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_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_单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统计意义。

二是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并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推测。

二、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理解众数的含义。

2、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3、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四、教学措施: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

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在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五、课时划分共2课时
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
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2)先画横轴,后画(纵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

(3)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展示引导学习】
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制作的?
【评价提升学习】
1、完成课本P105做一做和P108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2、下面是一个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

(正常人体温为37摄氏度)
(1)该病人的体温高是( )摄氏度最低是( )摄氏度。

(2)他的体温在哪段时间里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比较稳定?
(3)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如何变化的?
学案整理:
本节课我学会了:
还有疑惑的问题是: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