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汽车客运站标准化建设体系

江苏省汽车客运站标准化建设体系

江苏省汽车客运站标准化建设体系1适用范围本体系适用于新建汽车客运站的设计和建设;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参照本体系执行汽车客运站的建设、改建、扩建应执行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标准。

2建设目标江苏省汽车客运站标准化建设的内涵主要包括形象标准化、环境人本化、管理智能化、服务规范化,具体体现在:2.1 以旅客为本的设计理念,进行功能布局。

2.2 通过形象标准化的实施,展现汽车客运站的现代气息,形成江苏省汽车客运站的整体形象。

2.3 通过全面绿化布局,形成良好的公共生态环境。

2.4全面实现无障碍理念。

2.5 全面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智能化管理系统。

2.6 全面引入规范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

3 站场建设3.1 总平面要求3.1.1 车辆进出口与旅客主要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并有效隔离。

3.1.2 车辆进口、出口通道应分开设置。

3.1.3 售票厅应采用敞开形式,并与候车厅分开设置。

3.2 站前广场要求3.2.1 广场布局应与城市公共交通等关系良好,便于旅客换乘。

3.2.2 一、二级站的站前广场面积应≥2.0㎡×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3.2.3 应明确划分社会车辆停车、旅客活动休息和绿化等区域。

3.2.4 社会车辆停车场的位置不得影响旅客的通行,与其他区域应采用绿化带明确分隔。

一、二级站社会车辆停车位,应按照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2个∕100人标准设置;三级站应按照1个∕100人设置。

一、二级站应设置2~3个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3.3 售票厅要求3.3.1 一、二级站的售票厅宜单独设立对外出入口,并与候车厅、行包托运处等关系良好。

3.3.2售票厅面积(㎡)=购票室面积+售票室面积。

3.3.2.1 售票室面积(㎡)≥4.0×售票窗口数。

3.3.2.2 购票室面积(㎡)≥20.0×售票窗口数。

13.3.2.3 一、二级站应考虑在节假日大量旅客聚集高峰时,能适当增设售票窗口并扩大旅客排队空间的可能。

3.3.3 窗口数量=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小时每窗口可售票数(取80~120)。

3.3.4 售票房形式和规格应符合本标准形象识别规范系统的有关要求。

3.4 候车大厅要求3.4.1 候车厅与卫生间、盥洗饮水处关系良好。

3.4.2 候车大厅面积(㎡)≥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0。

可按发车方向分别设置,快速客运候车厅应单独设置。

3.4.3 旅客上车检票口的数量按照每3个发车位不少于一个设置。

3.4.4候车大厅净空高度应≥4.5m。

3.4.5 一级站应设置母婴、残疾人等特殊候车室。

3.4.6 一级站应设置吸烟室或吸烟区。

3.4.7 候车座椅宽度应大于0.55m,间距不小于0.04m。

形式和规格应符合本体系形象识别规范系统的有关要求。

3.5 停车、发车区要求3.5.1 停车场:总面积(㎡)≥18×30×发车位数。

3.5.1.1 停车场应按车型分组划分停车区,每组停车数量不多于50辆,停车区之间通道宽度应大于7m。

3.5.1.2 停车场内道路应按相关标准进行划线,并在出入口设定减速带。

停车场场内落客、安检、洗车应有清晰指示牌。

3.5.2 发车位:数量≥(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3.0×0.8×3) )×1.2,发车位宽度不小于4m。

3.5.3 发车位的位置应结合候车厅布置,宜采用绿化带等与停车场明确分隔,并用通道连接。

3.5.4 一、二级站发车区应设置雨棚,保证旅客在雨雪天上车时不被淋湿。

3.5.5 车辆出口、入口应符合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要求,并应分别设置。

车辆出、入口应与旅客出入口保持安全距离,且有隔离措施。

特殊情况车辆出、入口无法分开设置的,通道宽度应≥10m。

3.5.6 一级站的旅客出站口应与旅客下车处有廊道连接,或采取雨蓬遮蔽等避雨措施。

3.5.7 交通设施标志:交通设施工程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及地区有关规范。

车位分隔线应用白色反光热熔涂料,宽度为15cm。

3.6 无障碍要求3.6.1 站前广场、售票厅、候车大厅、上下车区应按照国家标准设置盲人、残疾人通道,并且与城市道路的人行道相联接。

3.6.2 男女厕所各设一个无障碍厕位,门扇应向外开启。

3.6.3 在无障碍通路、服务台、公用厕所、轮椅坡道等设施的位置应设置2国际通用的无障碍标志牌。

3.7 空调、通风要求3.7.1 一、二级站应设置空调设施,一级站宜设置集中式空调系统。

3.7.2 候车厅、售票厅自然通风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或自然与机械通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其新风量每人不应小于20 m3/h或换气次数不应小于3次/h。

厕所应有机械排风系统,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0次/h。

3.8 照明要求3.8.1 售票窗口、检票处应设局部照明,局部照明照度值不应小于150lx。

3.8.2 候车厅、购票厅及站场照明应按使用功能要求进行分区控制。

3.8.3 站前广场景观与泛光照明宜与站前市政道路照明相结合考虑设计方案。

3.8.4 候车厅、购票厅等人员聚集的地方,消防控制室、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疏散走道和前室,应按消防要求设置事故照明。

3.8.5 各疏散走道和疏散门,均宜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

事故照明灯宜设在墙面和顶棚上。

3.8.6 站区照明不得对驾驶员产生眩光。

4 绿化建设4.1 汽车客运站绿化应充分考虑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改善旅客乘车环境。

