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少年中国说

13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
主题:爱国情怀
课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
设计时间:2019年10月
授课时间: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基于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能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识记生字、词语完成目标1。

2.通过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完成目标2。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目标3。

【资源与建议】
1.对教材的简单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2.对资源的分析、建议
PPT
3.本课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
⑴直接引入。

⑵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⑶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⑷课堂小结。

4.本节课的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5.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少年中国说》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
主题:爱国情怀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李晓玲
设计时间:2019年10月
授课时间: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扩展阅读面。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基于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能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的结构。

2.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目标1。

2.通过个别读、分组读,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完成目标2. 【资源与建议】
1.对教材的简单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2.对资源的分析、建议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的意思,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3.本课的学习按以下流程进行:
⑴复习导入。

⑵合作交流,体会情感。

⑶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⑷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5.本节课的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
含义和作用。

5.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本课的写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
的爱国情感。

【学习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字组词,在所选的字的下面打√。

鱼(鳞麟)(潜替)水(胎肽)儿(从纵)横
二、选出下列字词的正确意思。

故()A因此 B顾念 C故事
翕张()A张开 B闭合 C一张一合
履()A踩、踏 B职务 C履约
三、按原文填空。

()初升,其道大光。

()出伏流,一泻汪洋。

()腾渊,鳞爪飞扬。

()啸谷,百兽震惶。

()试翼,风尘翕张。

()初胎,矞矞皇皇。

(),有作其芒。

()戴其苍,()履其黄。

纵有千古,()。

前途似海,()。

【板书设计】
总分—总领全段
少年中国说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动词:泻潜渊胎履纵——层层深入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