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理论设计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理论设计
(a)
(b)
(c)
(d)
松动压力的形成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因塌方形成的自然平衡拱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膨胀压力:由于围岩膨胀崩解而引起的压力。 其大小取决于膨胀性粘土矿物的含量和地下水的情况。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冲击压力:冲击压力是围岩中积累的大量弹性
(三)围岩压力分类
围岩压力就其表现形式可分为如下四类:
变形压力 松动压力 膨胀压力 冲击压力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变形压力:由于围岩变形受到支护的抗力而产生
的。按其成因分成三种: 弹性变形压力 塑性变形压力 流变压力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松动压力:由于开挖而松动或塌落的岩体,以重 力形式直接作用在支护上的压力:
和水)?
§3.1土压力计算理论
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 考虑地下水时水土压力计算? 地下水位以下土的重度应取浮重度,并认为 地下水对挡土墙产生静水压力,因此作用在 墙背上总的侧压力为土压力和水压力之和。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问题1:围岩的概念? 问题2:初始应力场和二次应力? 问题3:围岩压力的概念? 问题4:圆形洞室围岩线弹性和弹塑性应力分
析? 问题5:塑性区半径和松动区半径?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一)围岩的概念及其应力状态
围岩:将开挖后隧道周围发生应力重新分布的岩体 称为围岩.
初始应力场:由于岩体的自重和地质构造作用, 在开挖洞室前岩体中存在的地应力场。
二次应力(次生应力):围岩中重新分布的应力 。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析。
⑴ 取断面外接圆半径
R0
4h2 b2
4
cos
tg 1
b 2h
h为断面高,b为跨度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五)非圆形洞室等代元法
⑵ 取圆拱半径
b
r0 2sin / 2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五)非圆形洞室等代元法
⑶ 取大小半径和之半
r0
a1
a2 2
以上三种方法都比较简单,对于隧道工程中常用的
变形能,受开挖的扰动,这些能量突然释放所产 生的巨大压力。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四)松动压力计算 深埋隧道:就是指隧道开挖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 不涉及到地表的隧道。
qrhr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四)松动压力计算 1、当为单线隧道时:
hr 0.411.79s
S为围岩级别的等级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第三章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计算理论
(设计)
主讲:孟杏微
本章重点、难点: 1、掌握郎肯土压力理论; 2、理解库伦土压力理论; 3、掌握非圆形隧道等代元法。
§3.1土压力计算理论
问题1:土压力的类型? 问题2:静止土压力计算? 问题3:朗肯主动、被动土压力理论? 问题4:库伦土压力理论? 问题5:特殊条件下朗肯土压力的计算(超载
高跨比(h/b)0.8~1.25大体都是适用的。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五)非圆形洞室等代元法
⑷ 取高度与跨度之和的1/4,此法适用一些大 跨度或高边墙的洞室。
r0
b
4
h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五)非圆形洞室等代元法
(1)隧道开挖后,在围岩应力重分布过程中,顶板开始
沉陷,并出现拉断裂纹(图a),可视为变形阶段;
(2)顶板的裂纹继续发展并且张开,由于结构面切割等
原因,逐渐转变为松动(图b),可视为松动阶段;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三)围岩压力分类 (3)顶板岩体视其强度的不同而逐步塌落(图 c),可视 为塌落阶段; (4)顶板塌落停止,达到新的平衡,此时其界面形成一 近似的拱形(图d在支护结构上的作用力. 洞室开挖之前,地层中的岩体处于复杂的原始应 力平衡状态。洞室开挖之后,应力重新分布,从而 使围岩产生变形。如在围岩发生变形时及时进行衬 砌或围护,阻止围岩继续变形,防止围岩塌落,则 围岩对衬砌结构就要产生压力,即所谓的围岩压力。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四)松动压力计算 1、当为双线隧道时:
hr0.4 52s1
1i(B5)
B<5时,i=0.2; B>5时,i=0.1;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四)松动压力计算
水平均布压力为:
§3.2岩石力学计算理论
(五)非圆形洞室等代元法
当坑道的形状不是圆形时,可采用将不同形状
坑道变换成当量的圆形坑道的方法近似地加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