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

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

目录水库工程特性表1综合说明71.1绪言71.2水文101.3工程地质111.4安全鉴定主要结论121.5工程任务和规模131.6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除险加固设计171.7机电及金属结构201.8施工组织设计201.9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201.10环境保护设计211.11工程管理211.12工程投资概算221.13经济评价222水文242.1流域概况242.2水文气象特征242.3水文基本资料242.4洪水252.5泥沙363 工程地质373.1概述373.2工程地质情况373.3水文条件393.4大坝稳定性评价393.5结论及建议40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4.1概述414.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34.3工程建设任务及内容454.4工程建设规模485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除险加固设计505.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505.2设计依据505.3除险加固前大坝安全复核结论515.4工程总体布置525.5大坝工程设计525.6溢洪道工程改造设计625.7放水涵洞工程设计725.8水库管理房及防汛道路工程设计735.9除险加固后大坝安全复核736机电及金属结构987施工组织设计997.1施工条件997.2施工导流997.3工程主要施工方法1017.4施工总体布置1067.5施工总进度1067.6主要技术供应1078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永久占地1088.1水库淹没处理1088.2工程永久占地1089环境保护设计1099.1设计依据1099.2环境影响评价1099.3环境保护措施1109.4工程水土保持设计1129.5环境监测1139.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1149.7环境保护管理11410工程管理11510.1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11510.2工程管理范围和管理办法11510.3工程管理设施建设11610.4工程管理运用11610.5管理费用11711工程投资概算11811.1编制依据11811.2编制说明11811.3工程总投资12111.4工程投资概算表12212 经济评价12312.1概述12312.2经济评价依据12312.3国民经济评价12312.4综合评价125附件:1、《×××××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2、×××××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图纸×××××水库工程特性表1综合说明1.1绪言1.1.1工程概况×××××水库位于××市同安区××蔡宅村,水库流域主河道长0.44 km,河道比降53.6‰,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0.24 km2。

水库于1968年1月动工修建,于同年9月建成蓄水。

水库总库容17.52万m3,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的小(2)型水库。

随着灌区大量蔬菜的种植,灌区亩产效益的增加,水库灌溉功能进一步显现,同时随着农村的发展,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库防洪效益凸显。

水库枢纽工程由均质土坝、溢洪道和放水涵洞等主要建筑物组成:1、大坝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度140m,坝顶宽度5.8m,坝顶高程100.1m (假设高程,以下相同),最大坝高17.0m;迎水坡为干砌块石护坡,坡面设有反滤层,由内往外依次为10cm粗砂、10cm碎石和20cm块石,坡度为1:2.10;背水坡在高程93.05m和89.40m位置设有马道,宽度分别为2.26m和8.85m;背水坡高程89.40m以上坡面为草皮护坡,设有1:2.18和1:1.67上、下两个坡段,高程89.40m以下为大坝堆石排水棱体;排水棱体顶宽2m,高6.3m,上、下游坡度分别为1:1.0和1:2.0。

2、溢洪道溢洪道设置在大坝左岸,为自流式宽顶堰,堰顶高程98.30m。

堰上设有一交通桥,交通桥中墩将堰顶分为两孔。

为了提高溢洪道泄洪能力,水库于1978年降低堰顶高程,现堰顶两孔高低不一,其中左侧孔净宽1.7m,底高程98.3m,右侧孔净宽1.15m,底高程为99m。

宽顶堰后接明渠式泄槽,长19.28m,净宽2m,渠道坡降为1:4.38,泄槽三面均浆砌块石护砌,边墙高0.8—1.8m。

泄槽后接一渠道,渠道外侧为浆砌块石挡墙,内侧为自然山坡,渠道宽1.5m,高0.6m,底坡i=0.03。

3、放水涵洞放水涵洞位于大坝右岸,为浆砌条石箱涵,尺寸为(宽×高):0.2m×0.25m。

涵洞进水口设有Ф20cm的转动门盖,采用简易绳索启闭。

涵洞进口底高程为89.70m。

2008年安全鉴定复核防洪标准为3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经调洪计算得相应设计洪水位99.46m,校核洪水位99.78m。

总库容17.52万m3,正常蓄水位98.30m,正常库容13.32万m3,死水位89.70m,死库容0.24万m3。

1.1.2水库存在的问题2008年受××镇政府委托,设计院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工作,并编制《×××××水库大坝安全鉴定评价报告》。

