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新人教版)第七单元课题一燃烧与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课时:二课时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展示:各类图片体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展示:各类火灾的照片体现火灾带给人们的灾害讲授新一、燃烧设问: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探究:燃烧的条思考1: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回答: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
c,因此,烧杯上的白磷能被大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着火点的温度;而红磷的着火点在200。
c以上;仅靠热水的温度很难达到的。
通过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温度思考2: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回答:热水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温度,但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水隔绝了空气,说明燃烧还需要有氧气存在。
思考3:如果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那又会怎样?回答: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了思考4:原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小结: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通过以上实验总结: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可燃物缺一条件氧气不可达到着火点讨论:古人从闪电过后的火灾中取火进山洞后发现:一旦火不小心被熄灭后,要再等一次火灾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由此带来诸多的不便。
于是他们就想能不能靠自己取火呢?后来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钻木取火和燧石取火!恩格斯对此有高度评价:“人类发明取火与直立行走具有同样伟大的意义!”请你分析:钻木取火和燧石取火的原因。
钻木取火:古人通过钻木摩擦生热使周围的温度达到木柴的着火点,这样木柴便燃烧起来就有了钻木取火燧石取火:古人通过互敲火石产生火花来点燃干树叶和木柴等!由于火花的使温度达到了干树叶和木柴的着火点便燃烧起来这就是燧石取火!判断: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那么相同物质的着火点就一定相同吗?并举例论证。
回答:正确,着火点是物理性质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木屑比较容易点燃而木条较难点燃,是因为木屑的反应程度更剧烈。
思考:反应程度与哪些方面有关?回答: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燃料来说与表面积、组织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有关;对液、气燃料与火焰的接触面积有关。
大侦探:案件――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作战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它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
2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舰,片刻之间战舰便葬身海底,全舰官兵、战马无一声还。
……谁是凶手?大侦探的解答:凶手就是草料原因:船舱堆满的草料和船上的空气使燃烧的第1、2个条件已经具备了。
草料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这样的氧化反应很慢,不象燃烧那样剧烈地发光发热的叫缓慢氧化。
如铁生锈也是一种缓慢氧化。
物质在缓慢氧化反应.过程也产生热,不过放热很慢,察觉不出来。
草料太多太实,空气不流通,产生的热不易散发,越积越多,温度上升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燃烧的条件已经达到了。
所以草料不经点燃就自行燃烧起来。
总结:略作业:新学案教后:第二课时灭火原理1.复习提问: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三个条件是否都要满足?情景导入:如何灭火?讲授新课:活动探究:灭火的条件实验号蜡烛点燃后截去蜡烛心2号蜡烛点燃后扣上一个烧杯3号蜡烛点燃后往烧杯中加适量的Na2co3和稀Hcl4号蜡烛点燃后用嘴吹灭5号蜡烛点燃后保留不变现象熄灭熄灭熄灭熄灭继续燃烧原因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隔绝空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不变讨论:为什么1、2、3、4的蜡烛会熄灭,而5号依然燃烧?回答:1号蜡烛心被截去后,就分离了可燃物,因此蜡烛熄灭;号蜡烛被烧杯罩住后,氧气很快被消耗完了;因此蜡烛熄灭;号中的蜡烛由于有co2产生蜡烛与空气隔绝,co2本身又不支持燃烧,因此蜡烛熄灭;号蜡烛用嘴吹后空气流动带走了热量使周围温度下降至着火点以下因此蜡烛熄灭;号蜡烛则依然燃烧!由此可知,要燃烧就得具备燃烧的三条件,三者缺一不可!二、灭火原理和方法清除或隔绝可燃物原理隔绝空气降温至着火点以下方法:阻断燃烧的其中一个条件即可活动与探究:简易灭火器的原理以具支锥形瓶和小试管;浓盐酸和碳酸钠为原料制作简易的灭火器:原理:浓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co2,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而达到灭火目的!Na2co3+2Hcl===2Nacl+co2+H2o练习:连线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桌椅等失火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图书馆失火棉被床单失火精密仪器室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讨论:金属镁燃烧能否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泡沫灭火器喷出的含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可以跟镁反应生成碳,起不到灭火作用反而助燃。
习题:1指出下列灭火措施是采用什么方法:草原着火时,常在着火处割除草,打出防火带。
