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考研西医综合高分牛人复习终极笔记

2019考研西医综合高分牛人复习终极笔记

考研西医综合终极复习笔记2、各种电解质紊乱症:考研西医综合终极复习笔记四、酸碱平衡的失调:补充:1.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呼吸深快2.持续胃肠减压易引起:低氯性碱中毒3.在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纠正后,如症状仍未改善则考虑镁缺乏。

第三章输血补充:1.健康成人若失血量达1000ml,应输入浓缩红细胞。

2.健康成人输血速度一般控制在:5-10ml/min3.输血后溶血反应的治疗,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碱化尿液,促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防止肾小管阻塞,保护肾功能。

第四章外科感染一、休克的病理生理及其继发性损害:二、休克的监测与治疗:补充:1.纠正休克合并酸中毒的关键措施是:改善组织灌注。

2.判断休克分期的关键:意识、皮肤色温、脉搏/心律、血压、尿量。

3.休克代偿期血压变化:收缩压正常或稍↑,舒张压↑,脉压↓。

4.DIC诊断标准:(1)血小板<80×109/L;(2)血浆纤维蛋白原<1.5g/L;(3)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4)3P试验阳性;(5)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2%。

结合临床5项中3项阳性者可确诊。

5.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的表现:(1)体温>38℃或<36℃;(2)心律>90<4.3kPa;(4)白细胞计数>12×109/L或次/分;(3)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4×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10%第五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补充:1.ARF多尿期的主要死亡原因是低钾血症和感染。

2.ARF少尿期可加重高血钾心肌毒性作用的并发症是低钙血症。

3.非少尿型ARF的尿量可达:>800ml/d。

4.ARF多尿期尿量大幅增加后可出现的电解质紊乱有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

5.治疗肾衰竭高钾血症时应适量补充蛋白质是因为:防止机体处于负氮平衡,蛋白质分解增加,脂肪动员加强,酸性产物堆积过多,导致血钾升高。

6.ARF少尿期血液净化的指征:血肌酐>442μmol/L,血钾>6.5mmol/L,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症状加重,水中毒出现症状和体征。

7.肾前性ARF尿液检查特点:尿浓缩,尿比重和渗透压高,镜下可见宽大的棕色管型,即肾衰竭管型,提示急性肾小管坏死。

8.急性肝衰竭的治疗:(1)一般治疗:支链氨基酸制剂和葡萄糖、中/长链脂肪制剂,尽量肠内营养;(2)治疗肝性脑病:应用硫喷妥钠;过度换气并使用甘露醇;降体温至32-33℃;(3)肝移植;(4)人工肝。

第六章麻醉、重症监护治疗、心肺脑复苏与疼痛治疗一、各类麻醉药的特点及用法:二、各类麻醉及其并发症:三、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的处理必须争分夺秒,目的是尽早恢复脑组织血供。

呼吸循环骤停的判断:神志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无自主呼吸。

初期复苏ABC:Airway保持呼吸道通畅,Breathing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药物治疗:首选肾上腺素,静脉给药;心血管活性药物首选多巴胺。

常考数据: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频率:100次/分。

胸内心脏按压频率:60-80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时,每次使胸骨下陷4-5cm。

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与放松的时间之比为1:1。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30:2。

四、疼痛治疗:剧痛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剧烈的深部疼痛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

慢性疼痛治疗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

癌症疼痛的三阶梯疗法:1.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镇痛药物:(1)非阿片类药(如阿司匹林);(2)弱阿片类药(如可待因);(3)强阿片类药(如吗啡);2.口服给药;3.按时服药(注意:不是痛时给药);4.个体化用药。

术后镇痛:以硬膜外镇痛(常选用吗啡)和病人自控镇痛(PCA)为好。

第九章创伤和烧伤补充:1.大面积烧伤最主要的死因是:感染。

2.近代烧伤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革兰阴性菌。

3.创伤组织不完全修复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增生代替来完成。

4.影响伤口愈合的最常见因素是:感染。

5.局部制动有利于创伤修复和伤口愈合。

6.开放性创伤伤后6-8h内行清创可达一期愈合,伤后12h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起到预防作用。

7.使用止血带,应每隔1h放松1-2min,且使用时间不超过4h。

8.吸入性损伤的诊断标准:(1)燃烧现场相对密闭;(2)呼吸道刺激,咳出炭末痰,呼吸困难,肺部可能有哮鸣音;(3)面、颈、口鼻周常有深度烧伤,鼻毛烧伤,声音嘶哑。

9.组织修复三阶段:局部炎症反应阶段;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阶段;组织塑性阶段。

第七章围手术期处理与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补充:1.高血压病人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可不必作特殊术前准备。

2.体内最大的能源仓库是:体脂。

3.肠内营养发生腹胀的主要原因是:输注速度太快。

4.长期肠外营养支持后出现肝功损害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超负荷。

5.肠外营养本身的并发症有:胆囊内胆泥及结石形成、胆汁淤积及肝酶谱升高、肠屏障功能障碍。

6.腹部切口裂开常发生于术后一周内,往往有腹压突然增高的诱因。

7.可反映机体蛋白质分解量的指标是:三甲基组氨酸测定。

8.可反映短期内营养状态变化的指标是:血浆前白蛋白测定。

9.肠外营养中心静脉插管常选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10.全营养混合液的优点:使用方便;混合后高浓度的葡萄糖可被稀释,渗透压降低,可经周围静脉输注;脂肪乳剂浓度较低,有利于静脉输注。