4.2 汽车客运站绿地率应符合城市绿化管理要求,新建客运站总绿化率应≥25%;广场集中成片绿地不应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0%。

4.3 汽车客运站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得裸露土壤;站场周边种植高大庇萌乔木,形成绿色屏障,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场内应采用植物隔离,进行人车分流。

4.4 汽车客运站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和停车净空要求;4.5 汽车客运站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站场绿地的坡向、坡度应符合排水要求并与城市排水系统结合,防止绿地内积水和水土流失;5 智能化系统建设5.1 有线电视系统5.1.1 一、二级客运站应建设有线电视系统。

5.1.2 理论上应能传输60个有线电视频道。

5.1.3 应能播放至少三个站内自办节目,如DVD机、VCD机、录像机、计算机等视频转换的节目。

其中班车信息应可通过计算机软件经视频转换为一独立频道播出。

5.1.4 总控室、售票厅、服务台、保安值班室、司机值班室、站内商店、多功能会议厅应建设至少1个用户终端,每个候车厅应建设至少2个用户终端。

35.2 LED电子显示屏系统5.2.1 一、二级客运站应设置LED电子显示系统。

5.2.2 售票窗、候车厅、各检票窗口等处各应至少设置1块 LED屏,显示线路、班次、票价、售出座位、余留座位和检票、发车等信息。

5.2.3 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须采用高亮度至超高亮度产品,以满足视觉清晰的要求,保证旅客可以在各种天气环境下至少30米内均能看清显示信息。

5.2.4 根据站场实际需要选用单基色(红)、双基色(红、黄、绿)、三基色(即全彩)的产品,产品点阵模块≤ф5.0。

5.3 公共广播系统5.3.1 应具有分区广播功能,售票区、候车厅区、发车位及停车场区、司乘休息区、办公区、广场区处各须设置1个分区。

5.3.2 应具有背景音乐功能。

5.3.3 应与消防系统联动,具有消防紧急优先广播功能。

5.4 柜台服务系统5.4.1 一、二级客运站应设置柜台服务系统,包括柜台对讲设备、柜台显示系统及服务监督系统。

5.4.2 每个售票窗口因配备一套柜台服务系统。

5.4.3 柜台显示应系统采用小型显示屏,显示旅客所购买车票的票面情况。

5.4.4 对讲设备应声音清晰响亮,并同时具有自动对讲转换功能,防止柜台内的语音外泄。

喇叭功率应达到3w。

5.4.5 服务监督系统应能对服务人员的服务语言进行录音监督,持续录音时间要求不小于24小时。

5.5 触摸屏系统5.5.1 一级客运站应设置触摸屏系统,系统由触摸屏查询一体机和查询软件组成。

5.5.2 一体机界面友好,反应灵敏。

5.5.3 查询软件应与中心数据库相连,动态更新。

旅客可方便查询线路、班车、票价、售出座位、余留座位、公交线路等信息。

5.5.4 应至少配备3个触摸屏系统,主要放置在服务台、售票厅、候车厅附近。

5.6 安全防范系统5.6.1 一级客运站和日流量达到5000人次以上的二级客运站,应设置安全防范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安检系统。

5.6.2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可对站场全天候、全面监视及持续长时间录像,单机持续录像时间在7天以上。

站场财务部、结算室、售票房、候车厅、发车4位及停车场、广场、重要的办公监视区域均应布置监控点。

5.6.1.1 在摄像机标准限度下,监视电视质量的主观评价应不低于五级损伤制评分标准的4分。

在低照度情况下,监视画面应达到可用图像,系统信噪比不得低于25dB;5.6.1.2 所采用的黑白监视电视水平清晰度应不低于400线,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应不低于270线,灰度应达到8级;5.6.1.3 彩色摄像机水平分辨率应不低于330线,黑白摄像机水平分辨率应不低于380线,信噪比应大于42dB,电源变化适应范围应不小于正负10%;5.6.1.4 在室外或半室外光线强弱变化悬殊的情况下需进行昼夜监测时,应采用最低照度小于1lx(F/1.4)的摄像机。

5.6.2 候车大厅每个入口处应配备1套安检系统。

5.6.2.1 安检系统能清晰分辨出物体中的有机物质(如炸药、毒品、塑料等)和无机物质(如金属物等),并用不同的颜色在彩色显示器上显示。

5.6.2.2 系统应配备手动紧急报警按钮,操作人员发现可疑情况时可按动该按钮向安保部、总控室报警。

5.6.2.3 传送带高度、最大负荷应分别达到30cm、200公斤;5.6.2.4 系统单位检查剂量应小于1微希沃特,对ASA/ISO1600胶卷安全;泄漏剂量小于3微希沃特/小时,符合现行所有发布的国际标准。

5.7 计算机网络系统5.7.1 一、二级客运站应设置计算机网络系统,包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5.7.2 服务器应配备2台,采用双机热备份技术备份数据。

5.7.3 系统设备应能满足信息化各系统的功能需求,系统建设五年内应能满足系统建设发展升级的需求。

5.7.4 系统应设置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安全措施。

5.7.5 系统应用至少100M网络。

5.7.6 系统须具有安全性、兼容性、可升级性、开放性。

5.8 客运站站务管理系统5.8.1 一、二级客运站应建立站务管理系统,包括售票子系统、调度子系统、财务结算子系统、用户管理子系统等。

5.8.2 系统应满足站务实际业务流程需求,操作、维护简便,运行稳定可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