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

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精品

加。
提纲
一.概述
二.病理类型、分期


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技术

四.治疗
五.诊疗流程
1.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 导管腺癌 ➢ 腺磷癌 ➢ 胶样癌(粘液性非囊性癌) ➢ 肝样腺癌 ➢ 髓样癌 ➢ 印戒细胞癌 ➢ 未分化癌 ➢ 未分化癌伴破骨巨细胞样反应
组织学类型
2.起源于非胰腺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治疗
➢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 ➢ 外科治疗 ➢ 姑息治疗 ➢ 术后辅助治疗 ➢ 不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
治疗
内科 外科 影像科 病理科 肿瘤科 介入科 放疗科 护理等
• 肝胰脏腺肿癌大可切除性的评估标准
➢在MDT模式下,完成诊断及鉴别诊断, 评估病灶的可切除性。
胰腺癌诊治指南(2014版) 精品
胰腺癌发病状况
2008:WHO统计,全球发病率占13 位,死亡率排第7位。
2013:美国统计,每年新发病例男性 排第10位,女性排第9位。
2012:中国,发病率排第7位,死亡 率排第6位。 全球呈快速上升趋势。
胰腺癌发病状况
提纲
一.概述
二.病理类型、分期


不可替代胰腺CT或MRI; 作为补充,对排除及检测远处转移方面具有优势; 对原发病灶较大、疑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及CA19-9显著增高者,推荐应用。
MRCP ERCP PTCD
MRCP重点了解胆道系统全貌;ERCP/PTCD多用于 术前减黄。
检查技术:病理
➢确诊胰腺癌的唯一依据和“金标准” ➢影像诊断明确无需病理:对于影像学诊断明确、具有手术指征者,行切除术前无 需病理学诊断;亦不应因等待病理学诊断而延误手术。 ➢放化疗者必须有病理:对于拟行新辅助化疗或病灶不可切除拟行放化疗者,治疗 前需明确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与 细胞学检查
“金标准”
血清 生化学检查
➢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指标改变 ➢血清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升高 ➢碱性磷酸酶、转氨酶升高 ➢尿胆红素阳性等
检查技术
检查技术
免疫学检查
➢CA19-9 目前最常用于胰腺癌的辅助诊断和术后随访;是判断术后肿瘤复发、 评估放化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诊断胰腺癌的敏感性为79% ~81%;特异性为82% ~90% ➢其他肿瘤标记物:CEA、CA50、CA24-2等 ➢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技术

四.治疗
五.诊疗流程
一.概述
一.概述
➢ “胰腺癌诊治指南” ----规范胰腺癌诊断和治疗方式,提高胰腺癌病人的疗效,便于交流 和总结。
➢ 本指南仅适用于胰腺导管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 (胰腺癌)
一.概述
NCCN指南推荐等级
➢ Category 1:有高级别证据支持,所有专家达成共识推荐; ➢ Category 2A :有较低级别证据支持,所有专家达成共识推荐; ➢ Category 2B :有较低级别证据支持,部分专家达成共识推荐; ➢ Category 3 :任何级别证据支持,存在较大争议。
➢除有特别标识外,本指南均为Category 2A 级别推荐。
流行病学
一.概述
恶性肿瘤中排名
男性发病率 女性发病率 死亡率
12 10
8 6 4 2 0
美国 中国
国家
➢多发生在胰头部 ➢好发于40岁以上 ➢男性比女性多见 ➢发病率明显增高
一.概述
➢ 发病隐匿、进展迅速; ➢ 生物学特性:早期转移(约60%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 ➢ 早期诊断困难,早期发现率≤3%,
检查技术:病理
直视下活检 获取诊断可靠方法
手术
腹腔镜探查 不建议常规应用
脱落 细胞 学检查
胰管细胞刷检 超胰声液或收C集T检引查导下 经皮腹细腔针积穿液刺化细验胞等学检查 阳性率可达80%
穿刺活检术
组织病理学与 细胞学标本取材
提纲
一.概述
二.病理类型、分期


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技术

四.治疗
五.诊疗流程
➢ 腺泡细胞癌 ➢ 腺泡细胞囊腺癌 ➢ 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伴浸润性癌 ➢ 混合性腺泡-导管癌 ➢ 混合性腺泡-神经内分泌癌 ➢ 粘液性囊性肿瘤伴浸润性癌 ➢ 浆液性囊腺癌 ➢ 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 其他类型
组织学类型
病理分期 TNM及病理分期系统(AJCC第七版)
提纲
一.概述
二.病理类型、分期


三.临床表现及检查技术

四.治疗上腹部或腰背部疼痛 (常见的首发症状) ➢可呈束带状分布 ➢少数病人可无疼痛
临床表现
• 黄疸
2
➢梗阻性黄疸 (胰头癌最主要临床表现) ➢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皮肤瘙痒)
• 体重下降
➢纳差、乏力 ➢体重减轻 ➢晚期可出现恶病质
临床表现 3
检查技术
腹部 超声
CT
初筛检查:梗阻部位,病变性质等作出初步评估; 可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囊胀大,胰头部占位病变等。 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诊断价值有限。
疑有胰腺肿瘤病人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平扫+增强
(胰腺动态薄层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能准确描述肿瘤大小、部位及有无淋巴结 转移特别是与周围血管的结构关系等。
➢可切除(resectable) ➢可能切除(borderline resectable) ➢不可切除(unresectable)
•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 ➢腹胀、消化不良 ➢腹泻或便秘等
临床表现 4
1. 肝脏增大 3.上腹部肿块
5. 其他
临床表现:体征 2. 胆囊肿大 4.腹水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检查技术
血清生化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肿瘤相关抗原CEA、 CA199等)
腹部超声 CT MRI
内镜超声 PET-CT ERCP等
手术切除率仅为15%(中位生存期15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5%) ➢ 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6个月,
5年生存率为1%~3%。
其它 糖尿病
吸烟 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危险因素 肥胖 酗酒
危险因素
➢ 胰腺癌具有遗传易感性,约10%病人具有遗传背景; ➢ 患有遗传性胰腺炎、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患的病人,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
与CT同等重要,参数要求同CT。 MRI
在排除及检测肝转移病灶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CT。
检查技术
内镜超声
优于普通超声,可发现<1cm肿瘤,对评估大血管 受侵犯程度敏感性高;是目前对胰头癌TN分期最敏感检查手段; 可作为评估肿瘤可切除性的可靠依据; 准确性受操作者技术及经验水平影响较大。
PET-C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