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资料较新)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资料较新)

3.1.4 技术状况评定修正 新规范判定方法
公路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应分为1类、2类、3类、4类和5类,评定类别
描述及养护对策见表.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3.1.4 技术状况评定修正 公路隧道总体技术状态评定定量计算标准
总体上,本次修订提高和加强了涉及隧道运营安全的养护要 求.
二、主要修订内容
2.3 新规重点 2.3.2 强化安全管理
大量的案例表明,隧道安全管理已经成为隧道养护工作的一 项重要内容,需要提高其技术要求.新《规范》重点对突发事件的 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管理多座长隧道、特长隧道的管 养单位,每年应选取不少于一座隧道进行实地演练,高速公路独立 长隧道或特长隧道、及其他公路的独立特长隧道,每年应进行不 少于一次的实地演练.通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提高对突发事 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养护分级还应该考虑隧道重要性指标:对于清洁而言,隧 道越长,交通量越大,其污染程度越高;对于结构检查而言,除隧 道长度外,还有结构自身技术状态、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重要 性指标.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3.1.3 分级指标
“重要因素”具体分级指标界限是采用现行的公路等级标准、 公路隧道长度分级标准和公路适应交通量确定的. “次要因素”:根据“重要因素”确定养护等级后,可考虑“次 要因素”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具有选择性.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3.1 养护等级 当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管养单位通过交通量调查测试设备
获取的数据通常为混合交通量(veh/d),可通过下表进行换算得 到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3.1.2 引入原因
1) 现行规范制定时,我国高速公路较少,且主要是经济发达地 区重要干线公路,实际交通量与预测交通量相差较小,甚至很快超 过预测值.但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在全国铺开,后期建设很多高 速公路其实际交通量往往达不到预测交通量,其结果就是:一方 面养护需求下降,其二养护资金短缺.
增加了日常巡查和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内容,结构检查内 容进行了调整修改.
2003版本
2015版本
二、主要修订内容
2.2.3 养护工作分类调整改变
新老规 范中日 常检查 与经常 检查内 容一样.
二、主要修订内容
2.2.4 在原判定方法基础上,提出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1) 评定方法
原《规范》仅给出了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局部检查结果判定 方法,没有土建结构、机电设施以及其他设施的技术状况评定方 法,更没有全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这与现行的公路工程 养护技术体系不相适应,造成实际应用和管理上的不便.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3.1.4 技术状况评定修正 原规范判定方法
缺陷: 1)S、B、1A、2A、3A是对局部病害状况的判定方法; 2)只有针对衬砌裂损和渗漏水的判定标准,缺:洞口、洞门、路面、检修道 、吊顶、内饰、标志标线的评定标准,无法支撑土建结构整体技术状况评定.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新《规范》建立了“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具体包 括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工程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和总 体技术状况评定.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采用分层综合评定 与隧道单项控制指标相结合,先对隧道各检测项目进行评定,然 后对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和其他设施分别进行评定,最后进 行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
二、主要修订内容
2.1 修订原则
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 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 、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直接体现.
公路隧道在一些严重不良地质地段、重大结构病害或隐患 处,易发生结构失稳、突泥涌水等事故,为此,本次修订增加了对 重大不良地质地段、重大结构病害或隐患处开展运营期长期监 测的规定,对于防范突发性的结构失稳和病害调查及处置方案制 定均有重要作用.
新《规范》在确保不降低养护质量、更合理使用养护资源、 实现规范化养护的前提下,提出公路隧道“养护分级”标准,划分 的主要依据是公路技术等级、交通量、隧道规模等因素,创建了 “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这在业内乃至国外都是没有的.
二、主要修订内容
2.2.1 提出了隧道养护等级分级方法
二、主要修订内容
6) 公路隧道病害检测及评价指标不够完善的问题逐渐凸显, 不利于养护决策和方案的制定,应对不同类型病害指标及评价标 准进行完善和规范化补充.
7) “现行规范”缺乏应对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养护内容.
一、修订背景及意义
8)“现行规范”关于机电工程养护的部分条文可操作性不 强,不能有效指导机电设施养护工作的开展.
9)“现行规范”在养护人员、机械配套、管理等方面缺乏 规定要求.
因此,交通运输部在20、以问题为导向, 在原《规范》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兼容并蓄,立足于国内公路隧 道养护的成熟技术和成功经验,同时适当吸取国外经验及成果,开 展了全面修订工作.
2) 对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隧道,一方面在规范要求的养护 频率标准下养护资金压力很大,其二对于一些交通量大的公路隧 道目前的频率要求偏低.