第八章外科感染补充:1.引起外科感染最重要的因素是:细菌数量与繁殖速度。

2.唇痈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化脓性海绵窦静脉窦炎。

3.颌下急性蜂窝织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喉头水肿、窒息。

4.最易与气性坏疽混淆的化脓性炎是: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5.掌中间隙感染切口一般不超过远侧掌横纹以免损伤掌浅动脉弓。

6.外科感染中最易出现“三低现象”(低温、低白细胞、低血压)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

7.最易形成脓肿的致病菌是厌氧菌;脓血症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转移性脓肿,且以金葡菌所致的转移性脓肿最常见。

8.可在多个内脏形成肉芽肿或坏死灶的致病菌是:真菌。

9.对败血症的病人,抽血送培养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寒战发热时。

10.外科应用抗生素的原则:预防性用药:麻醉开始时静脉滴入或术前2h肌肉注射;如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可追加1次剂量;一般均在术后24h内停药。

药物选择原则:(1)针对敏感致病菌选择抗生素;(2)可单用则不联合,可用窄谱则不用广谱;(3)选用药源充足、价廉、副作用较少的抗生素;(4)使用杀菌抗生素治疗感染。

第二部分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呼吸系统生理一、肺通气: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三、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补充:1.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胸膜腔密闭。

2.在平静呼气末和平静吸气末,两者具有相同的:肺内压。

3.当呼吸幅度减小而呼吸频率增加,受影响最大的是:肺泡通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150ml)×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频率-150×呼吸频率,若潮气量减为原来的1/2,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肺通气量(即潮气量×呼吸频率)不变,肺泡通气量减少。

]4.对肺换气而言,浅快呼吸不利于呼吸,原因是:解剖无效腔的存在。

)是指气体在单位分压差(1mmHg)的作用下,每分钟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5.肺扩散容量(DL毫升数,是衡量呼吸气体通过呼吸膜能力的一种指标。

正常成人安静时,CO2的DL约为O2的20倍。

间质性肺炎时,由于有效扩散面积减少、扩散距离增加,肺扩散容量降低。

6.体内PCO2最高、PO2最低的是:细胞内液。

7.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反应慢、阈值低;肺萎陷反射的感受器阈值高。

8.轻度缺氧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9.慢阻肺患者由于肺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O2和CO2潴留,长时间的CO2潴留使中枢感受器对CO2的刺激发生适应,而外周感受器对低O2刺激的适应很慢,在这种状态下,刺激呼吸的主要因素是低O2。

10.CO中毒的机制:既妨碍Hb与O2的结合,又妨碍Hb与O2的解离。

11.CO中毒时虽然缺氧但不出现:PaO2降低、呼吸加深加快、紫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至5g/dl以上所致)。

12.肺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变关系;肺淤血、肺不张和肺组织纤维化时肺顺应性↓,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大量破坏,肺顺应性↑。

13.气道阻力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管径大小影响,而管径大小受跨壁压、肺实质对气道壁的牵引、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化学物质(如儿茶酚胺、前列腺素、组胺和白三烯类物质、内皮素等)的影响。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理一、肺炎: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症:2.肺气肿:三、肺硅沉着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鼻咽癌与肺癌:补充:1.支气管扩张症好发于下叶背部,左肺多见;肺脓肿右肺多见。

2.支气管扩张症病变多位于段支气管以及直径>2mm的中小支气管。

3.瘢痕旁肺气肿是局限性肺气肿。

4.慢性肺心病的病理标准: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室前壁肌层厚度>5mm5.最易与肺转移癌相混淆的肺癌类型是弥漫型肺癌。

6.能引起副肿瘤综合征的肺癌是:肺小细胞癌(异位内分泌作用)。

7.硅肺的分期主要根据硅结节数量、大小、分布范围和肺纤维化程度。

8.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数量减少的疾病有肺气肿、慢性肺心病。

9.常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包括:硅肺、肺结核、肺癌。

10.肺癌的肺外表现包括:副肿瘤综合征、类癌综合征(表现为哮喘样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心动过速、水样腹泻及皮肤潮红)、肺性骨关节病、肌无力综合征、类Cushing综合征和Horner综合征。

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一、肺炎:二、肺脓肿:补充:1.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类型是:肺炎链球菌肺炎。

2.血清冷凝集试验常用于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

3.肺炎球菌肺炎给予青霉素后体温降而复升应考虑肺外感染。

4.对于肺脓肿的治疗,除使用抗生素外,另一项关键措施是脓液引流。

5.病毒性肺炎为吸入性感染,感染可波及肺泡,病变吸收后可留有肺纤维化;特异性IgG抗体可作回顾性诊断,无早期诊断价值。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症与肺结核一、支气管扩张症:二、肺结核:补充:1.支气管扩张多见于左下叶和舌叶支气管。

2.支气管扩张急性期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控制感染。

3.临床上确诊支气管扩张的方法是:支气管造影和高分辨CT 。

4.在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CD4+T 细胞。

5.干酪样坏死镜下为红色无结构的颗粒状物,灶内含大量结核杆菌。

6.X 线片上最易与周围型肺癌相混淆的肺结核病是:结核球。

7.致病性最强的含结核杆菌的微滴直径是:<5μm 。

8.结核菌素试验选择左侧前臂曲侧中上部1/3处,试验后48-72小时观察和记录结果,测量硬结的横径和纵径,得出平均直径:≤4mm 为阴性,5-9mm 为弱阳性,10-19mm 为阳性,≥20mm 或虽<20mm 但局部出现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