纸张着火,用脚踩灭。
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抹布盖住。
将沙土铺在燃烧的化学药品。
A、隔绝空气B、移开可燃物或建立隔离带c、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使家用燃气炉完全燃烧,应采取什么方法?答:应该打开窗户,使室内保持通风。
讨论:如果遇到家里的煤气或者液化气发生泄漏,应该怎么办?答:打开窗户,关闭阀门。
在短时间内不能在室内打开任何电源或者打电话等可能引起明火的因素。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活动探究:现象:发生了爆炸分析: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2、可能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等活学活用:科学家把一些面粉倒入钢琴的琴室,然后在远处遥控弹钢琴。
大约10分钟后,大家猜猜回有什么情况产生?请分析。
答:钢琴发生了爆炸。
钢琴的琴室构成了一个有限的空间,弹钢琴使里面的面粉充满了整个琴室。
由于弹钢琴有摩.擦,产生热不易散发,使温度上升,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3、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讨论:1、每一次爆炸的破坏程度并不一样,爆炸的破坏程度与可燃物的燃烧剧烈程度有关。
那么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什么有关?答: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你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贴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答:油库、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矿井等。
一些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火灾与自救: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生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
放映:火灾与自救影片总结:略作业:新学案教后:课题三燃烧与热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来获取信息)运用实验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养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及对人类所起的作用。
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
拓展性课题“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教学方法:探究学习多媒体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教程:课时:情景导入:设问:1.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回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最早的柴草,煤、石油、天然气、还有发展到今天的许多新型燃料。
讲授新课:一、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介绍:煤的形成植物或植物枯萎后植物等被埋于土中,经长期复杂变化成煤介绍: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问题:你们知道要形成煤、石油和天然气需要多长时间?回答:需要几百万年,因此化石燃料是属于非再生能源。
活动与探究你家中做饭、洗浴等用什么燃料?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答:汽油、煤油、柴油等炼钢厂、热电厂等使用什么燃料?答:煤讨论1:煤是纯净物吗?那它含有哪些元素?你知道煤作为燃料的原理是什么回答:是混合物煤主要含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H、N、S、o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原理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讨论2:知道人们怎么综合利用煤的吗?煤加工后的主要产品有哪些以及它们的用途?焦碳冶炼金属隔绝空气煤焦油化工答:煤焦炉气燃料加热粗氨水化肥煤气的主要成分:氢气H2甲烷cH4一氧化碳co其他气体讨论3: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是常用燃料?回答:不能!石油中除了含c、H元素外,还含S、o、N等元素。
如果把石油作燃料的话,石油会燃烧不充分,不仅、含S会造成浪费,还会生成大量的黑烟和含N等有害气体。
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都是常用的燃料。
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见课本讨论4:煤气泄露会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灌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什么?回答:危害到人体和财产的安全;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安全上应注意不能加热,不能猛烈撞击等。
煤与石油的比较煤石油主要成分碳元素碳和氢元素炼制方法隔绝空气加热利用沸点不同,将它们加热炼制产品与用途焦碳、煤焦油、煤气等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思考:有人说天然气就是甲烷,甲烷就是天然气,对不对?构成:主要碳和氢元素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甲烷cH4具有可燃性――化学性质注意:点燃之前要验纯cH4+2o2co2+2H2o甲烷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甲烷在农村的利用:放映影像资料:沼气介绍:在池沼的底部常含有甲烷,通常也称池沼中的气体为沼气。
把秸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就可产生甲烷。
在我国农村,利用沼气可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
介绍:化石燃料的用途总结:略作业:新学案第二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复习提问:煤和石油的比较化石燃料的用途是什么?情景引入:你知道我国煤最多的是哪个省吗?你知道我国哪些油田?回答:山西煤最多油田: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