综上所述,同等级公路隧道,其养护需求和养护能力是不一 致的,需要细化同等级公路隧道养护要求,满足差异化的养护需 求.这也是本次修订提出“养护分级”的初衷.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2019年2月20日
修订背景及意义
主要
内容
主要修订内容
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安全检查
隧道巡查
一、修订背景及意义
1) 随着大量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养护维修、病害加固经验 的积累,“现行规范”需要充分吸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 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通常指用作地下 通道的工程建筑物.
除了对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项目、内容、频率进行了修正和 完善,补充了技术状况评定方法以外,还对通风、照明、监控、消 防、交通工程等直接与运营安全相关的设施作了重点规定.
二、主要修订内容
2.3 新规重点 2.3.1 强化机电设施和其他工程设施养护
本次修订明确规定隧道路面亮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通风设施 在进行定期检修和专项工程后,应对隧道通风设施的效率进行全 面测试,通风设施经检修后应使其通风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在 “消防设施”中新增了多种火灾探测器、水喷雾灭火系统、消防 摩托车等设施的养护规定;在“监控与通信设施”中还重点对横 通道门、横通道控制箱等涉及救援逃生和控制的设施设备进行了 补充完善.
二、主要修订内容
2.1 修订原则
新《规范》主要通过养护检查、清洁维护、结构技术状况 评定、保养维修、运营监测等方面规定达到预防性养护目的,根 据调研意见,主要体现如下:
(1) 从检查内容、检查频率出发,将日常巡查从日常检查中分 离出来,将日常检查调整为经常检查;
(2) 增加了清洁维护的覆盖范围,如考虑到诱导灯、轮廓标等 设施对运营安全和节能的影响,增加了对其清洁的要求;
二、主要修订内容
(2) 隧道技术状况评定 由旧规范的S、B、A 三类改为五类,分别为 1、2、3、4、5类,并 制定工作流程及评分 计算公式.
(3) 隧道总体技术状况 评定等级应采用土建 结构和机电设施两者 中最差的技术状况类 别作为总体技术状况 的类别.
二、主要修订内容
2.2.5 对隧道土建结构的保养维修和病害处治方法做了补充完善 如:病害处治工程施工完毕后,被处治段落各分项状况值应
2.2.2 按照养护等级,对清洁频率和检查频率进行了调整 (1) 日常巡查频率宜不少于1次/天,可与路段日常巡查一起进行 (2) 清洁
二、主要修订内容
2.2.2 按照养护等级,对清洁频率和检查频率进行了调整 (3) 结构检查-经常检查
(4) 结构检查-定期检查
二、主要修订内容
2.2.3 养护工作分类调整改变
3.1.4 技术状况评定修正 新规范判定方法
公路隧道技术状态评定包括隧道结构、机电设施、附属设施和全 隧评定.公路隧道技术状态评定采用综合评定与5类隧道单项控制指标 相结合的方法,先对隧道各项目进行评定,然后对隧道结构、机电设施 和其他设施分别进行评定,最后进行隧道总体技术状态评定.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3.1 养护等级 3.1.1 根据公路等级、隧道长度和交通量大小,公路隧道养护可分 为三个等级,分级标准宜下表执行.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3.1 养护等级
所谓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是指将一年内观测的交通 量总和,除以一年的总天数(365),所得平均值即为年日均交通 量(单位:veh/d).在分析计算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时,需要将实 际或预计的交通组成中各类车辆交通量与标准小客车进行换算 (折算后的交通量单位:pcu/d).
二、主要修订内容
2.3 新规重点 2.3.3 强化养护信息化
为提高养护管理和决策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及效率,新《规范》 明确要求公路隧道接养时应建立养护技术档案,鼓励运用信息化 手段,建立公路隧道管理数据库并动态更新,数据库应包括文字信 息、数字信息和影像信息,实现高效、科学的养护管理.
三、主要条文及重难点解读
3.1.3 分级指标
决定公路养护等级的因素主要有:公路等级、交通量、技 术状况、气候条件等.
1) 公路等级是界定公路重要性、养护需求最重要的指标,而 且它也间接表征了交通量大小,这也是现行规范主要采用公路等 级来界定养护频率的主要原因.
2) 交通量大小可以区别同等级公路的差异化养护需求和养 护资源,对于交通量不达标的高速公路以及交通量超标的二级及 其以下等级公路,是非常重要的.
一、修订背景及意义
4) 近年来,一些新型结构和大量复杂环境条件下的公路隧道 投入运营,需要有针对性的增加特殊检查、评价和处治内容及要 求,例如:水下隧道、高寒隧道、棚洞半隧道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