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题目

最新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题目

哈尔滨市中考化学试题目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哈尔滨市2006年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一12 N 一14 O 一16 Mg 一24 Al —27 S 一3 2 Cl —35.5 K 一39 Ca 一40 Fe 一56 Cu 一64 Zn 一65 Ba 一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 1.下列公共标志中,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2.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氧气 (B)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醇 (C)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铝.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下列常见物质的变化中,一定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钢铁生锈 工业制氧气 (B)石蜡熔化 粗盐潮解(C)湿衣服晾干 碳酸钠晶体风化 (D)木柴燃烧 煅烧石灰石 5.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并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氧气 2KClO3==2KCl+3O2↑(B)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2Fe+3H2SO4==Fe2(SO4)3+3H2↑(C)镁在氧气中燃烧 2Mg+O22MgO(D)氢氧化镁和硝酸反应 Mg(OH)2+HNO3==Mg(NO3)2+H2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7.下列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B)汽车排放的废气不会污染空气(C)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工业废气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8.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主要是:2KNO3+3 C+SK2S+3 CO2↑+X↑,则X的化学式为( )。

(A)N2(B)NO2(C)N2O5(D)N2O9.下列常见物质中,其水溶液的pH>7的是( )。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酒精中含少量有毒的甲醇,可以饮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B)胃酸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C)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可用于烹调(D)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用带油的布擦,以免生锈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B)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20℃时36 g 氯化钠溶于100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 6%12.如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13.柠檬酸(化学式为C 6 H 8O 7)是可乐、果冻、雪糕等食品中常用添加剂,可使食品具有酸味,也能起到防腐、抑菌的作用。

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酸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7 (B)柠檬酸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柠檬酸是由多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柠檬酸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1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氧原子的是( )。

15.在天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质量相等的烧杯,并分别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若向左盘烧杯中加入100 g 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要想使天平重新平衡,应向右盘烧杯中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①56 g Zn 和Fe 2O 3的混合物 ②100 g MgCO 3和Al 的混合物 ③84g Mg 和Fe 的混合物 ④100 g BaCO 3和Cu 的混合物 (A)①③ (B)② (C)②④ (D)③④ 三、非选择题(46题~5 5题,共40分)46.(3分)填写下表(物质分类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物质分类 化学式 组成元素 一种用途 O 2 Na 、Cl47.(3分)某种硅(si)的单质为银灰色晶体,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不溶于水,在450℃时能与氯气(Cl 2)发生反应只生成四氯化硅。

请根据上述信息,归纳整理:(1)该晶体硅的物理性质是 (答出三点即可); (2)该晶体硅的化学性质是 :(3)请写出硅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8.(6分)根据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分别是,铜片下方的仪器名称是,其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49.(3分)常温下有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氧化物,可以供人饮用,欲测定该氧化物的元素组成,进行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该物质可能是;(2)为证明该物质,请设计实验方案:(3)若假设成立,其实验现象应是。

50.(4分)现有A、B、C、D、E、F、G七种不同的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

F是一种碱,A、B、G为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得到B,它们间的转化关系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如右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微溶物质不考虑)。

试推断:(1)F的化学式为:(2)C的化学式为:(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写出G→E的化学方程式51.(5分)实验室现有稀硫酸、稀盐酸、块状大理石,及以下仪器(仪器不可重复使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5(1)请根据药品选择可以制取的气体所需要的仪器有 (填序号): (2)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证明该气体应选择的试剂是 溶液(填化学式); (4)请利用上述所选仪器画出制取该气体的装置图。

52.(3分)某校同学,在学完“碳的几种单质”一节后,自制了三个简易净水器(如下图所示),并分别向其中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物质,做了三个对比实验。

首先取一个大烧杯,装满水,并向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将其分成等体积的三份,再分别倒入三个净水器中,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添加物质及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一 l g 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实验二 2g 活性炭 溶液的红色消失 实验三 2g 木炭 溶液的红色变浅 (1)通过对上表的比较,写出你发现的问题是: ① ; ② ;(2)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 (答出一点即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553.(3分)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前后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图中能够说明的问题有:(1) (2) (3)54.(5分)如右图所示,在25 0 mL 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SO 2气体,并用带尖嘴导管的单孔胶塞塞紧(导管另一端的橡胶管事先用夹子夹紧),实验开始时,先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到烧瓶中,一段时间后,打开夹子,会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蒸馏水 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所以瓶内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瓶外大气压。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

若将SO 2气体换成 ,也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55.(5分)某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由两种盐(不含氢元素)组成的白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为了确定各自的成分,设计了以下实验:取白色粉末21.8 g 加入到盛有129.4g 该无色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只得到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溶液149 g ,溶质中只含两种元素且是农业上一种常用的钾肥。

请回答:(1)该白色粉末中含有的两种盐是;(2)写出题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白色粉末中参加反应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为(4)反应后所得无色溶液中溶质分量分数为。

哈尔滨市2006年中考化学答案1.A 2.C 3.B 4.D 5.C 6.D 7.C 8.A 9.D 10.B 11.C 12.A13.B 14.D 15.B46.物质分类化学式组成元素一种用途单质 O(或氧元素) 供给呼吸盐 NaCl 调味品47.(1)银灰色,晶体(固体),有导电性,不溶于水 (2)4 5 0℃时能与氯气反应 (3)Si+2Cl2SiCl448.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放出热量,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4 P+5 O22P2O5;化合;0、-2;烧杯;盛装热水(或盛装药品或作反应容器) 49.(1)H2O(或水) (2)取样品通(直流)电,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与电源正极相连接一端产生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与电源负极相连接一端产生的气体。

(3)两端电极上出现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了,负极产生的气体燃烧了,产生淡蓝色火焰。

(其他合理答案给分)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550.(1)Cu(OH)2 (2)CuS04 (3)CuCl 2+2AgNO 3==2AgCl ↓+Cu(NO 3)2; Cu+2AgNO 3==2Ag+Cu(NO 3)2或Cu+Hg(NO 3)2==Hg+Cu(NO 3)251.(1)①④⑤⑦ (2)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3)Ca(OH)2 (4)下图(伸入试管中导管不宜过长,集气瓶瓶口应有玻璃片,集气瓶中导管要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要画出胶管)52.(1)①实验一和实验二相比,为什么都是活性炭,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一红色变浅? ②实验二和实验三相比,为什么等质量的木炭和活性炭,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三红色变浅? (2)活性炭吸附作用比木炭强(或接触面积越大,吸附作用越强)53.此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可以再分;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质量没有改变; 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和质量没有改变等。

54.沿着导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SO 2+2NaO H==Na 2SO 3+H 2O ; 小于;装置不漏气; 二氧化碳或氯化氢气体 55.(1)KCl 或K 2CO 3(或氯化钾和碳酸钾) (2)K 2CO 3+2HCl==2KCl+CO 2↑+H 2O (3)138/44=x/2.2g(4)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