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裕民焦煤有限公司局扇停电停风事故应急预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事故是煤矿极其严重的灾害,一旦发生,会造成掘进巷道内瓦斯超限积聚,有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发生的可能。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北翼回风掘进工作面1.3事故易发生的季节全年1.4事故危害程度分析(1)造成人员窒息(2)造成井下瓦斯积聚,容易发生瓦斯、煤尘事故;1.5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事故发生前并无明显征兆。
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事故发生的原因:(1)对局部通风机没有认真进行定期检修维护;(2)没有定期对局部通风机主、备扇进行切换试验(3)局部通风机没有实现三专供电,而造成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4)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造成局扇停电停风;2、应急组织与职责2.1应急自救组织及人员构成情况矿井发生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后,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应按照《山西介休鑫峪沟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要求立即形成应急自救组织,井下现场跟班领导负责局扇停风后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跟班领导副组长:区队带班长、技术人员、安检人员、调度员成员:瓦斯员、电钳工等全部作业人员2.2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井下现场的指挥救援工作,现场传达应急自救工作处置方案措施、注意事项及自救互救知识。
(2)区队带班长:是本单位事故现场应急自救负责人,协助跟班领导快速有效的展开自救互救行动、稳定现场作业人员情绪。
负责本单位日常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
(3)技术人员:协助跟班领导、区队带班长落实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措施,积极开展现场自救互救工作。
(4)安检人员:在安全的前提下负责组织抢险救灾工作,组织人员撤离、维护现场秩序、负责监管应急处置措施执行情况。
(5)调度员:全面指挥应急自救组织人员,并向上一级传达井下事故现场的有关情况。
(6)瓦斯员:检测事故现场有害气体浓度,指导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撤离,按照处置方案要求进行事故抢险。
(7)电钳工:听从区队带班长、安监员、瓦斯员的命令切断事故影响区域范围的电器设备电源,按照处置方案要求进行事故抢险。
(8)其他成员:协助现场救援工作有效地进行。
3、应急处置:3.1应急处置原则(1)及时恢复局扇运转,恢复通风(2)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3)快速开展自救互救行动,确保人身安全(4)防止事故扩大3.2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事故应急处置程序3.2.1报警、接警与响应级别的确定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或灾情后,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伤害程度、涉及范围;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当前事故的抢险情况等。
值班调度员接到事故报警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报告。
值班领导应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初步确定相应的响应级别。
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救援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
确定的响应级别在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时必须同时向相关领导和部门传达,确保能迅速地进入相应应急程序和采取适当的应急行动。
3.2.2响应分级根据事故类型、严重程度、事故范围及事态发展趋势及抢救事故所需的力量和资源,本公司实行五级响应级别:五级:虽无伤亡事故,但可能威胁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的紧急情况或1—2人的轻伤事故;四级:发生重伤1—2人,多人轻伤事故或与其相当的其他紧急情况;三级:发生1-2人死亡及多人受伤事故或与其相当的其他紧急情况,或多人因灾变被困或受灾变威胁的情况;二级:发生3—9人(含3人)伤亡事故,或与其相当的其他紧急情况,如矿井停电、总回风巷、采区回风巷瓦斯超限、瓦斯燃烧、透水、矿井火灾等事故多人受到威胁的紧急情况。
一级:事故恶劣,伤亡人数较多(10人及以上),公司无独立抢救能力的紧急情况,需由矿山救护队进行抢救,公司提供部分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主要为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矿井大火灾、涌水量较大的透水事故。
3.2.3应急启动按确定的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3.2.4 应急行动应急救援指挥成员接到调度通知后,在矿区内的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调度室,在矿区外的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调度室,省内出差者必须在24小时到达调度室,省外出差者必须在36小时内到达调度室。
应急救援指挥成员到达后成立指挥部,根据事故类别及现情情况,制定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扩大,减少事故危害,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按照事故的类型转入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相应应急程序如果是其它事故无专项预案时,由事故单位启动本单位应急程序,按本单位制订的应急文件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抢救、处理并随时向调度室汇报处理情况。
3.2.5扩大应急在事故抢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抢救力量不足,事故(事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抢救组和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集团公司指挥部汇报。
由集团公司抢救总指挥决定向上级机关求救,请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更高级别的应急响应。
