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的不同点 与行政单位核算的不同点) 1、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有三种 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有三种: 用事业经费买: :列“事业支出—公用支出” 事业单位: 用专款资金买: :列“专款支出” 用专用基金买: :列“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行政单位: 列“经费支出— —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 2、清理固定资产的费用: 行政:列“经费支出” ” 事业:列“专用基金— —修购基金”借方
(2)摊销: 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平时不摊销 平时不摊销,转让出售时一次计入 事业支出。 事业支出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在有效期内分期平均摊入经营支出 在有效期内分期平均摊入经营支出。 (3)投资;(见对外投资的核算 见对外投资的核算) (4)转让: 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收入计入事业收入 收入计入事业收入,成本计入事业 支出。 支出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 收入计入经营收入 收入计入经营收入,摊余成本计入 经营支出。 经营支出
(5)投资转让: 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贷:对外投资—X X X X(按账面成本) 贷:其他收入(按借贷的差额 按借贷的差额) 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按对外投资的账面成本) 投资基金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一般基金 (6)取得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1)入账价: 事业单位 购价 运杂费
自用: 小规模纳税人 含税价
一般纳税人
非自用:不含税价
行政单位: 含税购价(运杂费列 运杂费列“经费支出”) (2)科目: 事业单位:材料 行政单位:库存材料
(八)对外投资 股票投资、其他投资。 1、分类:债券投资、股票投资 2、形式:货币、实物(包括材料和固定资产 包括材料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3、计价:按实际支出数、评估价或协商价入账 评估价或协商价入账。 4、核算:按投资类别进行二级核算 按投资类别进行二级核算, 按投资种类、对象进行三级核算 对象进行三级核算。 (1)货币投资: 借:对外投资—X X (按实际支出数) X 贷:银行存款 一般基金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
(五)预付账款(预付款项业务不多的单位也可以将预 预付款项业务不多的单位也可以将预 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账户 付的款项直接记入 的借方,不设本账户 不设本账户。) (六)其他应收款(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债务人单位 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债务人单位 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 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 (七)材料 1、材料的采购、收发、保管与行政单位相同 保管与行政单位相同 2、与行政单位的不同点
(二)应付票据 1、开出票据时: 借:材料等 贷:应付票据(面值 面值) 2、票据到期,支付票款和利息时 支付票款和利息时: 借:应付票据(面值 面值) 经营支出—X X (利息) X 贷:银行存款(实付款 实付款)
(三)应付账款 入账时间的确定: 货物和发票账单同时到达时: :待货物验收入库后,按发 票账单金额入账。 货物到,发票账单未到时: 分别材料、商品科目抄列清单 商品科目抄列清单;并按暂估价入账。 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按正 下月初用红字作同样分录予以冲回 常程序处理。 常程序处理
二、负债:借入款项、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 款、应缴预算款 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 (一)借入款项 1、取得借款: 2、归还本金: 3、利息的处理: 直接支付: 借: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 贷:借入款项 借入款项 借:借入款项 借入款项 贷: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
借:事业 事业/经营支出 贷: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 按月预提,到期支付: 借:事业 事业/经营支出 贷: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付款
(四)预收账款(预收款项业务不多的单位也可以将预收的 预收款项业务不多的单位也可以将预收的 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 账户的贷方,不设本账户。) (五)其他应付款 (六)应缴预算款 (与行政单位核算原则相同, ,只是对应的科目应使用事业单 位会计的科目) (七)应缴财政专户款 (与行政单位核算原则相同, ,只是对应的科目应使用事业单 位会计的科目)
4、“应收账款”项目,根据“ “应收账款”科目的有关明 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如果“预收账款”科目 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有关明细账有借方余额,应填入本项目 应填入本项目。“应收账款”科 目有关明细账有贷方余额,则应将其剔除 则应将其剔除,计入“预收账 款”项目中。 5、“预付账款”项目,根据“ “预付账款”科目的有关明 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如果“应付账款”科目 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填列 有关明细账有借方余额,应填入本项目 应填入本项目。“预付账款”科 目有关明细账有贷方余额,则应将其剔除 则应将其剔除,计入“应付账 款”项目中。
(2)无形资产投资: X X(按评估价或协商价) 借:对外投资—X X 贷:无形资产( (按成本) 借/贷: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按借贷的差额)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一般基金(按无形资产成本) 贷: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 (3)固定资产投资: X X(按评估价或协商价) 借:对外投资—X X 贷: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 借:固定基金 贷:固定资产— X(按固定资产成本) —X
