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锚杆计算

锚杆计算

1)锚索弹性位移是否在理论计算值范围内;锚索张拉过程中就是以伸长值及张拉油泵油管的压力表读数来控制张拉值的,一般先理论计算在每级张拉压力下伸长值,现场张拉过程中对应,就可以确定已达到相应设计张拉值。

2)锚索在最大荷载下变形是否稳定。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可能跟锚头灌浆及地质情况、锚墩及孔口岩体等都有关系,遇到具体问题后具体分析了。

一般钻孔钻好后,要做孔内电视或声波测试,锚头深度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深度的,避免锚头位移影响张拉。

另外在荷载下锚墩和锚墩周围岩体也可能发生位移,都会对张拉锁紧产生影响。

锁紧后锚索的应力一般都会是变化的,要么衰减要么增加。

锚杆加载分级锚索分级张拉的级数应该是设计提供吧。

3)锚杆的实际弹性伸长量怎么来确定?
在实际做试验时,实测的锚杆位移量包括:设备安装所引起的一部分变形(如锚杆一开始并没有完全拉直,需在一定荷载作用下才能变直)和锚杆的实际弹性伸长。

锚杆的弹性伸长量=实测总的位移量-设备安装所引起的部分变形。

4)锚杆自由段长度变形计算值的计算?
从网络查到:
验收检测所得的总弹性位移应超过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量的80%(S1),且应小于自由段长度与1/2锚固段长度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量(S2)。

其计算公式如下:
S1=0.8NL1/EA S2=N(L1+L2/2)/EA
其中:N-试验荷载(N);
E-弹性模量(Ⅱ级钢筋取2.0×105N/mm2);
A-横截面积(mm2);
L1-自由段长度(mm);
L2-锚固段长度(mm)。

不知道正确与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