必要时集团公司指挥部可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围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或请求地方政府组织周边群众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
3.2.6应急结束当险情得以有效控制,事故危害消除和遇险人员获救后,由总指挥下达终止行动命令。
抢险救援行动完成后,现场指挥部要组织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伤员救助,专家技术组要协助现场指挥部制定恢复生产、生活计划,由现场指挥部组织实施。
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后,应明确:事故情况上报事项;需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
3.3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掘进工作面发生局部通风机停电停风事故时,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汇报调度室,汇报内容包括事故地点、时间、事故原因、作业人数、事故现场状况及已经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2)地面监控值班人员应24小时不间断查看瓦斯监控系统中掘进工作面的局扇开停传感器、风筒传感器运行状态,在发现局扇停止运转、风筒无风的情况时,应立即汇报调度室,同时记录在案。
(3)调度室接到局扇停电停风事故后应立即汇报矿值班领导,由值班领导确定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同时通知应急指挥中心的各相关成员,各成员接到通知必须立即赶到矿调度室,根据事故情况,研究、部署和组织事故抢救处理工作。
(4)事故发生后,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工作面电器设备电源,同时在掘进巷道入口快速打好栅栏、揭示“禁止入内”警标。
在区队带班长的领导下迅速成立基层应急自救组织,并根据避灾路线指示牌的引导全部撤到采区进风大巷,通过一切通信手段(包括有线通信电话、无信手机、语音广播)向调度室汇报撤出人员数量、位置、现场状况、应急措施等,并在原地等候调度室的指令安排。
值班领导决定是否立即组织人员升井。
(5)撤离时要快速、镇静、有序,如果巷道中的避灾路线指示牌破坏或迷失行进的方向,撤退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巷道方向撤退。
(6)如果瓦斯监控系统显示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0.8%时,矿调度室必须命令监控值班人员远程手控切断事故影响范围内的供电电源。
(7)作业现场的瓦斯检查员要对掘进工作面有害气体浓度随时进行检测,并及时向调度室、通防部汇报有害有害气体浓度变化,在撤离过程中要指导出正确的紧急避灾路线,帮助现场作业人员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
(8)调度室要尽快查明主要通风机停风原因,进行恢复通风处理;调度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事故现场处理进展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调度台帐记录,填写好事故统计台帐,随时将情况汇报应急救援指挥部,并按照总指挥的指示进行事故抢险。
(9)事故应急指挥组应立即组织矿山救护队,按照制定的救援方案进行事故抢险。
3.3.3人员撤离路线及待命地点局扇通风机停止运转时,现场作业人员应按以下避灾路线进行有序撤离(后为待命地点):1、2102运输顺槽掘进--- 一采区轨道下山---集中行人下山(待命)2、2103运输顺槽掘进--- 一采区轨道下山---集中行人下山(待命)3、集中回风下山掘进—第五联巷---集中行人下山(待命)3.3.4人员救护处置措施矿井发生意外灾变事故时,在灾区或受灾变影响区域的每个工作人员通过自救、互救措施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每个入井人员都必须熟知以下内容::1)、熟悉所在矿井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2)、熟悉矿井的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3)、掌握避灾方法,会使用自救器;4)、受气抢救伤员的基本方法及现场急救的操作技术。
自救五原则:1)、灭。
把事故消灭,消除危害。
2)、护。
无法消灭时,保护生命。
3)、撤。
无法消灭时,尽快撤出灾区。
4)、躲。
无法撤退时,躲避待援。
5)、报。
同时,及时报告灾情。
互救三原则:1)、对于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2)、对于出血的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3)、对于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3.3.5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及瓦斯排放措施1、排放瓦斯前首先由瓦斯员检查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2、排放瓦斯回风系统内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停止其它工作。
排放瓦斯前,现场负责人员安排安检员、班组长和跟班队干清点工作面人数全部撤出后,对所辖地点可能进入排放瓦斯流经的区域入口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误入。
3、排放瓦斯前,应在排放瓦斯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悬挂便携式瓦斯检测仪,连续检查瓦斯,同时瓦检员用光学瓦检仪根据指令检查该处瓦斯。
4、完成警戒和监测点布置后,现场负责人与调度室联系,确认按照《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要求完成断电撤人及警戒后,方可开始排放瓦斯。
5、排放瓦斯时必须坚持低瓦斯浓度排放的原则,严禁“一风吹”,采取由外向里逐段延接风筒或利用风筒“三通”控制工作面风量的方法进行。
6、排放瓦斯的局部通风机严禁循环风,排放瓦斯风流与全压风流混合后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0%。
当监测混合处人员发现瓦斯浓度接近1.0%时,应及时通知瓦斯排放人员控制瓦斯排放量。
7、进入独头巷道内检查气体时,排放瓦斯人员必须检查自救器是否完好,并佩带氧气呼吸器,瓦检员在前,安检员在后监护。
二人均要前后保持3~5m距离,由栅栏处向巷道内逐渐检查测定,切勿深入太远,当发现瓦斯浓度达到1%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停止检测,人员立即返回。
8、进入巷道内检查气体时,应同时检查氧气,发现氧气浓度低于17%时,人员立即返回。
9、进入停风巷道内要时刻注意巷道帮、顶及支架状态,避免引起一切坚硬物体的撞击。
10、排放巷道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并稳定30分钟后,经安检员、瓦检员或排放瓦斯人员检查排放瓦斯巷道无瓦斯积聚以及通风设施完好后,方可完成瓦斯排放工作,现场负责人可向矿调度员汇报排放瓦斯完毕,调度员安排各作业队组恢复正常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