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教学策略的建议

03教学策略的建议

三、教学策略的建议“策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定位。

”教学策略是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方法和途径。

⒈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学校)物质条件环境、(教师)课堂信息文化环境。

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táo冶yě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要做好指导和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亲历与体验需求分析、方案设计以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⒉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方法。

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导学法、辅导法、谈话法、陶táo冶yě法、任务驱动法、交流法、互动法、练习法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用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方法。

在形式上看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但是在思维上应当是师生互动的。

讲授法又可以表现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等形式。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需要,恰当地采用讲授、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

学习借鉴,批判吸收。

灵活运用,恰到好处。

符合常规,每有特色。

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仸务驱动”“作品引导”“探究式学习”“主题活动式教学”“深度学习”。

⒊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情景教学)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师生共同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

(亲历、合作学习)例如:《小马过河》的故事。

小马驮着粮食去磨坊遇到一条河,不知河水的深浅。

问小松鼠,小松鼠惊恐地说:“河水深得没mò过了头,还淹死过同伴呢!”又问老黄牛,老黄牛不以为然地说:“河水很浅,只是没mò过了脚面,能淌过去。

”小马不知谁说得对,回家问妈妈,妈妈鼓励小马说:“你去自己试一试。

”小马来到河边,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淌过了河。

河水深处刚刚没过小马的膝盖。

河水既不像小松鼠说得那样深,也不像老黄牛说得那么浅。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与确立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根据需要与创意获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意图或主题思想;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过程教学)⒋评价应当贯穿于始终不能只是在对作品的评价,应当对问题的发现、分析设计解决方案、解决过程的方法选用,操作技巧的运用,事情的结果反思等进行评价。

对信息的评价。

(信息的主要特征)对信息来源的评价。

(信息是从哪里来的?是否具有权威性?传播信息的渠道、技术、方法等有无问题?)对传播信息者的目的进行评价。

(传播信息者,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发现问题角度、能力的评价。

(要不断地置换发现问题的角度,检讨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对分析问题方法的评价。

(分析问题是否全面、透彻?是否实事求是?符合实际情况?)对设计解决问题方法、方案的评价。

(解决问题采用的方案是否恰当?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对选择工具的评价。

(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何选用?如何充分地发挥综合优势?)对操作技能、技巧的评价。

(时常要想一想:“我为什么这么傻?”)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与评价。

(注意及时总结和评价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对问题解决的结果评价。

(目的不同、出发点不同、过程不同,最终还要看效果如何!)对解决同种类型问题的知识迁移的评价。

(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的一生。

)人类了解到的自然界知识是自然界中的极少的一部分。

个人掌握的知识又是人类了解到的自然界知识的极少的一部分。

学生从学校学到的知识是一生中所学知识的极少的一部分。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中教会学生一生中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学生的绝大部分知识是在走出校门之后,在社会实践中学来的。

学生学会将问题归类,做到举一反三,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是学生一生中享受不尽的财富!(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成果!)例如:《老山羊与小白兔》的故事。

小白兔学会了种白菜,解决了自己生存问题,又回报了老山羊。

(学会学习)例如:《老山羊与小白兔(续集)》的故事。

小白兔不但跟老山羊学会了种白菜,还用同样的思路和改进的方法,尝试着种了圆白菜、菠菜、芹菜、萝卜、蘑菇等菜蔬,提高了自己生活质量,回报了老山羊,又服务于小黑兔、小灰兔、小山羊、小马驹、小黄牛等食草动物。

(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创新学习)⒌分层教学,鼓励创新发展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cēn差cī不bù齐q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水平,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

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

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

教师要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不同意见和创造性思路的迸发,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

①学生互相学习,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②个别辅导骨干,培养小助手、特长生。

分层次教学要有一个时间段限制,当到达了一定的时间后,分层次教学的内容、知识与技能的层次,就应当有相应地提高。

例如:9月1日~9月30日之间,从小学(或者初中)升级上来的新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水平可能会参cēn差cī不齐。

需要教师培养学生骨干、小助手,在课堂上协助教师工作,帮助、指导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操作,分析解决问题,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使之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让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体现其价值。

