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5年初三一模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南市育英中学2015年初三一模历史试题

济南育英中学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2015.04
历史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90分)
1“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2、“为政以德”、“温故而知新”等,他们今
天学习的内容可以从下面的哪本书中找到
A B C D
3、《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
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
4“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A、东汉的洛阳
B、西汉的长安
C、汉代的成都
D、元朝的大都
5、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
A、遣唐使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文成公主入藏
6、中共中央发布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例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忽必烈
7、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
种钱币(图2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8、
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
9
、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有关中国的论述:
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变得更加凶暴。

A、东厂的设置
B、丞相的废除
C、文字狱兴起
D、军机处的设置
10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七七事变”爆发
11、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结束的翌日6月
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图1 中行行徽图2 古钱币
12、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与“哥伦布”“印第
安人”“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美国独立战争
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
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变革在许多地方得到普遍的支持。

法国的统治是进步
的……”
A、颁布《法典》
B、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C、远征俄罗斯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14、
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

文中的“它”是
A、珍妮纺纱机
B、瓦特的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船
15
A、工业品的进出口问题
B、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C、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D、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16
时生活不相符的是
A.、驾驶汽车欣赏纽约的夜景
B.、搭乘飞机出国考察
C、用电脑上网查阅商业信息
D、打电话约生意伙伴一起聚会
17、有人说,,为“挽救
市场经济”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国家干预经济
D、建立法西斯专政
18、“假使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这个灾难的再起,本来永远不
会降落到我们的头上。

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C、召开巴黎和会
D、成立联合国
19
世界市场上最具权威性“游戏规则”的国际组织是
A、世贸组织
B、联合国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织
20、2015
以来哪项技术的广泛使用
A、电话
B、电报
C、生物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作答。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2.答卷前,请考生先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历史部分
一、(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部分22个遗产点在中国,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

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414)事件:张骞通西域
作用:沟通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根据材料二判断,
(4分)
目的:向中国学习。

史实: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材料三:“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
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42
6分)
事件:戚继光抗倭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变化:开启、繁荣、萎缩。

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从友好交往到遭受外来侵略。

材料四: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结合。

43、材料三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四的哪一观点?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
四的另一个观点。

(4分)
观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史实: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二、(16分)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
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虽然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
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李鸿章等人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积极创
办近代工业、建立海军,力图强兵富国。

随着中国甲午战败,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李鸿章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44、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所说的“办了一辈子的事”主要是指他积极参与的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影响是什么?(5分)
事件:洋务运动。

影响:开辟了近代化。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即民族主义);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即民权主义);不愿少数富人专
制,故要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


——《孙中山全集》
45?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7分)
理想:三民主义
功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三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46、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等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
4分)
阵地:《新青年》
运动:新文化运动
三、(16分)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图一对峙中的两大集团图二法西斯集团(柏林—罗马—东京) 47、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两次危机之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
世界格局(6分)
形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材料二:见下图
图一 1947年杜鲁门发表演说图二“马歇尔计划”图三《北约和华约对峙图》
48(6分)主题:冷战
表现: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的建立
材料三: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与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在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
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欧阵营里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摘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49、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
响?(4分)
趋势:多极化趋势
影响:利于全球和平与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