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诗词
1.《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作者: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3.《水龙吟·玉皇殿阁微凉》
作者:辛弃疾
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
高门画戟,桐阴阁道,青青如旧。
兰佩芳空,蛾眉谁妒,无言搔首。
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人争问、公安否。
金印明年如斗。
向中州、锦衣行昼。
依然盛事,貂蝉前後,凤麟飞走。
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
待从公,痛饮八千馀岁,伴庄椿寿。
4.《蝶恋花·小小华年才月半》
辛弃疾
小小华年才月半。
罗幕春风,幸自无人见。
刚道羞郎低粉面。
傍人瞥见回娇盼。
昨夜西池陪女伴。
柳困花慵,见说归来晚。
劝客持觞浑未惯。
未歌先觉花枝颤。
5.《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
辛弃疾
听兮清珮琼瑶些。
明兮镜秋毫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
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
愧余独处无聊些。
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
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
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6.《水龙吟·只愁风雨重阳》
辛弃疾
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
行期定否,征车几两,去程多少。
有客书来,长安却早,传闻追诏。
问归来何日,君家旧事,直须待、为霖了。
从此兰生蕙长,吾谁与、玩兹芳草。
自怜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飞鸟。
只有良朋,东阡西陌,安排似巧。
到如今巧处,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扩展阅读:辛弃疾的诗词贡献
辛弃疾在词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
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能够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
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
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
如的《摸鱼儿·淳熙亥己》,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
他的很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
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
所以,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这首先表现在他的词中,他持续重复对北方的怀念。
另外,在《贺新郎》、《摸鱼儿》等词中,他用“剩水残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等词句讽刺苟延残喘的南宋小朝廷,表达他对偏安一角不思北上的不满。
胸怀壮志无处可用,表现在词里就是难以掩饰的不平之情。
他擅长的怀古之作中《水龙吟》,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壮志被激发的同时,他也大发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成悲壮的基调。
辛词在苏轼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题材范围,他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实行揭露和批判:也有很多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
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