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职业危害及预防部分

2021职业危害及预防部分

2021职业危害及预防部分
Without safety as a guarantee, it may be vanished in an instant! So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is a subject that everyone must pay attention to.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14
2021职业危害及预防部分
一、单选
1.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A)、生物因素等。

A、物理因素
B、生产粉尘
C、高温
2.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A)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A、作业环境
B、卫生环境
C、高温环境
3.以下(B)发球物理性危害因素。

A、生产粉尘
B、噪声
C、真菌
4.以下(A)属于化学性危害因素。

.
A、工业毒物
B、振动
C、高温
5.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
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A)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放射性物质
B、高温
C、病毒
6.我们目前法定的职业病分为(C)大类,()种。

A、8、14
B、9、99
C、10、115
7.我们卫生部门公布的法宝职业病中有(A)种尘肺?
A、13
B、10
C、8
8.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不包括:(C)
A、电焊工尘肺
B、石墨尘肺
C、木工尘肺
9.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道(A)和消化道。

A、皮肤
B、口腔
C、食品
10.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A)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1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C)个级别。

A、2
B、3
C、4
12.有毒作业分级的三项指标: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A)。

A、毒物浓度超标倍数
B、毒性的大小
C、毒物的浓度
13.毒物进入体内的总量超过转化和排出总量时,体内的毒物就会逐渐增加,这种现象称为毒物的积蓄。

毒物在体内的积蓄是发生(B)的基础。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
14.在工业生产中,呼吸道最易接触毒物,特别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轻者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通过呼吸道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毒物在空气中的(B)。

A、形式
B、浓度
C、时间
15.职业危害能否引起职业病,主要取决于接触的(B),即接触的时间和浓度。

A、形式
B、剂量
C、多少
16.不同的职业危害对人体的危害不同,如(A)可导致尘肺病。

A、粉尘
B、毒物
C、噪声
17.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如下几类?(C)
A、矿石粉尘
B、煤尘、石棉尘
C、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和混合性粉尘
18.用纯氮气置换可燃气体后进入密闭罐内作业,在没有任何个体防护措施时,作业人员有可能发生(B)。

A、呼吸急促
B、闪电式死亡
C、慢性缺氧
19.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为8小时,其允许噪声标准是:(A)
A、85分贝
B、88分贝
C、91分贝
20.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为4小时,其允许噪声标准是:(B)
A、85分贝
B、88分贝
C、91分贝
21.生产经营单位(C)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技术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A、特殊情况下可以
B、可以
C、不得
22.我国的作业环境卫生标准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采用的计量单位是(A)。

A、mg/m3
B、ppm
C、g/1
23.某作业场所已被确定为缺氧环境,此时,有人决定向该环境通入纯氧。

你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吗?B
A、可以,效果非常好
B、不行,非常危险
C、无所谓
24.所谓缺氧环境,通常是指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浓度低于(C)。

A、14%
B、16%
C、18%
25.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中的规定,在高毒物品作业场所,应设置(A)色警示线。

A、红
B、黄
C、绿
26.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中的规定,在一般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设置(B)色警示线。

A、红
B、黄
C、绿
27.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中的
规定,警示线设在使用有毒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C)处。

A、20厘米
B、30厘米
C、40厘米
28.防尘用的个体防护用品是用来保护劳动者不受粉尘危害,按人体的防护部位可分为()防尘用品和(B)防尘用品两大类。

A、过滤式、自吸式
B、呼吸道,身体
C、隔离式,自吸式
29.防毒用品是用来保护劳动者免受有害物质的侵害,防止职业中毒的个体防护用品,按防护个体的部位划分可分为(A)防护用品和()防护用品两大类。

A、呼吸道,皮肤
B、呼吸道,消化道
C、消化道、皮肤
30.在密闭场所(氧气浓度为18%,有毒气体超标并空气不流通)时,应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为(C)。

A、防毒口罩
B、防尘口罩
C、供应空气的呼吸保护器
31.在易燃易爆场所作业不能穿戴(A)。

A、尼龙工作服
B、棉布工作服
C、防静电服
32.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单位(B)以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

A、可以
B、不得
C、无所谓
33.应使用(B)来清洗皮肤上沾染的油污。

A、有机溶剂
B、肥皂
C、丙酮
34.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工作由(B)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实施,受指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对其核发的安全标志负责。

A、国家质检部门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国家公安部
35.经皮肤吸收毒物,或腐蚀造成皮肤灼伤的毒物,应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A)。

A、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B、立即用布抹干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36.眼部溅入毒物后,应立即(A),并尽可能请医生诊治。

A、用大量清水洗眼
B、滴眼药水
C、用干净的手帕擦试
37.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化学品气体的浓度超过国家规定标
准时,工人必须使用适当的(B)。

A、预防药品
B、个人防护用品
C、保健品
38.在有毒化学品泄漏区域,对无关人员进行撤离时,应该(A)。

A、向上风方向转移
B、向下风方向转移
C、在低洼处滞留
39.(A)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工作环境和低浓度毒污染环境中使用。

A、过滤式
B、隔离式
C、自给式
40.(B)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A、变更工艺
B、个体防护
C、替代
41.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支出方式为(A)。

A、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B、国家和企业共同负担
C、企业和受益员工共同负担
42.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A)
A、职业病的治疗
B、定期体检
C、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43.用人单位对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C)。

A、解除劳动合同
B、调离一段时间
C、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