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选模拟一、选择题1.对下边漫画中人物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A.妈妈对自己负责,也对社会负责 B.妈妈对自己负责,不对孩子负责C.小孩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 D.小孩对妈妈负责,不对他人负责2.微信朋友圈曾被这样一段话刷屏:“不管你在哪里遇到军列、军车、军机、战舰等军事设备,请不要拍照、录视频发到朋友圈。
你的好奇和无意可能会泄露军事机密。
”偷拍军事设备的行为①是个人兴趣爱好,无可厚非②触犯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法③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受追究④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下列行为中属于积极承担责任的是A.上学迟到了,就怪妈妈没及时叫醒自己B.看到同桌考试分数比自己好,就说试题简单自己适合做难题C.为维护自己班级卫生区的整洁,把垃圾扔在别的班级卫生区D.小明骑车将一辆汽车刮出一道痕,留下电话号码表示会赔偿损失4.在学校里,我们努力学习,这是责任。
在家里,我们帮父母做点家务活,这是责任。
出门在外,为社会做点事,这是责任。
这说明A.角色不同,责任相同B.角色相同,责任不同C.角色不同,责任不同D.角色相同,责任相同5.一碗爱心粥,温暖一座城!河南焦作金保彦和朋友开办爱心早餐店,5年来为环卫工、孤寡老人免费送早餐17万份,他们的这一善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慈善行为是奉献社会的具体表现②承担责任一定会获得丰厚的回报③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④服务社会不利于个人全面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
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A.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7.下图漫画说明了A.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B.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D.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8.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①当前部分群众生活还存在困难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③国家采取惠民政策,保障人民生活④国家采取积极措施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A.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9.某校综合实践兴趣小组成员参观了城区污水处理厂。
同学们有秩序地参观了一系列污水处理设施,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的讲解。
看着污水变成了清水,同学们由衷地发出了感叹。
你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A.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B.浪费学生宝贵学习时间C.增强学生亲近社会情感D.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10.下列成语典故中,能反映诚信的一组是①一诺千金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③立木为信④挂羊头,卖狗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有权受到别人的尊重”。
由此可见()①尊重是相互的,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②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③要受人尊重,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他人④不尊重他人的人,不会赢得他人尊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一个医生给国王看病,国王问医生:“你给我看病和给别人看病有什么不一样吗?”医生说:“在我眼里,只有病人,没有国王。
”这个故事说明责任来源于A.上级的任命B.传统习俗C.职业的要求D.对他人的承诺13.“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我的梦是中国梦,中国梦是我们的梦。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只有国家兴旺、经济发展、政治文明,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B.只有实现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C.国家的兴旺、富强要靠全体人民的团结奋斗D.要培养自觉的爱国情感,这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品质14.小玲有绘画的特长,为了班级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她没能与妈妈一块去探望奶奶,虽然小玲有些不开心,但是她还积极完成任务。
这对我们的启示是A.我们要做自己喜欢的事B.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选择,但可以改变对待事情的态度C.承担责任就是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D.推卸责任,消极怠慢15.俗话说:“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③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就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④良好的秩序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16.这是一个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都在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与快捷。
下列能体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有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实现了古人“天涯若比邻”的梦想②网络可以让我们找到想要学习的资源③网络可以让我们在网上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④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维护秩序靠规则,这是因为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B.生活中,道德、纪律、法律等都是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18.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A.对老师负责 B.对父母负责C.对自己负责 D.对社会负责19.入选改革开放100名杰出人物——杨善洲,退休后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
荣获“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
杨善洲的行为告诉我们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②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③实干才能创造辉煌④以国家利益为重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0.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他人产生矛盾和纠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A.避开是非,逃避问题B.坚决斗争,决不让步C.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D.用偏激的态度和手段进行攻击二、综合题21.规则划定边界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维系,与规则同行,才能创建美好生活。
而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应该成为我们行为的底线。
(制作卡片)(1)请你完成卡片上的任务。
(以案说法)(2)请从善用法律、预防犯罪角度,说说小鲁的经历带给我们的警示。
22.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网络越来越普遍。
很多人从网络中获益,但也有一些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上网成瘾,身心受损,引发网络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
为此某校八(1)举行了“绿色上网,健康成长”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我是个独生女,在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之前,真是太孤独了。
幸好我有微信,可以和相隔甚远的朋友倾吐心声与烦恼,并且可以分享趣事。
遇到不会的课下作业,我还可以上网查查资料。
有了网络,我再也不会孤独了。
(1)网络怎样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材料二 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网上活动信息曾遭泄露,经常面对垃圾短信或诈骗电话的骚扰。
(2)材料说明了网络对我们有何负面影响?材料三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2019年10月20日在浙江乌镇举行。
与会嘉宾就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等进行研讨。
有的嘉宾提出,要培养术成年人网络素养,规范上网行为,传播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23.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热情讴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最美奋斗者”为榜样,自觉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实现个人理想价值的过程中。
“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于2019年9月25日在京隆重举行。
材料二: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是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时期的球队总称,这是中国女排的第一个巅峰期。
1981年到2019年,中国女排先后10次在世界女排三大赛上夺得冠军。
2019年更是以“十全十美”,献礼新中国70华诞。
中国女排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和敢于争第一、敢于挑战和超越自我的行动,诠释和刷新了“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引发了一场触及国人灵魂的精神洗礼。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2019年10月2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继获诺贝尔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后,荣获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BBC曾将屠呦呦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候选人之一,与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和图灵并列。
“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的“青蒿素精神”,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屠呦呦培养出的中医药科研人才身上。
阅读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1)“最美奋斗者”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具体内涵包括哪些内容?(2)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有什么意义?(两个方面即可)(3)结合中国女排和屠呦呦的事迹,请你谈谈怎样的人生是值得的。
(4)通过学习材料二中的先进事迹,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两个方面即可)24.与国共进(今昔对比)(1)上述材料说明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2)分析材料,谈谈国家安全有何重要性?(砥砺前行)(3)请你运用“劳动”的相关知识,分析以上人物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原因。
(接续奋斗)(4)请写一个你的具体爱国行动。
25.刺眼标语污染校园生态作为一种无声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助于人的身心愉悦,不良的环境很可能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某中学食堂门口出现“谁加塞就打断谁的狗腿,谁吵闹就撕烂谁的嘴皮”的标语。
该学校校园小记者准备深入调查此现象,请帮他们完成任务。
(座谈采访)(1)请帮助他们补充完整采访对象。
学生、、学校相关负责人、、家长。
(2)采访前应做好相应准备,请从以下物品中选出一件不必要带的,并说明理由。
录音笔、笔、采访提纲、摄像机、话筒。
(3)通过采访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这样的标语不妥当,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