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家电网公司0.5S(1.0)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功能测试大纲
国家电网公司0.5S(1.0)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功能测试大纲
合相和分相均不可能出现电量。
3.3 建议测试点
序号 测试要点
备注
1
合相各费率的正反向有功,四象限无 各种走字试验时,必
功电量的走字。
须包含分相象限不一
致的情况下的走字
2
合相各费率的组合有功1,组合无功
1,2的走字。
3
合相各类电量的合费率电量,及总电
量的走字。总电量应该等于各费率电
量之和,但是允许有累加误差。总电
型:内部程序错误、时钟错误、存储器故障或损坏;
5.2 显示模式测试
5.2.1 上电全显,液晶上电后全显20S,全显期间不能出现连笔、缺 段、少段等现象,液晶不闪烁。
5.2.2显示模式,具有3种显示模式,分别是自动循显、按键轮显、内 部管理模式。按键立即进入按键模式,按住某一显示按键≥10S,进入
内部管理模式。上电默认为自动循显模式。
相无功象限变换时,合相所有无功需量重新开始计算,当分相无功
象限变换时,对应的分相所有无功需量重新开始计算。当费率切换
时,所有合相分费率需量重新开始计算。
I.需量周期结束信号的输出为合相有功需量周期结束信号。
4.3 建议测试点
序号 测试要点
备注
1 测试合相总及各费率各最大需量是否产 生,数值和时间是否正确
5.2.3 循显时间及循显项目,循显时间在1~99S内可设,循显项目可 在通信ID或用户自定义的序号2种模式中选择。
序号 测试步骤
备注
1
设置循显项目、循显总数及循显时间,验
证每屏的显示时间是否正确,显示项目是
否在所设置的项目中循环显示。
2
设置循显时间为0S或大于60S时,默认为
5S。3Biblioteka 循显最大支持99项八、事件记录
8.1失压 8.2欠压 8.3过压 8.4断相 8.5全失压 8.6电压逆向序 8.7电流逆向序 8.8电压不平衡 8.9电流不平衡
8.10失流 8.11过流 8.12断流 8.13潮流反向 8.14过载 8.15掉电 8.16需量超限 8.17总功率因素超下限 8.18电流严重不平衡 8.19编程 8.20电表清零 8.21需量清零 8.22事件清零 8.23校时 8.24广播校时 8.25时段表编程 8.26时区表编程 8.27周休日编程 8.28节假日编程 8.29有功组合方式编程 8.30无功组合方式1编程 8.31无功组合方式2编程
需量,并可记录到负荷曲线中。
D.保存当前以及上12个结算周期的各最大需量及其发生时间。
E.支持当前最大需量数据清零(当前最大需量清零)和所有需量数
据清零(电表清零命令或系统清零命令)。
F.需量计算模式支持滑差和区间,由内部扩展标识码实现。需量
周期1~60分钟可选,滑差时间1~60分钟可选,区间时间1~60分钟
5、电能表可显示电能量、需量、电压、电流、功率、时间、剩余
金额等各类数值,数值显示位数不少于8位,显示小数位可以设
置;显示的数值单位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如:kW、 kvar、
kWh、kvarh、V、A等;
6、显示符号可包括功率方向、费率、象限、编程状态、相线、电
池欠压、故障(如失压、断相、逆相序)等标志;
十四、前端模块
14.1 功能概述
14.2 测试要点及方法
十五、通信模块
15.1 功能概述
15.2 测试要点及方法
一、测试目的
严格按照此大纲的要求测试,验证样表是否符合国网电能表技术规 范《0.5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三相智能电 能表型式规范》《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本大纲试用于0.5S、1.0级三相智能电能表(不带本地费控+RS485通 讯)。
一起,即调换相序时,电压电流要一
起调换),所有电能计量不应受影
响。
四、需量计算
4.1 用户要求概述
a) 在约定的时间间隔内(一般为一个月),测量单向或双向最大需 量、分时段最大需量及其出现的日期和时间。
b) 需量周期可在5、10、15、30、60min中选择;滑差式需量周期 的滑差时间可以在1、2、3、5min中选择;需量周期应为滑差时 间的5的整倍数。
六、冻结
6.1 用户要求概述 6.2 定时冻结 6.3 瞬时冻结 6.4 时区表切换冻结 6.5 时段表切换冻结 6.6 整点冻结 6.7 费率电价切换冻结
6.8 日冻结 6.9 阶梯切换冻结 6.10 电能量、需量、电压合格率统计数据结算日转存
七、密码安全
