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值的分布及成因浅析
有 降 雨 量 大 、暴 雨 多 、雨 日 长 、季 节 性 强 的 特 点 ,年 均 降 雨量在 1 800 ~ 2 200mm,集中在 4 ~ 9 月 份,由 北 向 南 降雨量逐渐增多。
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层隶属华南地层大区中的东南 地层区,地层从震旦 系 至 第 四 系 均 有 出 露,以 泥 盆 系、 石 炭 系、二 叠 系、侏 罗 系、第 四 系 为 主。 其 中 第 四 系 (主要由海陆交互相堆积物构成) 广泛分布于珠江三 角洲的平原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构造单元上属华 南褶皱系粤 北、粤 中 坳 陷 带,主 要 坳 陷 为 三 水 坳 陷 盆 地。
第1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17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直接受环境因素影 响,所 有 数 据 均 现 场 测 定。 测 试 方 法为玻璃电极电 位 法,仪 器 采 用 德 国 WTW Multi 340i 手提式 pH 值测试仪。
3 地下水水化学基本特征
珠江三角 洲 地 下 水 溶 解 性 总 固 体 ( TDS) 整 体 较
2 样品采集
调查 对 象 以 民 用 井 为 主,井 深 一 般 在 10m 之 内, 属浅层地下 水,大 部 分 为 潜 水。 共 获 得 地 下 水 pH 数 据 2003 组,其 中 三 角 洲 平 原 区 1094 组,丘 陵 台 地 区 909 组。同 时 选 部 分 水 点 在 丰 水 期 和 枯 水 期 分 别 监 测,以观察地下水 pH 值随季节变化情况。鉴于 pH 值
摘要: 通过珠江三角洲地区两千余组地 下 水 样 的 pH 值 现 场 测 试,发 现 水 体 酸 化 是 该 区 地 下 水 环 境 最 为 突 出 的 问 题 之
一。偏酸性地下水的分布范围占全区 76. 3% 。该区地下水 pH 值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丘陵台地区以偏酸性
地下水为主,pH 值集中在 5. 6 ~ 6. 4;三 角 洲 平 原 区 地 下 水 普 遍 呈 中 性 ,pH 值 主 要 介 于 6. 4 ~ 7. 2。丰、枯 水 期 地 下 水 pH
1 地质和水文地质背景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位 于 广 东 省 中 南 部 ,濒 临 南 海 ,毗 邻港澳。中南部为 河 网 密 布 的 三 角 洲 平 原,东、西、北 三面低山、丘 陵 环 绕。 陆 地 总 面 积 41698km2 ,人 口 总 数 4750 多万(2006 年)[2]。该区属亚热带季 风 湿 润 气 候区,夏 季 长,年 平 均 气 温 为 21. 9℃ ; 受 季 风 影 响,具
减弱,而河流与地下水交换频繁,加上咸潮与海水入侵的影响,共同导致了地下水 pH 值升高。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pH 值
中图分类号: P641.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665(2011)01-0016-06
由于地表水污染 日 益 突 出,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许 多 城市已出现水质型缺 水,水 乡 无 水 可 用 成 为 严 峻 的 现 实问题。然而该区地下 水 资 源 丰 富,总 量 达 168. 41 × 108 m3 ,开 发 潜 力 很 大,可 作 为 备 用 水 源,用 于 应 急 供 水。2005 ~ 2008 年,通过 对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地 下 水 水 质状况的调查发现,水 体 酸 化 是 该 区 最 为 突 出 的 地 下 水环境问题之一,酸 性 地 下 水 分 布 范 围 占 全 区 面 积 的 3 /4。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地下水污染及地下 水资源的开发利 用[1]。 本 文 根 据 调 查 的 数 据,总 结 了 珠江三角洲地 下 水 pH 值 的 分 布 规 律,初 步 探 讨 了 其 影 响 因 素 及 成 因 ,旨 在 为 该 地 区 地 下 水 污 染 研 究 、地 下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这对于促进珠江三 角洲地区居民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 形 地 貌 上,珠 江 三 角 洲 外 围 东、北、西 三 面 为 由高到低呈阶梯状的 山 地 丘 陵 和 台 地 环 绕,中 心 地 段 为冲洪积扇形成的平原区。在三角洲平原区以第四系 松散沉积层的孔隙水 为 主,含 水 层 岩 性 为 粗 中 砾 及 卵 砾 石 ;在 丘 陵 山 地 则 以 基 岩 裂 隙 水 为 主 ,含 水 层 岩 性 主 要为花岗岩、混合 岩。 碳 酸 盐 岩 类 裂 隙 溶 洞 水 分 布 零 散,含水层岩性以 灰 岩、白 云 岩、大 理 岩 为 主。 浅 层 地 下水接受大气降水 和 地 表 水 补 给,水 位 埋 深 较 浅。 受 地 表 水 体 的 影 响 ,水 位 年 变 幅 不 大 。
Vol. 38 No. 1 Jan. 201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HYDROGEOLOGY & ENGINEERING GEOLOGY
第 38 卷 第 1 期 2011 年 1 月
珠江三角洲浅层地下水 pH 值的分布 及成因浅析
张玉玺1 ,孙继朝1 ,陈 玺1 ,黄冠星1 ,荆继红1 ,刘景涛1 ,向小平1 ,王金翠1 ,支兵发2 (1.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 050061;2.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州 510080)
值变幅不大,受酸雨影响,丰水期 略 有 降 低。 该 地 区 影 响 地 下 水 pH 值 的 主 要 因 素 为 酸 雨、包 气 带 介 质、河 流 及 海 水 潮
汐。丘陵区酸雨入渗强度大、包气带的缓冲能力低,对地下水 pH 值偏低 起 了 主 要 作 用;平 原 区 粘 土 层 厚,酸 雨 入 渗 强 度
收稿日期: 2010-02-12; 修订日期: 2010-08-12 基金 项 目: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下 水 污 染 调 查 评 价 专 题 研 究
(1212010534807) 作 者简介: 张玉玺(1982-) ,男,研究实习员,从事地下水环境
方面研究。 E-mail: kobzhang@ qq.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