2008年9月26日,同安区水利局组织相关专家对×××××水库大坝进行安全鉴定评审。

通过专家评审复核,×××××水库存在以下几项主要问题:一、大坝(1)经防洪复核计算,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即大坝现有坝顶高程100.1m低于防洪设计要求高程(按水库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计算要求高程为100.4m)。

(2)大坝缺乏水文、水量、变形、位移、渗漏等观测系统,无法对大坝进行及时准确地安全监测,影响水库安全正常运行。

(3)大坝背水坡存在白蚁蚁患。

(4)由于大坝迎水坡和背水坡坡面杂草丛生,影响水库管理员的日常观测和管理。

二、溢洪道(1)宽顶堰堰上杂草丛生,堰上右侧墙局部存在松动、变形损坏,左侧墙和底板均无护砌,宽顶堰中间开挖的排洪沟断面狭小,宽顶堰段面不规则。

(2)溢洪道明渠泄槽断面狭小,侧墙高度不能满足过洪要求,下泄水流会漫过泄槽造成坝体冲刷,泄槽砌体结构松散存在老化松动,局部破坏现象。

(3)泄槽末端未设消力池。

(4)出水渠道槽内杂草丛生,断面狭小,最宽处为仅为1.5m宽,除外侧设一浆砌块石挡水墙,底板和内侧坡均无护砌,另外挡水墙高度不能满足过洪要求,下泄水流会漫过泄槽造成坝体冲刷。

三、放水涵洞由于涵洞转动们盖及启闭绳索均已锈蚀不堪,金属结构磨损老化,门盖启闭费时费力,不易操作,且门盖关闭不严,涵洞存在漏水问题,不利于水库放水涵洞的正常运行。

四、防汛道路×××××水库进坝防汛道路为一条傍山弯曲土路,路面窄小且凹凸不平。

遇雨天时,道路受雨水冲刷破坏,泥泞不堪,车辆难以通行,危险性较大,不利于水库防洪抗汛抢险工作。

1.1.3除险加固的必要性(一)国家政策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强调用2至3年的时间完成全国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

水利部亦提出用3年时间完成大中型和重要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治理力度的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水利局及相关部门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全市所有小(2)型以上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彻底消除病险水库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地区社会发展及防洪安全的需要×××××水库所在地同安区××位于××市同安城郊西南侧,北邻祥平,南临集美,东边西柯,西接莲花、凤南。

该镇地处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交通四通八达,福厦铁路、福厦高速公路、324国道、同集公路、同莲路穿镇而过,其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地位非常重要。

随着同安区××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库下游防护对象也随之发生变化,且日益重要。

目前水库下游防护对象主要为庙山、内竂、山前三个自然村,保护人口约2000人,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库防洪保护人口及防护对象将不断增加,因此为了保障区域经济建设安全、稳步、快速发展,保障水库下游防护对象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水库进行必要的除险加固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三)水库工程本身的需要×××××水库运行近40年,目前水库主要存在:①大坝坝顶高程不能满足规范防洪高程要求,遇设计洪水时,水库水将漫过坝顶,危及大坝安全;②溢洪道泄槽侧墙不能满足过洪要求,下泄水流可能漫过泄槽,造成坝体冲刷,影响坝体安全;③大坝缺乏水文、水量、变形、位移、渗漏等观测系统,无法对大坝进行及时准确地安全监测,影响水库安全正常运行;④涵洞转动们盖及启闭绳索锈蚀不堪,金属结构磨损老化,门盖启闭费时费力,不易操作,且门盖关闭不严,涵洞存在漏水问题,不利于水库放水涵洞的正常运行。

⑤进坝防汛道路泥泞难行,不利于汛期防汛抢险工作。

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危及大坝运行安全,直接威胁水库下游防洪安全,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对×××××水库进行必要的除险加固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1.1.4工程任务针对×××××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严格按照××市水利局(厦水利【2008】27号)文件关于“抓紧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及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内容的要求(即水库除险加固要突出主体工程,兼顾配套设施;突出保安工程,兼顾景观建设;突出工程建设,兼顾日常管理)”,从防洪加固处理、坝体加固处理、溢洪道加固处理、放水涵洞加固处理、管理人员和设施建设及水库景观绿化建设六大方面对×××××水库进行全面的除险加固建设。

1.2水文水库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所在流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温和。

根据同安、××两座气象站的气象统计资料:区内多年平均气温21.0℃,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份)28.4℃,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份)12.8℃,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