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环境风险分析农药属有毒化学品,在其生产、贮运、应用等每个环节都潜在着对人类生活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危害。
本项目将对三唑磷生产线原辅材料、产品等进行环境风险分析。
6.1物料的理化性质、毒理指标1.苯肼分子式:C6H5NH-NH2分子量:108.1物理参数沸点:244℃(分解);熔点:20℃;闪点:88℃;自燃温度:174℃;比重:1.1;蒸气比重:3.7;蒸气压:在20℃时为0.08mmHg;水溶性:微溶。
最高容许浓度5ppm,20mg/m3。
其它特性黄色粘滞性液体或黄色结晶。
燃烧时产生有毒的亚硝蒸气,能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
本品除呼吸道和消化道外,还可以从皮肤吸收,影响肝、肾和血液,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大量吸入可发生肺气肿或死亡。
经常接触可发生皮炎。
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本品可燃,应禁明火及吸烟。
于88℃以上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具爆炸性,此时必须密闭设备、加强通风,着火时可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
接触后的症状有刺激感、咽喉痛、咳嗽、呼吸困难、腹痛、呕吐、脸色苍白、皮肤发蓝,眼结膜充血、疼痛、视力模糊、皮肤烧伤等。
应严格注意防护,加强通风和排风,或戴防护面具,穿工作服、手套、防护镜,不准在工作时进食、喝水及吸烟。
中毒后迅即离开现场,半卧位休息吸入新鲜空气,迅速用大量水冲洗眼睛,清洗口腔,脱去被沾染衣服,淋洗全身,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泄漏时戴过滤式防护面具细心收集漏物。
贮存与氧化剂隔开【附注】根据其接触决定体检的时限。
肺水肿要几小时才出现症状,它会因体力活动而加剧,因此要注意休息,可先给与考的松喷雾吸入。
本品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要特效治疗。
沾污的衣服要用大量水浸洗,以免着火。
本品能致癌。
2.甲酸又名蚁酸,分子式HCOOH 分子量46.0物理参数沸点:101℃;熔点:8℃;闪点:69℃;自燃温度:520℃;比重:1.2;蒸气比重:1.6;蒸气压:在20℃时为31.5mmHg;水溶性:极易溶;爆炸极限:14-33%。
最高容许浓度5ppm,9mg/m3。
其它特性无色液体,有刺激性臭。
加热能分解形成一氧化碳气,本品为强酸,遇碱起剧烈反应,与强氧化剂反应也很强烈,腐蚀金属、塑料。
本品经由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吸入蒸气能导致肺水肿,甚至死亡。
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本品可燃,应禁明火及吸烟。
于65℃以上时其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具爆炸性,此时必须密闭设备,加强通风,着火时可用大量喷水等办法灭火。
对人体眼睛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感、咽喉痛、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腹痛、腹泻,使眼结膜充血、流泪、疼痛甚至视力模糊,皮肤也要被腐蚀,疼痛。
因此工作场所要加强通风,或者戴防护面具和眼睛一起保护,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中毒后迅即离开现场,半卧位休息,吸入新鲜空气,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脱去被沾染衣服,淋洗全身,清洗口腔,饮大量开水,严重者即送医院。
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收集漏液,再用大量水冲洗留液。
贮存防火,与氧化剂、碱隔开。
【附注】肺水肿要几小时才出现症状,它会因体力活动而加剧,因此要注意休息,可先给与考的松喷雾吸入。
90%的水溶液的爆炸极限为18-57%。
3.硫酸分子式:H2SO4分子量:98.1物理参数沸点:280℃;熔点-32℃;比重:1.8;蒸气比重:3.4;水溶性:极易溶。
最高容许浓度2mg/m3。
其它特性无色、吸水性粘稠液体。
本品为强氧化剂,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反应剧烈,遇金属能产生可燃性氢气,溶解水中时产生大量热,能使有机物碳化而损坏,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粘膜,吸入其烟气会发生肺水肿。
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本品虽不燃,但很多反应却会起火或爆炸,不能和金属及有机物接触。
接触后有咽喉痛、咳嗽、呼吸困难、呕吐、腹痛、腹泻、角膜溃烂、皮肤烧伤。
操作时通风应良好,戴防护手套、防酸服、安全眼镜。
中毒后迅速离开现场,半卧式休息,吸入新鲜空气,用大量水及时冲洗眼睛,脱去被沾染衣服,用大量水冲洗淋浴,清洗口腔,饮大量水、尽快关医院。
泄漏进穿戴好全副防护用品,收集漏液,再用大量水冲洗,要注意有发热和酸液飞溅的可能。
贮存与可燃性、还原性物质隔开,与强碱性物质隔开。
【附注】肺水肿要几小时才出现症状,它会因体力活动而加剧,因此要注意休息,可先给与考的松喷雾吸入。
在稀释时决不可将水注入酸中,只以将酸注入水中。
4.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分子式:C4H10ClPS,分子量:188.58物理参数:沸点45℃,相对密度(水=1):1.2,饱和蒸气压(kPa):0.19(50℃),水溶性,溶于水,闪点:110℃。
其它特性无色液体,有毒、可燃,遇高热、明火或一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在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本品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痉孪、炎症和水肿,化学性肺炎和肺气肿。
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气短、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贮存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5.甲苯分子式:C6H5CH3 分子量:92.1物理参数沸点:111℃;熔点:-95℃;闪点:4℃;自燃温度:510℃;比重:0.9;蒸气比重:3.2;蒸气压:在20℃时为22mmHg;水溶性:不溶;爆炸极限:1.2-7%。
最高容许浓度100mg/m3。
其它特性无色液体,有特臭。
因其蒸气比空气重,能沿地面扩散,远距离的火种有可能引起着火。
由于其导电率低,当在流动和搅动时,会有静电蓄积。
不能用压缩空气作充灌、输送及处理。
与硫酸反应产热。
除呼吸道和消化道外,还能经皮肤吸收。
本品刺激眼睛和呼吸道粘膜,对神经系统有影响,液体能脱皮脂。
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本品极易燃,严禁明火、火花和吸烟。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具爆炸性,必须密闭设备,加强通风,设备有良好接地,有防爆电气装备。
