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返乡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08电子1班
学号:08311106
姓名:姚瑶
前言: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在全区开展“服务经济保增长,改善民生保稳定”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的决定,推动鲁垛镇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又好又快发展,确实做好鲁垛镇返乡农民工一系列稳定工作,鲁垛镇劳动劳动就业管理服务局就如何围绕我区农民工返乡再就业的热点问题,认真开展了调研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开展
全面做好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鲁垛镇委、区政府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高度重视,把他当成一件利民亲民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走访调查、认清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面临的新形势
正文:鲁垛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劳动力总人数15.5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每年稳定在6.8万人左右,占劳动力总数的43.8%,外出务工年创总收入可达6.69亿元,人均收入10534元。
从调查统计情况看,我区农民工返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返乡人数呈逐渐上升趋势
截止2009年2月,鲁垛镇农民工返乡1.9万人,占全区外出农民工的27.9%。
从调查情况看,四都乡返乡人数682人,约占该乡外出农民工的20.2%;阳湖坪镇返乡人数217人,约占该乡外出农民工的 4.4%;合作桥乡返乡人数135人,约占该乡外出农民工的4.1%。
在进行座谈的210名返乡农民工中,年龄结构多在30-45岁之间,占到140人;18-30岁有70人;文化程度较低,小
学、初中文化占198人,高中文化9人,大专文化只有3人。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逐步明显,企业破产倒闭、调整结构、销售不景气等问题还将延续,辞工、减薪将成必然,所以短时间内返乡人数将会呈上升趋势。
二、返乡人员务工地比较集中,目前我区返乡农民工返乡前务工地大多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占51%,省内、本地务工就业的占41%,其它地区就业的占8%;由于我区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单一,从事建筑、装修、采掘、餐饮、家政等对劳动技能要求不高、劳动强度大的行业和电子、机械、纺织等简单流水作业的集中了我区所转移劳动力的80%以上。
三、影响农民工返乡的因素诸多,主要体现在:
(1)出口企业严重受阻,不能满负荷生产,或者产品积压、销售不景气,从而裁员实行分批辞退或大幅度降薪,导致农民工无法维持正常生计,以至于返乡,这类情况占到70%。
(2)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吸引(如粮良、农资综合等各项补贴政策以及一些新的土地政策),决定返乡从事农业产的;同时还有少部分多年未回家,且家庭确有殊多困难而提前返乡的。
四、目前返乡农民工的现状
(1)继续外出打工和在本地就业人数已占返乡总人数60%,但对适合自己满意的工作没有多大信心,同时继续外出务工人员绝大多数都是盲目的流动,并且培训率不高,从外出务工六万多人中看,参与各类培训人数只有九千多人,培训比例只占15%,其余人均未参与培训,其结果是直接导致就业技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就业稳定系数较低,有的甚至在外还没有找到事做,随时准备二次还乡。
(2)返乡后对近期工作没有打算持观望态度的占少部分,这部分人的年龄段大部分集中在“80后”;他们从学校一毕业就融入打工潮,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也不想从事农业生产。
(3)只有少部分人返乡后在国家优惠政策下,筹划返乡创业工作计划,如兴办加工厂、旅游运输、规模养殖、山地开发等且有不少先进创业典型。
五、针对现状、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1、建立全区返乡农民工信息报送制度。
实行返乡农民工信息月报制度,实行实名制登记,切实掌握返乡农民工动态;同时,设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点和外出务工农民服务管理监测点,建立农民工外出和返乡两套台帐,以便随时掌握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的生活情况、工作状况。
2、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
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人力资源市场免费向返乡农民工开放,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及时组织多种形势的专场招聘会,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机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三场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活动,组织了贸源化工有限公司、白鹤井茶业有限公司、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祥龙国际酒店、通达酒店等30多家用工单位现场招聘,提供一线工人、服务员、厨师、酒店管理、销售等就业岗位1100个,专门招聘返乡农民工,日前已有近1000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3、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
迅速启动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工作,组织他们练本领、学技能;要增加农民工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规模,改进培训方式,注重提高实用技能和就业能力。
针对鲁垛镇返乡农民工的特点,提供转岗培训;针对务农意愿,提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针对创业意愿,提供创业知识培训;针对市场需求,为用人单位提供订单式培训。
到目前为止,农民工参加电子计算机实用操作、汽车驾驶、家庭养殖业等各类培训近2000人;使不少农民朋友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和再就业;该区三岔乡伍家界返乡农民工“养鸡状元”郭坤平,科学养殖优质蛋鸡达3万羽,年产值可达80余万元;后坪镇广岩嘴返乡创业勇当“猪司令”的刘海年,利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生猪养殖规模,建起约2亩的猪舍,养猪达80余头,
年纯利可突破20万元;教字垭镇七家坪村民吴朗云承包荒山、荒地200亩,自修公路1.2公里,自驾电路4000多米,栽培优质水密桃、柰李、脐橙等,现已收益,同时带动本地村民2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4、为农民工提供优质服务。
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援助、免费职业介绍和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扩大援助范围、完善补贴办法,改进操作程序,要扶持有条件、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门槛、搞好金融服务,积极开展“创业服务乡村行”活动,为返乡创业农民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符合规定的给予财政贴息,同时鼓励返乡农民工参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其一:是外出务工期间积累了部分资金,返乡后想创业但苦于找不到适合的创业项目,这就急需对这部分人进行创业培训,帮助他们分析就业创业的市场前景,以尽快使他们得到项目实施,从而使他们自主创业带动部分人就业;
其二:是有项目、想创业但苦于没有资金作后盾,或者正在创业之中想扩大规模,这部分返乡创业者急需政府支持、金融部门的支持。
所以区政府要尽快出台一系列惠及返乡农民工的优惠扶持政策,如区信用联社及时出台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民工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区劳动部门加大对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培训力度,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创业;区农业部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最大限度吸纳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等。
5、完善创业服务、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成功率。
其一: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项目库。
通过向社会购买、征集等渠道,持续收集和开发投资少、见效快、本土化的创业项目,建立和充实本地区的创业项目库;创业项目经专家论证后,定期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或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向社会发布,及时更新;同时在创业培训班上向学员展示和推介,帮助返乡农民工根据自身需要,选准创业项目。
其二: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
积极创造条件,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和政策资金引导作用,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我区城乡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和场地等适合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建立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农民工创业小形基地;依托工业和服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搞好就业岗位的开发,扶持对象进入基地创业,提供一定数额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同时对创业者实行税费减免,扶持创业者成功创业、规模创业,从而带动我区的经济发展及本地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
其三:成立创业者协会。
引导创业者成立创业协会,为会员提供相互学习、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搭建友谊的平台,定期开展结对互助等联谊活动;
6、为农民工搞好维权服务。
要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强化工资支付监控,妥善处理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返乡农民工,及时启动保障机制。
7、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加强返乡农民工疾病防控、计划生育及子女义务教育、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等公共服务。
8、抓好农民工工作宣传力度。
营造关心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理解、尊重、保护农民工意识,开展关心帮助农民工的公益活动,对优秀农民工给予表彰奖励,总结推广关心支持农民工的好做法、好经验,提高对农民工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