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

苏少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

第一单元《春来了》单元总目标: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

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过程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1、游戏《鼓上的小米粒》2、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律。

3、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1、唱歌曲《堆雪人》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2、欣赏《雪花飞舞》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三、歌曲《再见吧,冬天》1、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2、指名请学生回答3、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4、学唱歌曲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独奏《小松树》2、唱《小小雨点》3、节奏创编《小雨点》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二、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1、集体齐唱歌曲。

2、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3、指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歌曲《小小雨点》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2、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3、教师演唱,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5、集体演唱《小小雨点》6、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7、指名请学生演唱。

8、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加以表演9、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10、完成课后练习“我的创造”。

四、结束教学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唱《我和小树来比赛》2、动集体舞《小树快长高》3、拓展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一、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

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一、参与游戏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小小雨点》1、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2、指名请学生进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1、教师导入2、初步熟悉旋律(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听音乐告诉老师小树在干什么)教师结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乐要素弹奏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并请学生讲一讲。

3、创设情景,教师可以把歌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表演可以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把《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4、教师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5、出示歌词,跟老师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7、反复练习8、集体演唱歌曲9、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11、指名请学生演唱四、律动、集体舞《小树、小树快长高》分别请学生扮演小树,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课堂小结第二单元花儿拍手笑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拍手唱歌笑呵呵》拓展《拍手唱歌笑呵呵》的比较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并能用唱名模唱歌谱。

2、能用嗓音模仿动物的叫声,并能随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

3、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设计简单的动作。

教材分析《拍手唱歌笑呵呵》是一首欢快风趣的儿童歌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表达了小朋友天真活泼、纯洁美好的心境以及与小伙伴和睦共处的美好品格。

全曲短小精悍,由四个变化重复的乐句组成,结构方正,易学易唱,适合表演。

教学重点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用唱名模唱歌谱。

比较两首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

教学方法模唱和听唱相结合教学过程一、音乐律动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初步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学唱新歌教师导语:(在《拍手唱歌笑呵呵》的音乐声中)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你的眼睛里有个我,在我的眼睛里有个你,不信我们对面坐,看看是不是?1、师生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朗读歌词,并做一些简单的动作。

2、反复听赏歌曲。

3、用整体模唱法学唱歌曲。

4、表现歌曲要求大家自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小组进行表演。

5、跟着老师用唱名魔模唱歌谱。

6、比较歌曲欣赏另一位作曲家颂今为相同歌词谱写的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提问:这两首歌曲情绪是否相同?你喜欢哪一首?为什么?五、课堂小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gazigazi拉大锯》2、四川民歌《数蛤蟆》教学目标:1、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节奏感。

2、通过创编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以前学过的儿歌指名朗诵课外活动时所学过或听过的一些儿歌。

二、节奏游戏《gazigazi拉大锯》1、初步学习儿歌《gazigazi拉大锯》,师范读一遍,学生仔细聆听儿歌歌词;2、学生试读歌词,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及时给予鼓励;3、学生小小组合作练习,边读儿歌,边拍节奏(拍腿、拍胸、拍手均可)三、歌曲《数蛤蟆》1、教师绘声绘色范唱歌典导入;2、带领学生朗诵歌词;3、教师边弹奏边唱歌,学生轻声附唱,教师相机正音;4、学生齐唱歌曲;5、指导学生表演唱;6、创编歌词: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乒乒乒乒跳下水呀,蛤蟆不吃水。

太平年,蛤蟆不吃水。

太平年,荷儿梅子合,水上漂,荷儿梅子合,水上漂……7、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唱《颠倒歌》,动:我的创造:《颠倒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2、通过跟读歌谣,使学生的口齿更加伶俐,动作更加协调。

教学过程:1、语言导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师:今天,老师从大森林里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它们特别希望赶快见到你们,与咱们一起参加今天的音乐活动,想不想让它们马上出现呀2、出示图片,吸引注意,做好铺垫师:在狮子大王的指挥下,动物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向小朋友问好呢:老鼠:5 5 3 1 5 5 3 1 6 6 5 —小朋友呀小朋友呀你们好狮子:6 6 6 5 6 5 3 1 2 3 2 —蚂蚁:3 3 2 1 6 1 2 3 5 6 0大象:6 5 3 6 5 5 3 2 2 3 2 1 03、范唱歌曲师:如果小动物不听狮大王的指挥,森林里会发生什么事呀?听范唱。

4、学唱歌曲(1)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

(2)一句句学唱歌词。

(3)随琴声完整地哼唱全曲,及时指导唱得不对之处。

(4)随伴奏音乐唱全曲。

5、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在每句歌曲后加上合适的语气词,或一些合适的动作。

(1)讨论加语气词及动作。

(2)用各种形式唱一唱。

6、学说颠倒谣(1)跟着老师念一念。

(2)用踏脚、拍手、捻指的动作为歌谣伴奏。

(3)用《颠倒歌》的旋律唱一唱《颠倒谣》。

7、试一试,师生共同创编《颠倒谣》。

8、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歌曲《滑稽歌》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来表演唱该歌2.通过学唱该歌让学生进行歌词创编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颠倒歌》1.集体齐唱歌曲2.分角色表演唱歌曲二.导入小朋友们,我们每早上起来。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穿衣服,对吗?我们穿的整整奇奇的去上学现在,有个小朋友他把袜子穿到耳朵上了,这是怎么回事啊?(出事画面)三.歌曲《滑稽歌》1.听录音机唱该歌(让学生对该歌的旋律有一定了解)2.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的学唱3.跟琴完整的哼常全曲并及时纠正错误4.随伴奏齐唱5.引导学生用风趣幽默的风格来演唱该曲6.在歌曲的“0 0”处加上动作或声音7.通过对旋律的熟记,进行歌词的创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8.集体表演唱9.结束教学第四课时教学内容:1、音乐游戏《两只老虎》2、欣赏歌曲《天黑黑》3、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做等活动,体验童谣中蕴涵的乐趣。

2、按不同的节奏说唱童谣,感受和声的魅力,并用形体动作即兴表演,培养学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感受童谣的欢乐。

教学难点:音乐游戏中歌曲与数板的速度要稳,音色要统一和谐。

教具准备:录音机及有关音响资料插图小老虎头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1、导入(可介绍与童谣有关的内容)2、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出示与童谣相关的画面,让学生进行猜歌名,并进行演唱,可指名演唱也可集体演唱)三、音乐游戏《两只老虎》1、导入(采用画面导入)2、学唱歌曲《两只老虎》采用听琴声学唱歌曲。

3、为歌曲加入数板(1)为歌曲加入数板a。

(放两遍歌曲,教师为第二遍加入数板)演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数板奇—怪—真呀真奇怪—(2)学生说一说两种演唱有什么不同。

(3)学生练习(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演唱歌曲,一组学生念数板。

注意:歌曲的速度与声音的强弱要和谐)(4)为歌曲加入数板b。

演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数板没有尾巴0 没有耳朵0(5)学生练习(方法同上)基础好的班级可多个声部一起进行。

演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数板奇—怪—真呀真奇怪—没有尾巴0 没有耳朵04、表演歌曲《两只老虎》(1)教师指导学生按歌词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2)学生集体表演。

四、欣赏歌曲《天黑黑》1、教师讲解歌词意思。

2、学生欣赏。

五、延伸展示学生课后收集的童谣。

第四单元劳动最光荣教学内容:1唱《劳动最光荣》《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2听《铁匠波尔卡》3动《粉刷匠》《悯农》教学目标:1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创造财富的愉快,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