着火时可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
接触后有头痛、眩晕、恶心、精神迟钝、腹痛、眼结膜充血、疼痛。
应加强通风防护,穿戴好安全用品,以免接触。
应急时,立即离开现场,吸入新鲜空气,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脱去被沾染衣服,淋洗全身,进入消化道时,清洗口腔,饮大量水,催吐,即送医院救治。
泄漏时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收漏液,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并转移到安全场所。
贮存防火,与硫酸隔开。
【附注】醇性饮料能增加其毒性。
工业品中常混杂有苯。
6.三唑磷分子式:C10H16N3O3SP,分子量313.1。
物理特性:黄褐色液体,熔点为0.5℃,相对密度1.433,23℃水中的溶解度为39mg/l,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原药纯度在92%以上。
其它特性:广谱性杀虫、杀螨剂,兼有一定的杀线虫作用。
对大白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为66mg/kg, 狗为320 mg/kg,对大白鼠急性经皮毒性LD50为1100mg/kg,鲤鱼TLm(96h)为5.6 mg/l。
6.2环境风险因素分析6.2.2装卸、运输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因素分析九江和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使用的甲苯、乙基氯化物等危险品原料主要是通过陆路运输提供,并由专用运输品原料的公路槽车负责运输。
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风险因素有:1、运输槽车因发生意外交通事故(如撞车、翻车等),造成甲苯、乙基氯化物等原料的泄漏,导致驾驶员和周围人员的中毒,爆炸或污染周围水体,造成更严重的环境危害与人员伤亡。
2、由于运输槽车阀门等部件密封不严,或设备老化,造成危险品物料泄漏或逸散,致使沿途环境遭受污染。
3、在装卸时,若管道、阀门等部件密封不严,或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物料泄漏,使周围区域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超过阈限值从而使工作人员中毒。
6.2.3储存、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因素分析工艺设备出一泄漏或操作不慎,使物料泄漏,易导致工人因接触或吸入有毒有害物质而发生中毒。
6.3污染事故调查分析通过对江西省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生产、使用、运输、储存和弃置等过程中发生的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和中毒事故调查,对污染事故的类型与发生原因,具体分析如下:6.3.1污染事故接触方式情况表6-1是按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和弃置四种方式进行分类的表6-1可知,污染事故主要是发生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前者占所统计事故的28.1%,后者占31.3%,两者合计占统计污染事故的59.4%。
表6-1 污染事故接触方式情况6.3.2污染类型情况目前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是造成对大气和水体的直接明显的有害污染,而对土壤的危害暂时没有明显的表现,统计数字显示,对大气污染的事故约占所统计事故的62.5%,对水体污染的事故约占34.4%,其余仅占3.1%。
另外,在所统计的环境污染事故中,无机化工原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事故居多,有机化工原料则相对较少。
6.3.3环境污染事故原因分析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不善,制度不严。
一些接触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单位长期以来,忽视安全问题,一些有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同时也未能严格执行已有的规章制度,以致酿成环境污染事故。
(2)设备、容器及其零部件损坏而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有毒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容器及其零部件因质量低劣或使用期过长而损坏造成事故。
(3)由于包装不当,发生破损现象,造成化学品泄漏而污染环境。
特别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量较大,易发生此类事故。
(4)麻痹大意,工作失误而造成污染事故。
有些工作人员对有毒有害化学品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粗心大意甚至玩忽职守而导致事故发生。
(5)意外情况或其它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而造成污染事故。
据所统计的环境污染事故资料显示,上述(1)、(2)类原因污染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不善和设备损坏两个原因所造成的。
6.4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分析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该公司有毒有害物料造成环境污染事故主要可能是物料的泄漏。
在储存、生产使用过程中,若因操作不当、闸阀失灵、管道破裂或一些非人为的因素,可能导致有毒有害物料的大量泄漏,这种事故风险出现的机率按常理应该比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要大。
有毒有害物料大量泄漏,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甲苯易燃易爆,污染周围空气环境,造成附近区域的水体环境污染。
对本次评价的环境保护对象厂区周围敏感点,即该公司生活区及附近的居民点而言,此外泄漏事故还可能会使有毒有害物料进入水体,造成水污染,严重恶化水质,危害水生生物,侵入农田土壤也会污染地表层,影响土地使用、农作物生长。
我们知道,风险事故突发性强,后果严重,泄漏量和影响程度很难确定,为了量化分析甲苯泄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范围,评价中参照《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以泄漏甲苯的挥发量在敏感区域的浓度(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来推算不同距离的最小泄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