既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团结友爱。

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顺畅的关系。

但是,到了10月8日以后,课堂上的“小助手现象”要逐渐地减少(或者消失)。

如果还有一些学生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不熟练,还需要小助手来帮忙,就不应该了。

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反思一下,“学生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为什么没有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没有得到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宏观上,要大胆管理,严格地规范和要求,注意监督和检查,不达标不行!要体现出严师的风范。

(一些学校让学生在每学年末给老师打分,打分的结果会直接影响老师的经济收入,许多老师不敢对学生迚行正面的批评教育,使其放仸自流。

)微观上,指导要耐心细致、语言要亲切和蔼、照顾要无微不至!要体现出慈父(母)般的关爱。

学不择时,教不择人。

有学无废,有教无类。

学生到学校来就是受教育的。

教师就是教育者,学生就是被教育者。

教师不教育学生就不能称之为教师,学生就不能称之为学生,学校就不能称之为学校。

教师要敢于管理学生。

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时,首先要注意和学生交流感情的基础,注意语气和词句的使用,注意方式方法运用,注意地点场合环境,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效果。

对学生的一般性错误,要温和、耐心,注意正确引导,使其及时改正。

对学生的原则性错误,要明确指出,严厉批评,要注意火候,恰到好处。

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改正错误。

还要允许学生再犯错误,允许学生再改正错误,直到学生改正为止,并且不再犯类似性错误。

(您就是期盼孩子赶快成人的爸爸或妈妈。

)如果学生经过你的批评教育,更懂事、更成熟了,学习进步了,成绩提高了。

同时,学生也会更了解你了。

学生给教师打分自然也会更高一些。

例如:学生毕业走出校门后,偶然在路上遇见时,往往是你批评教育最多的学生,见到你是最亲的!不要怕得罪学生,不要怕学生给教师打低分。

要确实负起一个教师的责任来。

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教师应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和方法,使其在有效迁移发生的基础上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

例如: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软件的区分与联系,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相同与不同。

(打开应用软件的多种方法;操作系统桌面的布局;应用软件界面的布局;软件的“帮助”功能;安装单机版、光盘版、网络版各自的特点。

……)⑴打开应用软件的多种方法通常会在计算机中安装一些应用软件。

打开应用软件可以用多种方法,进入其工作界面。

建议在学生初次接触打开应用软件的教学时,就将几种常用的方法教给学生,其他的方法引导学生去探究学习。

只要会用多种方法打开一个应用软件,使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打开其他的大部分应用软件。

(设置本机服务器的应用软件,在打开之前,先要启动服务器。

如:MAYA。

)①双击桌面背景中的应用软件图标。

②单击任务栏中的应用软件小图标。

③从“开始”按钮→“程序”→……→双击应用软件小图标。

④找到应用软件文件夹中的可执行文件(*.exe)图标(根本方法),双击进入工作界面。

⑤找到应用软件文件夹中的文件,发送到桌面,创建桌面快捷图标,再双击进入工作界面。

⑥打开应用软件设计输出的文件,通常在打开文件的同时,就进入了应用软件工作界面。

⑦利用键盘快捷键与鼠标配合,在Windows桌面背景上建立打开应用软件的快捷图标。

还有许多打开应用软件的方法,可以继续探讨、试验。

⑵应用软件的界面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应用软件的工作界面整体布局;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等;栏中的一些命令项等,基本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各个应用软件的功能不同,用途不同,特色不同。

建议:在学生初次接触时,要注意让学生经过对比,找共同点、找不同点,加以区分和鉴别,以便今后“为我所用”。

⑶“帮助”命令项通常在一些软件的菜单栏中,都设有“帮助”菜单命令项。

建议:在学生初次接触时,设计一些小任务,让学生通过翻看“帮助”的学习内容来完成。

使得学生养成遇到新的问题时,看“帮助”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东西,不是教师教给他的,是他在课堂上自动地学来的。

是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启发了他,教育了他,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主动学来的。

是外因条件调动了关键的内因。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发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⒎培养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当人们对获取大量的信息已经不成问题,以及对信息能够方便、快速加工处理的时候,信息对人们来讲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信息,迅速地转化为人们的知识和智慧。

这就是由信息时代开始进入知识时代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