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品德下册教案

四年级品德下册教案

(1)、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你有什么金点子吗?小组交流或自己设计广告词。
(3)、反馈,比比谁是智多星?将自己的金点子和广告词在全班交流。
1、看图片,了解家乡物产。
2、出示特产广告,学生欣赏。
四、作业:
1、说说家乡有哪些主要的物产?
五、教学反思:
5、民居与饮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家乡民居的特点,探究房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学会画出家乡独具特色的民居。
3.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
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
三、自主活动——我是小导游
同学们,你想当小导游吗?把你搜集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传说和故事介绍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吧!
四、探究活动——家乡人也美
1.启发谈话:翻开家乡的地方、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的家乡。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多种渠道搜集家乡物产的资料,广泛地知道家乡物产的名称及特点。
难点
知道家乡物产和家乡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
搜集家乡物产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图书、全面了解家乡特产的特点。
教学课时
1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激情导入
1、请同学们欣赏课本图片,边欣赏边想:你看到的是什么内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活动三:聊一聊
1、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我们“陕西”的资料。
2、学生交流、讨论。
3、填写教材第6页横线空白处。
活动四:总结:
我们每个人的家乡都是祖国的一部分,你的家乡,我的家乡和他的家乡,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活动五:作业:
填写教材第6页横线空白处。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组代表介绍本组了解的陕西,各个小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
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位。
方法
引导、感受、讨论。
课前准备
1.挂图、地图
2、课前通过上网、查资料等不同的途径了解自己的家乡。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我家住在黄土高坡》,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
5、请带有家乡物产的同学展示实物,介绍其名称及特点。
6、把知道的家乡物产标记在教科书上。
7、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学习感受。
8、小结:物产包括自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本课中和同学们列举的物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学习内容学生在欣赏图片中收集家乡物产,增加学生感性认知让学生充分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当地的物产,从而广泛地知道家乡物产的名称及特点。让学生乐于交流,积极参与,善与总结。产涵盖了工业、农业、渔业、林业、矿产、土特产等,丰富了知识,扩大了视野。接下来咱们一起去了解家乡的特产,好不好?
教学方法
收集资料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1、调查了解家乡的传统民居和饮食方面的特点,并记录下来。
2、收集我国饮食文化方面的资料,调查各地饮食的不同特点。
3、品尝并归纳家乡风味小吃的特点,尝试学习制作某一种小吃。
教学课时
1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五、板书
3、家乡的四季变化
春:百花盛开
夏:绿树成荫
秋:果实累累
冬:雪花飞舞
六、作业
完成14页的表格。
七、教学反思
4、家乡物产知多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家乡物产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的关系。
情感目标
1、了解家乡物产有哪些,感受家乡物产丰富。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的情感。




知识
目标
1、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2、了解与陕西省相邻的省份及它们的方位。
情感
教育
1、在初步了解家乡的基础上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位。
重难点
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了解与陕西省相邻的省份及它们的方位。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并填写写在教材第6页的空白中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回答。
板书设计
1、我的家乡在哪里
爱我家乡建设家乡
教学反思
2、我的家乡风光好
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风光好》选自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爱国主义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开始。本课是让学生知道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方有着不同风光,通过了解、展示家乡美丽的风光从而增强学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爱祖国秀美山川,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领土的热爱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爱祖国要从爱家乡开始。本课是让学生知道我国土地广阔,不同地方有着不同风光,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学生通过了解、展示家乡美丽的风光从而增强学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材中安排了两个主题活动:1、说说家乡的山和水。2、我做家乡的小导游。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家乡的美景,喜爱家乡的美景。再介绍美景时融入自己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激发其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这样安排符合四年级学生年齡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自信心。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情感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难点
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每个人的家乡都有引人入胜的风光美景,令人自豪的文物古迹。你觉得家乡美在什么地方?
二、交流活动——家乡风光美
1.看一看,想一想: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2.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课前搜集的图片、相片等介绍)
2.说古道今:Leabharlann 西人真棒,你们知道陕西的哪些名人?快和大家说一说吧!
3.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
五、拓展活动——明天更美好
1.想一想:我是陕西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情感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难点
交流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风光美景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等。
教学课时
1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2、了解家乡饮食的特点,实地品尝独具特色的家乡小吃,知道它的特点,尝试学习烹制其中一种特色小吃。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探究家乡的民居、饮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
了解家乡民居的特点,探究房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
通过学习,探究家乡的民居、饮食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家乡。
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楚,教师课前要渗透什么是家乡,家乡与籍贯的区别,并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初步接触地图,本课的学习难度较大,课前的准备要充分,既要让学生自己学看地图,又要在课上采用一些活泼的游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识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课时
1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看一看,说一说。
1.看家乡四季变化。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欣赏图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