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课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课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您好!我叫彭文香,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的说课将围绕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进行,下面我将一一进行说解。

一、教材分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课中的第三首诗,是一篇自读课文。

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学习中国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学习诗歌,要善于把握诗中的意境,要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想像和联想,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诗,它写于1989年,也就是诗人自杀前的两个月。

海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诗歌创作追求“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他难于融合到世俗生活,所以他用诗歌唱着他的灵魂。

本文的语言质朴本真,表面上给人一种清新欢快的感觉,但在满溢着“幸福”的诗句的背后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凉之感,所以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体会这种悲凉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自学能力,本诗语言质朴,本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轻松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但是本诗说蕴涵的思想又是十分复杂的,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海子及其作品接触较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适当补充关于海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帮助学生了解诗人思想的复杂性,体会诗人的精神追求。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注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通过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海子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②诵读本诗
过程与方法: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理解诗中挥之不去的悲凉感情感与态度: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感受诗人的诗歌追求,思考诗人的精神追求,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对待诗人的生命选择。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要求,以及通过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制定,我确定了以下的重难点内容:
重点: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掌握分析诗歌的方法
难点:品味“幸福”诗句背后挥之不去的悲凉感,正确客观对待诗人的生命选择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诵读法,讲授法
学法: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阅读能力,因此,采取诵读品析法,自主评价法,问题合作探究法等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㈠导入:以介绍作者的生平简介和创作风格为直接导入。

因为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对于深入理解本诗的内涵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我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进入课题。

㈡学生个人诵读课文:不同的人对诗歌有不同的感受,所以采取个人诵读法,
而不是集体朗读。

㈢分析理解课文,并思考两个问题:①“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意味着什么?②“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愿”二字表达了作者内心怎样的一种态度?设置这两个问题,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中的那种挥之不去的悲凉感。

㈣合作探究讨论本诗的深层内涵,即幸福诗句背后的悲凉感。

㈤拓展材料,引导全班同学学习海子的另一首诗《麦地》和《春天,十个海子》。

本问题的设计,主要通过引入诗人的自杀,让学生体会诗人的精神追求的同时,思考海子的生命选择,从而进一步生命的意义。

㈥课堂小结: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以及对课文的分析,学生对本诗的深层内涵有一定的了解,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诗人的诗歌追求,思考诗人的精神追求,从历史角度客观对待诗人的生命选择。

㈦布置作业:假如你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会如何布置你的这所房子呢?海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以“我能有一所面朝大海的房子”为话题,写一篇周记。

七、说板书
本文是自读课文,重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板书起提示概括作用,所以本课的板书设计比较简洁,板书设计如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表象深层
“幸福”孤僻,挥之不去的悲凉之感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