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改实验总结
体育课改实验已经进行了几年,在这几年的尝试过程中,我们感到这是一
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努力创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
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学习体育的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1.从注重教法,到注重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体育综合素质。
因此,针对新课程教材编注栏中众多的
“自我测评”、“自我认识”、“自我阅读”、“想一想”、“看一看”、“读一读”、“试一试”及“学一学”等等,作为教师首先应克服思维定势,提倡发散性思维,让老
师和学生总是同处一个平等交流的氛围之中,学生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问,甚
至于可以立刻进行课堂讨论,把宝贵的课堂时间用在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学
生多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上,鼓励引导学生根据当前条件和已有经验,
沿着不同的角度进行学习和思考,产生大量的设想,进而提出独特见解,并通
过教学实践进行检测。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使新课程教学落到实处。
2.有教无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关怀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生”和所谓的“差生”、“后进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
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
好的学习成绩本身也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应当说实际上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