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活动案例
附件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参评表》
(1) 通过讨论,确定调查内容,学习制作调查表。
并能制作适当的统计图来处理、分析数据。
(2) 通过走访,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3) 通过展示,能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目标
(1) 让学生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2) 树立科学种植的理念,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
三、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关于农作物产量的数据,了解一些种植管理知识。
2、指导学生表演好小品《走进乡村》。
3、考虑课堂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进行解释、评价、指导。
四、活动过程
1、询问导入:
师:平时帮助父母干活了吗?干什么了?
张朋博:掰玉米了。
何方:摘苹果了。
王敏:收大豆了。
于茹:摘辣椒了。
……
师:估计一下能产多少斤?能卖多少钱?市场价在哪个范围内浮动?是不是丰收了?
于兴:产了3000多公斤苹果,卖了3000多元钱。
周静:产了3000多公斤苹果,卖了2200多元钱。
(其他同学开始小声讲话)
师:说什么呢?
谢丽娟:两家苹果产量一样多,为何钱数相差较多?
王朋:估计苹果质量有差距。
韩妮:品种一样吗?
王莹:我们对农作物的价值,产量还没有认真留意过,我觉得我们应当深入的去调查,那样才能判断是否丰收?
2、分组讨论:
师:他的意见大家是否同意?(同意)
那我们如何去分组?
于佳倩:按自然村分
李庆:按调查内容分
王攀:按小组分
……
师:想一想哪种更适合我们?
讨论结果:按自然村分既能照顾到安全问题,又便于调查开展,选择按自然村分组。
师:(指导分组,一村一人的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其它小组)调查之前,你们应该干些什么呢?
栗茹:制定调查计划,进行分工。
姚兰:确定调查的内容。
周博:假设可能遇到的问题。
……
师:那好,请大家结合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命名,并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内容。
师:出示参考内容。
调查对象调查品种调查亩数收入情况满意程度……
师:制定好计划,确定好内容之后请大家欣赏小品《走进乡村》,看完之后,说说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郭欢:调查时应注意礼貌,询问的口气要亲切。
于阿敏:设计的问题要切合实际。
……
师:好,大家带着问题可以出发了。
第二课时实际调查
第三课时交流展示
1、交流
师:过了这几天,不知道大家的调查做的怎样了?能不能给老师说说。
郑娇:我们小组做的是玉米产量的的调查,一共走访了5家,亩数不同产量不同,卖的价钱也不同,我们逐一做了登记。
全文奇:我们对苹果做了调查与统计,发现品种影响产量,影响价钱。
师:哦,你们从数量中还发现了品种差距的问题,很好。
梁倩:我们小组进行小麦产量的调查,并把今年的产量与前两年的做了对比,发现雨水直接影响收入,并且对市场价也有一定的冲击。
师:大家真是太棒了,调查做的很到位,为了让你们的数字反映更多的问题,我们请老师教给大家用数字反映问题的办法。
师:我们一共学习了几种统计图,这几种统计图各有其优缺点。
条形统计图能准确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制作
师:在大家理解了几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的基础上,请大家结合自已小组调查内容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来反映更多的问题。
(发放纸、笔)
生:大家合作制作统计图
五、活动成果的交流与总结
师:制作好的小组仔细观察,把图中所反映的问题总结出来,并选好代表来进行结果展示讲解。
(1)、喜气洋洋组: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所以我们取名为喜洋洋组,我们调查了苹果的产量,发现富士苹果比不上秦冠苹果的产量,但价钱却恰好相反,我们用两个条形统计图对它们进行了分析。
(2)粒粒皆辛苦组:我们对大豆的产量进行了调查可以从图中看出,这5家的亩产量各不相同且与去年也有差距,通过我们的访问,
影响产量的因素有品种、化肥、锄草、雨水等等。
我们小组决定再对化肥的合理运用进行调查,让农作物能按需施肥。
师:很好,你们对下次的调查内容还做了安排,调查既能解决问题也能发现问题。
(3)绚丽多彩组:秋是五颜六色的,所以我们取名为绚丽多彩组,我们调查了大豆、玉米、苹果、小麦、辣椒等多种农作物的产量,并估计了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采用了采用了扇形统计图。
发现苹果,玉米是农民伯伯的主要收入来源。
(各小组依次展示)
罗旭:通过调查,我真正的理解了什么叫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种庄稼如此,学习也理应如此。
张攀:通过我们的亲自走访,我们了解到了农作物生长的需要,生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并且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姚兰:通过这项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和别人进行深入的谈话学到了采访的技巧。
师:好的,请大家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写好日记。
我的收获遇到的新问题我的遗憾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六、活动评析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践性,此次活动以询问导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自主的选择调查内容,自己分组、自己写计划、自编自演小品,并通过汇报、填表、日记等方式来进行整理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获得了农科知识,提高了活动能力,最重要的是有了“粒粒皆辛苦”的体验。
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在指导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一是作为教师我的知识有些欠缺,个别知识性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补充;二是个别学生主动性不强,在兴趣激发方法上有待进一步努力改进。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对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指导技巧方面作一些研究和探索,也只有不断的研究作为一名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如何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这样才可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七、成果选登
1、提高苹果产量的方法
花的自然授粉方式,一是昆虫来回爬顺便传粉,二是花粉随风飘散,三是自家花粉掉落到自家花柱上。
要是开花季节刚好昆虫不多也不刮风,授粉过程就没什么效果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授粉,通过人工干预,保证每一个花柱都能接触到花粉,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2、提高大豆产量的方法
1 选用高产抗病品种
通过连续多年在重茬10年以上的地块上做大豆的品比试验证明:选用节短、荚密、丰产性极好的陆丰02—011、华疆3053。
2 推广大豆30 cm平作窄行密植
通过在多年重茬地上进行大豆30 cm平作窄行密植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亩产227.5 kg,比常规垄作增产27.6%。
这是大
豆生产上的一次革命,是大豆生产上一项突破性的增产措施,是我国大豆生产的发展方向。
群体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可提高大豆的增产潜力。
特别在加大密度的条件下,30 cm平作由于行距缩小,延长了株距,减小了株间竞争,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更加协调,因而获得高产。
3 增施优质农肥化肥稳磷增氮补钾
由于土地开垦年限越来越长,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必须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多年重茬地上要求每公顷施优质农肥30 t,结合秋翻整地施入土中。
5 多铲多趟喷施叶面肥
要达到三铲三趟。
没有深翻基础的地块,要进行苗期深松。
多铲多趟能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有利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大豆产量。
在大豆开花期每亩喷尿素500 g兑水30 kg,连续喷2次,每次间隔10天。
喷比不喷增产10%以上。
6 防治病虫对症下药
对大豆食心虫要进行全面防治,因为所有的大豆地都有食心虫发生,越是早熟品种危害越重,因此,早熟品种要重点防治。
封垄好地块用敌敌畏熏蒸,封垄差地块用菊脂类农药防治。
对其它病虫害要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对症下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