3、清理固定资产的收入: 行政:列“其他收入” 事业:列“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修购基金”贷方 4、自制固定资产的处理: 行政:列“暂付款” 事业:列“其他应收款” ”
(十)无形资产 1、种类:包括专利权、商标权 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 技术、著作权、商誉等 商誉等。 2、计价:按实际发生的成本 按实际发生的成本 3、核算: 借: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 (1)取得 贷:银行存款 贷 自行开发: 贷: :成本费用 购入:
(八)应交税金 1、增值税: 2、营业税、资源税、城建税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借:销售税金 贷:应交税金 应交税金—应交XX税 其他应付款—应交教育费附加 其他应付款 3、所得税:借:结余分配— —应交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 土地使用税: 借:事业支出/ /经营 贷:应交税金 应交税金—应交X X税 5、印花税:借:事业支出/ /经营支出 贷: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
七、会计报表的编制 (一)资产负债表:(见附表 见附表) 1、年初数:即上年年末数,按上年决算后结转本年的各 按上年决算后结转本年的各 总账科目年初数填列。 2、期末数:根据截至报告月份的各项目的总账科目期末 根据截至报告月份的各项目的总账科目期末 余额填列。 3、“应收票据”项目,根据该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根据该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单 位已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 ,不包括在本项目中,但应在 报表附注中对贴现票据进行说明。 报表附注中对贴现票据进行说明
(4)材料投资: 按评估价或协商价) 一般纳税人: 借:对外投资(按评估价或协商价 A 贷:材料 (不含税成本 不含税成本)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贷:事业基金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按借贷的差额) B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按材料不含税成本) 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 小规模纳税人:借:对外投资( (按评估价或协商价) A改为: 贷:材料 ( (按含税成本) 借/贷:事业基金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按借贷的差额) B不变: 借:事业基金— —一般基金(按材料含税成本) 贷:事业基金 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五、净资产(见年终转账的业务 见年终转账的业务) 结余 事业结余 经营结余 事业基金 基金 固定基金(见固定资产的核算 见固定资产的核算) 专用基金
六、年终转账的业务(数据见教材 数据见教材P258) 1、年终结转非经营性收入。 。 借:财政补助收入 2 400 000 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100 000 事业收入 425 000 附属单位缴款 120 000 其他收入 40 000 贷:事业结余 事业结余 3 085 000 2、年终结转非经营性支出。 。 借:事业结余 事业结余 2 859 000 贷:拨出经费 拨出经费 500 000 事业支出 2 239 000 上缴上级支出 50 000 对附属单位补助 70 000
三、收入(见年终转账的业务 见年终转账的业务) 财政补助收入: 上级补助收入: 事业收入: 经营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 拨入专款: 其他收入: 基建拨款收入:
四、支出(见年终转账的业务 见年终转账的业务) 事业支出: 经营支出: 专款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结转自筹基建: 拨出经费: 拨出专款: 对附属单位补助: 销售税金:
8、按税后结余的40%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281 000-14 850)×40%=106 460 40%=106 借:结余分配 —提取专用基金 提取专用基金 106 460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职工福利基金 106 460 9、将末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 将末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 (281 000-14 850-106 460 106 460)=159 690 借:结余分配 —事业基金 事业基金 159 69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一般基金 159 690 10、本单位专项完工,结转专项收支 结转专项收支(所属单位仍末完工) 借:拨入专款 400 000 400 000 贷:专款支出
一、资产 流动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应收及预付款、存货 非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一)现金
(与行政单位核算原则相同,只是对应的科目应使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只是对应的科目应使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第三篇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二)银行存款
(与行政单位核算原则相同,只是对应的科目应使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只是对应的科目应使用事业单位会计科目)
(四)应收票据 、银行承兑汇票。 1、分类:包括商业承兑汇票、 2、核算: (1)收到票据时: 借: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按面值入账) 贷: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 (2)票据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贷: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按面值) 经营支出—X X(按利息) 经营支出 (3)票据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款项) 贷: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按面值) 经营支出—X X(按差额) 经营支出 3、规范:应设置“应收票据备查簿 应收票据备查簿”,对每张票据进行 详细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