7.1权限测试 7.2编程按键有效时间测试 7.3密码错误闭锁 7.4管理员密码为02级,操作员密码为04级 7.5密码级别只允许2级 7.6密码正确性判断 7.7错误回答返回错误信息字验证
二、校准误差 三、电能计量
3.1 用户要求概述
a) 具有正向、反向有功电能量和四象限无功电能量计量功能,并可 以据此设置组合有功和组合无功电能量。
b) 具有分时计量功能;有功、无功电能量应对尖、峰、平、谷等各 时段电能量及总电能量分别进行累计、存储;不应采用各费率或 各时段电能量算术加的方式计算总电能量。
据计量表达式生成,正向有功和反向有功也是在需要的时候临时生
成,只是表达式是固定,不可配置,正向有功=I象限+IV象限,反向
有功=II象限+III象限。
D.保存当前以及上12个结算周期的各电量。
E.支持所有电量数据清零(电表清零命令或系统清零命令)。
F.分相电量根据合相的脉冲数及当前功率计算,即当无脉冲时,
可选。需量周期必须比滑差时间大,但不要求为整数倍。
G.总最大需量连续进行,费率切换时不影响总最大需量。所有最
大需量在不完整周期内不做计算。
H.当上电、清零、需量参数设置时,所有需量重新开始计算。当
合相有功方向变换时,合相正反向有功需量重新开始计算,当分相
有功方向变换时,对应的分相正反向有功需量重新开始计算。当合
国家电网公司三相智能电能表 (0.5S、1.0级)
功 能 测 试 大 纲
2009-12-19 目录
一、测试目的 二、校准误差
三、电能计量
3.1 用户要求概述 3.2 电表实际功能 3.3 建议测试点
四、需量计算
4.1 用户要求概述 4.2 电表实际功能 4.3 建议测试点
五、显示
5.1 用户要求概述 5.2 显示模式测试 5.3 显示提示符测试 5.4 背光及停电显示测试
c) 总的最大需量测量应连续进行;各费率时段最大需量的测量应在 相应的费率时段内完整的测量周期内进行。
d) 当发生电压线路上电、清零、时钟调整、时段转换、需量周期变 更、功率潮流方向转换等情况时,电能表应从当前时刻开始,按 照需量周期进行需量测量;当第一个需量周期完成后,按滑差间 隔开始最大需量记录;在不完整的需量周期内,不应做最大需量 的记录。
7、显示自检报警代码;报警代码应在循环显示第一项显示;报警
代码至少包括下列事件:时钟电池电压不足、有功电能方向改变
(双向计量除外)。
8、显示代码包括显示内容编码和出错代码;当电能表运行出现异
常(失压、电流严重不平衡、断相、逆相序等)时,显示应停留在
该代码上,并同时进行光报警。出错代码至少应包括下列故障类
2 测试有更大的需量发生时,各最大需量是 否会更新。更新数值和时间是否正确
3 测试需量周期,滑差时间,需量计算模 式,区间时间对需量计算的影响是否正确
4 测试非法参数设置后,电表是否默认为15 分钟周期,1分钟滑差。需量计算是否正 常。
5 测试实时有功需量和无功需量是否正确。
6 测试需量数据的转存
可在冻结中测试
7
电量尾数的保存。一个脉冲电量比最 测试时,比如脉冲常
小能显示或通信的电量还要小,所 数为8000,那么8个脉
以,总是有部分脉冲电量不能计入到 冲就应该记录0.001
现实或通信的电量中,掉电后,这部 度。跑完3个脉冲后掉
分电量不应该丢失,应该在上电之后 继续累加,累加到足够多之后,显示 和通信的电量就会增加。
12 验证合相的无功象限变换后,各无功需量 是否重新计算
13 需量周期结束信号是否有输出,输出误差 是否合格。
14 验证组合无功1,2最大需量是否是四象限 无功中的最大值.
五、显示
5.1 用户要求概述
1、应具备自动循环和按键两种显示方式;自动循环显示时间间隔
可在5~20秒内设置,默认值为5秒;按键显示时,LCD应启动背
5.2.4 按键显示及停显时间,停显时间固定为60S,停显项目可在通 信ID或用户自定义的序号2种模式中选择。按“下键”进入下一屏,按“上 键”退回前一屏。
序号 测试步骤
备注
1
设置按键轮显项目、按显总数,按键验证
是否进入按键模式,验证是否经过60S后
进入自动循显。连续按键验证是否在设置
的显示项目中循环。
异常名称
异常类型
异常代码
备注
过载
事件类异常
Err-51
电流严重不平衡 事件类异常
Err-52
过压
事件类异常
Err-53
功率因数超限
Err-54
超有功需量报警 事件类异常 事件
Err-55
有功电能方向改 事件类异常
Err-56
变(双向计量除 外)
对应显示编码为FFFFFFFEXX(XX为51~56)。 有多项错误同时发生时,按上述顺序依次加入循显,发生此类错误时按 键操作错误项加入循显项,其他同正常循显。
序号 测试步骤
备注
1
模拟产生错误,验证错误是否正常加入循
显。
2
验证当有多项事件同时发生时是否按上述
8.32结算日编程 8.33开表盖 8.34开端钮盖
九、负荷曲线
9.1技术要求 9.2测试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