高抗干扰能力8.(B )周期信号采用______的方法进行分析,其幅度频谱是_____的。
a. 付氏级数、连续 b. 付氏级数、离散c. 付氏变换、连续d. 付氏变换、离散9.( C )非周期信号采用_____的方法进行分析,其幅度频谱是_____的。
a. 付氏级数、连续 b. 付氏级数、离散c. 付氏变换、连续d. 付氏变换、离散10.(B )信道利用率较高的调幅方式依次是_____。
a. 残留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平衡调幅b. 单边带调幅、残留边带调幅、平衡调幅c. 单边带调幅、平衡调幅、残留边带调幅d. 残留边带调幅、平衡调幅、单边带调幅11.(A )t kV t kV t V v c )cos(2)cos(2cos 000Ω-+Ω++=ΩΩωωω是_____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
a. 普通b. 平衡c. 单边带d. 残留边带12.( C )模拟调频方式下,调制信号是_____载频信号的瞬时相位,形成模拟调频信号。
a. 不改变b. 直接改变c. 间接改变13.( C ))sin cos()cos 1(0t kV t t m V v Ω+⋅Ω+=Ωω是_____。
a. 调频波b. 调相波c. 调频调幅波d. 调频调相波14.( D )采用频分多路的方法进行多路调频通信时电台频率的设置间隔应该大于 。
(max F 为调制信号中最高信号频率)a. max Fb. m ax 2Fc. ()max 1F m +d. ()max 12F m +15.(A )调频信号的频偏与调制信号频率的变化 ,调相信号的频偏与调制信号的频率 。
a. 无关,成正比关系b. 无关,无关c. 成正比关系,无关d. 成正比关系,成正比关系16.(A )信号的时域表达方法和频域表达方法的实质上是 。
a. 等价的b. 有区别的c. 完全不同17.(C )周期信号的幅度频谱中的各次谐波分量随谐波频率的 ,谐波分量的幅度 。
a. 上升,上升b. 下降,下降c. 上升,下降18.(C )信号的时域波形与频域特性的内在关系表现为:高次谐波分量主要决定方波,低次谐波分量主要决定方波。
a. 顶部的平缓度,顶部的平缓度b. 顶部的平缓度,前后沿的陡度c. 前后沿的陡度,顶部的平缓度d. 前后沿的陡度,前后沿的陡度19.(C)单频调幅时,且m A=1,则AM的能量利用率为。
a. 4%b. 11%c. 33%d. 100%20.(D)单频调幅时,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的能量利用率为。
a. 4%b. 11%c. 33%d. 100%21.(C )与SSB调幅方式相比,VSB调幅方式。
另外,VSB调幅方式应注意的信号强度问题。
a. 可节省带宽,低频段b. 可节省带宽,高频段c. 更易于实现,低频段d. 更易于实现,高频段22.(B )调角方式的优于调幅方式,调幅方式的优于调角方式。
a. 频带利用率,抗干扰能力b. 抗干扰能力,频带利用率c. 传输距离,频带利用率d. 抗干扰能力,传输距离23.(B)相位键控(PSK)的信号带宽等幅ASK信号带宽。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24.(C )一般情况下,调幅ASK信号带宽等幅ASK信号带宽。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25.(A )在发送设备的功率利用率方面,调角方式的调幅方式。
a. 优于b. 等于c. 劣于26.(C )TDMA与CDMA信号的共同特点是。
a. 同时b. 不同时c. 同频d. 不同频《通信电路原理》预习、复习题第2、3章(7题)1. (A )高频工作状态下的电容和电感为线性电容和线性电感。
a.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近似b.在一定频率范围内c.在全频段范围内近似d.在全频段范围内2.(A)当导线长度时,为传输线工作状态。
a.大于10分之一信号波长b.小于10分之一信号波长c.大于10倍信号波长d.小于10倍信号波长3.(D)随着工作频率的,导体趋肤效应的程度。
a. 下降,不变b. 下降,加重c. 上升,减轻d. 上升,加重4.(D )品质因数Q L可反映电感线圈的,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
a. 频率特性,为常数b. 频率特性,近似为常数c. 损耗情况,为常数d. 损耗情况,近似为常数5.(A )LC回路谐振时,若回路两端的谐振阻抗最小,则该回路为调谐回路,若回路两端的谐振电压最大,则该回路为调谐回路。
a. 串联,并联b. 并联,串联c. 串联,串联d. 并联,并联6.(B )LC回路谐振时,若回路两端的谐振阻抗最大,则该回路为调谐回路,若回路的谐振电流最大,则该回路为调谐回路。
a. 串联,并联b. 并联,串联c. 串联,串联d. 并联,并联7.(A )双调谐回路的通频带单调谐回路,且双调谐回路的选择性单调谐回路。
a. 大于,优于b. 大于,劣于c. 小于,优于d .小于,劣于《通信电路原理》预习、复习题第四章(24题)1.(B )设H f 为上限截止频率,L f 为下限截止频率。
宽带放大器的相对频带L H f /f 应满足____。
