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健食品广告法规解读

保健食品广告法规解读

保健食品广告法规解读
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4-03-28
一、保健食品广告审查依据

《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 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357项:保健
食品广告审查,实施机关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 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关于印发<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的 通知》(国食药监市[2005]211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审查和公告管理工作的通知》(食药监办
三、保健食品广告中不得出现的情形和内容
不得利用和出现国家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医疗机构、 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或者以专家、医 务人员和消费者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 不得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 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的内容; 不得夸大保健食品功效或扩大适宜人群范围,明示或 者暗示适合所有症状及所有人群; 不得含有与药品相混淆的用语,直接或者间接地宣传 治疗作用,或者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 示该保健食品具有疾病治疗的作用;
四、保健食品广告中审查常见的问题
保健食品广告审查全国执行同样的标准,就是刚刚 介绍的内容,但是由于审查人员自身对文字的理解存在 差异,同样的广告文稿就可能有不同的审查结果。为了 进一步规范广告审批行为,总局建立了广告复审制度, 由专人对各省局批准的广告进行抽查审核,发现有违法 广告审查规定的广告组织复审。 抽查工作实时进行,抽查结果有三种:通过、存在 问题、复审;存在问题的广告,提醒省局注意不能再出 现类似情况;提出复审的广告,必须停止刊播;2013年 的抽查比例为20%。
五、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2013年对违法刊播广告采取的措施 诫勉谈话:16家企业、42家次 行政告诫:6家企业 收回文号:6个品种19个文号 发布公告:7个品种

五、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企业自身问题: 对广告作用的认识差异 对相关的政策法规缺乏充分了解 对自己产品的定位模糊 销售方式的粗放化 企业管理错位(危机公关)
所占比例:
9366
2773
利用消费者为功效作证明 84.8% 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 67.6% 未经批准擅自发布广告 20.0%
五、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严重违法广告处理程序 首次发现:通知企业对发布的信息调查核实,自主采 取相应处理措施防止再次出现; 再次发现: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违规广告发布,采取必 要措施消除不良影响; 多次发现:收回广告批准文号,整改期间暂不受理该 品种广告申请,视产品情况及违规严重程度,告知相 关业务处采取加大日常现场检查频次、加强产品抽验 力度、纳入企业信用档案等行政措施; 其他措施:向社会公告,增加曝光范围,总局正在制 定违法违规广告黑名单管理制度。

《广告语言文字管理暂行规定》:广告使用的语
言文字应当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得 含有不良文化内容。
二、保健食品广告内容要求



广告中有关保健功能、产品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及含 量、适宜人群、食用量等的宣传,应当以国务院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内容为准,不得任意 改变。 广告中必须标明保健食品产品名称、保健食品批准文 号、保健食品广告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识、保健食 品不适宜人群。 广告中必须说明或者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忠 告语;电视广告中保健食品标识和忠告语必须始终出 现。
三、保健食品广告中不得出现的情形和内容
不得含有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 不得含有食用该产品能够获得健康的表述; 不得通过渲染、夸大某种健康状况或者疾病,或者通 过描述某种疾病容易导致的身体危害,使公众对自身 健康产生担忧、恐惧,误解不使用广告宣称的保健食 品会患某种疾病或者导致身体健康状况恶化; 不得用公众难以理解的专业化术语、神秘化语言、表 示科技含量的语言等描述该产品的作用特征和机理;
五、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2013年北京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违法广告数据 数据来源:总局在线监测网
4389
违法广告刊播媒体分布图 83.4 %
电视 广播 报纸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月
2350 2439 1984 580 205
四、保健食品广告中审查常见的问题
2013年全国保健食品广告抽查情况
全国
审批总数 抽查 3942 854
北京
421 109
通过
存在问题 复审 通过率
794
44 16 93.0%
109
0 0 100%
四、保健食品广告中审查常见的问题
2013年北京审查批准的421件保健食品广告中 有109件被抽查,没提出问题,这说明我们的审 查员对相关文件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是,抽查 率毕竟只有20%,还有80%的广告没有被抽查到, 所以,在审查每一件广告样稿时,我们都不能掉 以轻心,也希望在座的广告主们能够配合。

[2013]13号)
一、保健食品广告审查依据

《广告法》: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 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
健康,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需要监护的有关规 定,在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宣传中,不得 直接向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宣传和介绍产品。
三、保健食品广告中不得出现的情形和内容
不得与其它保健食品或者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进 行比对,贬低其它产品; 不得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宣传; 不得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 不得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 等承诺; 不得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 化的用语和表述; 不得声称或者暗示保健食品为正常生活或者治疗病 症所必需;
三、保健食品广告中不得出现的情形和内容
不得含有有效率、治愈率、评比、获奖等综合评价内容; 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怂恿任意、过量使用保健食品; 不得通过对保健功能概念的扩展解析、直接或间接扩大 其保健食品功能、明示或暗示治疗作用; 不得借助宣传产品中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暗示该产 品具有超出说明书以外的保健功能。 不得以新闻报道等形式发布保健食品广告。 保健食品是一种带有功能性的特殊食品,对特定人群, 特定年龄,或者特殊病人,广告中不得作为赠品进行宣 传。
11 月 12 月
297 253
118
8月
97
9月
399
742
6.7% 9.9%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10 月
五、保健食品虚假宣传
2013年北京企业违法保健食品广告主要违规原因
13860 14000 11747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违法广告总数 利用消费者 表示功效断言 未经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