a. 1<<L H f /fb. 1>>L H f /fc. 1≈L H f /f2.(C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和小信号宽带放大器的区别为放大管的____不同。
a.上限截止频率b.工作状态c.负载d.增益3.( D )小信号宽带放大器为___放大器。
a. 非线性、窄带b. 非线性、宽带c. 线性、窄带d. 线性、宽带4.( C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为___。
a. 非线性、窄带b. 非线性、宽带c. 线性、窄带d. 线性、宽带5.(B )对于多级单调谐放大器,若每级同频工作,则多级单调谐放大器的总通频带与每级单调谐放大器通频带相比应_______。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6.(B )共e 放大器H 参数等效电路中的fe h 参数表示放大器的_____。
a. 正向电压传输特性b. 正向电流传输特性c. 反向电压传输特性d. 反向电流传输特性7.(C )已知βf 为晶体管的共发射极截止频率,αf 为共基极截止频率,T f 为特征频率,max f 为最高振荡频率,这四个参数间的关系为_____。
a. αβf f f f T max >≥>b. βαf f f f T max >≥>c. βαf f f f T max >≥>d. T max f f f f >≥>βα8.( A )若单级放大器电路的电流增益1<i A ,电压增益v A 较大,输入阻抗较小,且上限截止频率H f 大。
则该电路为______组态电路。
a. 共基极b. 共发射极c. 共集电极9.(C )若单级放大器电路的电压增益1<v A ,电流i A 增益较大,输入阻抗较大,且上限截止频率H f 大。
则该电路为______组态电路。
a. 共基极b. 共发射极c. 共集电极10.( D )若要求选频放大器的通频带较宽,且要求选择性K 0.1接近1,则应选择______放大器;若对选择性没有过高要求,则应选择______放大器。
a. 单调谐;单调谐b. 双调谐;双调谐c. 单调谐;双调谐d. 双调谐;单调谐11.(D )当LC 并联谐振回路的并联负载电阻值减小时,其负载特性表现为谐振回路的Q 值_____。
a.提高、通频带变窄b.提高、通频带变宽c.降低、通频带变窄d.降低、通频带变宽12.(B )为了分析某电路的正反向传输特性,应采用_______等效电路模型。
a. 混合π型b. 网络参数c. 交流等效13.(B )描述晶体管正向传输特性的晶体管网络参数是____。
a. fe Y 和re Yb. fe Y 和fe hc. re Y 和fe hd. re Y 和re h14.(C )造成晶体管高频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 晶体管内部产生的噪声b. 晶体管工作温度的上升c. 内部存在的等效电容15.(B )当工作频率提高时(高于βf )晶体管的β值_____。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16.(B )共e —共b 级联宽带放大电路中,共b 放大器的作用主要是_____放大能力。
a. 降低共e 放大器的负载电阻值并提供电流b. 降低共e 放大器的负载电阻值并提供电压c. 提高共e 放大器的负载电阻值并提供电流d. 提高共e 放大器的负载电阻值并提供电压17.(B )若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谐振回路并联电导减小,选择性性能方面:矩形系数______,抑制比性能______。
:a. 基本不变 ,变坏b. 基本不变 ,变好c. 变好,变坏d. 变好,变好18.(C )下图中4个放大器电路,其中______为窄带放大器。
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
a. 增益更大b. 选择性更好c. 稳定性更好20.(A )对于多级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若每级同频工作,则多级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K0.1比单级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矩形系数K0.1______。
a. 变好b. 变坏c. 不变21.(B )对于多级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若每级同频工作,则多级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比单级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通频带______。
a. 变宽b. 变窄c. 不变22.(C)接收调幅广播信号时,为避免相邻电台之间的相互干扰并且使解调后的信号具有较好的保真度,用于调幅波放大的小信号窄带放大器的通频带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