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21分光光度计和可调移液器的正确使用

721分光光度计和可调移液器的正确使用

一、葡萄糖单位mmol/L与mg/dl之间的换算:mmol/L=mg/dl×换算系数,mg/dl= mmol/L÷换算系数,换算系数=(1/分子量)×10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分子量180,则换算系数=(1/180)×10=0.0555二、有关721分光光度计721分光光度计采用经典的光路系统和精良的制造工艺,使仪器的测试精度及稳定性较传统产品有很大的提高;广泛适用于冶金、化工、机械、医学、生物、农业、环保、教学等行业和领域。

该仪器也是食品厂、饮用水厂办QS认证中的必备检验设备。

主要技术指标波长范围:360∽800nm 波长精度:360∽600±3n m 600∽700±6nm 700∽800±8nm 透射比正确度:±2.5% 透射比重复性:0.5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60nm,紫外光为200~400nm,红外光为760~500000nm。

可见光因波长不同呈现不同颜色,这些波长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不同颜色的光称单色光。

太阳或钨丝等发出的白光是复合光,是各种单色光的混合光。

利用棱镜可将白光分成按波长顺序排列的各种单色光,即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这就是光谱。

有色物质溶液可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可见光的能量而呈现不同颜色,而某些无色物质能特征性地选择紫外光或红外光的能量。

物质吸收由光源发出的某些波长的光可形成吸收光谱,由于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对光的吸收能力不同,因此每种物质都有特定的吸收光谱,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分光光度法就是利用物质的这种吸收特征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比色分析中,有色物质溶液颜色的深度决定于入射光的强度、有色物质溶液的浓度及液层的厚度。

当一束单色光照射溶液时,入射光强度愈强,溶液浓度愈大,液层厚度愈厚,溶液对光的吸收愈多,它们之间的关系,符合物质对光吸收的定量定律,即Lambert-Bear 定律。

这就是分光光度法用于物质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注意事项1、该仪器应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室内照明不宜太强。

热天时不能用电扇直接向仪器吹风,防止灯泡灯丝发亮不稳定。

2、使用本仪器前,使用者应该首先了解本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个操纵旋钮之功能。

在未按通电源之前,应该对仪器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查,电源接线应牢固,通电也要良好,各个调节旋钮的起始位置应该正确,然后再按通电源开关。

使用方法721型分光光度计其波长范围360~800nm,色散元件为三角棱形.1.检查仪器各调节钮的起始位置是否正确,接通电源开关,打开样品室暗箱盖,使电表指针处于“0”位,预热20min后,再选择须用的单色光波长和相应的放大灵敏度档,用调“0”电位器调整电表为T=0%。

2.盖上样品室盖使光电管受光,推动试样架拉手,使参比溶液池(溶液装入4/5高度,置第一格)置于光路上,调节100%透射比调节器,使电表指针指T=100%。

3.重复进行打开样品室盖,调0,盖上样品室盖,调透射比为100%的操作至仪器稳定。

4.盖上样品室盖,推动试样架拉手,使样品溶液池置于光路上,读出吸光度值。

读数后应立即打开样品室盖。

5.测量完毕,取出比色皿,洗净后倒置于滤纸上晾干。

各旋钮置于原来位置,电源开关置于“关”,拔下电源插头。

6.放大器各档的灵敏度为:“l” ×1倍;“2”×10倍;“3”×20倍,灵敏度依次增大。

由于单色光波长不同时,光能量不同,需选不同的灵敏度档。

选择原则是在能使参比溶液调到T= 100%处时,尽量使用灵敏度较低的档,以提高仪器的稳定性。

改变灵敏度档后,应重新调“0”和“100”。

三、吸量管的正确使用1、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称为吸量管(又叫刻度吸管),有各种体积刻度的,同一支可以吸取不同的体积。

为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通常采用钠钙玻璃制成,完整的一根吸量管应具有分度线、标称容量、标准温度(20℃)、准确度级别、商标或厂名等标记!其中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具体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常用的吸量管有0.5,1,2,5,和10mL等规格。

2、使用前:使用吸量管,首先要看一下吸量管标记、准确度等级、根据所吸量溶液的体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规格(尽量选用吸量体积相等规格的,如没有相等规格的则尽量选择大于吸量体积但和吸量体积最接近的);检查吸量管的管口和尖嘴有无破损,若有破损则不能使用;使用清洁干燥的吸量管。

观察有无“吹”字:若有,说明刻度到尖端,放液后需将尖端的溶液吹出,否则不吹。

2、吸液: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捏住吸量管的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吸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浅或太深,一般为1~2cm处,太浅会产生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太深又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

左手拿洗耳球,接在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先吸入该管容量的1/3左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取出,横持,并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部位,以置换内壁的水分,然后将溶液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如此用反复洗3次后,即可吸取溶液至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3、调节液面:将吸量管向上提升离开液面,管的末端仍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直立,略为放松食指(有时可微微转动吸管)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将尖端的液滴靠壁去掉,移出吸量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4、放出溶液:应使承接溶液的器皿倾斜30°,吸量管直立,管下端紧靠承接溶液的器皿内壁,稍松开食指,让溶液沿器皿内壁慢慢流下,流完后管尖端接触器皿内壁约15秒后,再将移液管移去,残留在管末端的少量溶液,不可用外力强使其流出,因较准时已考虑了末端保留的溶液的体积(除在管身上标有“吹”字的,可用吸耳球吹出,不允许保留)。

备注:1、吸量管提出液面后,应用滤纸将沾在吸量管外壁的液体擦掉;2、看刻度时,应将吸量管的刻度与眼睛平行,以最下面的弯月面为准。

四、可调移液器的正确使用(一)量程的调节在调节量程时,如果要从大体积调为小体积,则按照正常的调节方法,逆时针旋转旋钮即可;但如果要从小体积调为大体积时,则可先顺时针旋转刻度旋钮至超过量程的刻度,再回调至设定体积,这样可以保证量取的最高精确度。

在该过程中,千万不要将按钮旋出量程,否则会卡住内部机械装置而损坏了移液枪。

(二)枪头(吸液嘴)的装配在将枪头套上移液枪时,很多人会使劲地在枪头盒子上敲几下,这时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会导致移液枪的内部配件(如弹簧)因敲击产生的瞬时撞击力而变得松散,甚至会导致刻度调节旋钮卡住。

正确的方法是将移液枪(器)垂直插入枪头中,稍微用力左右微微转动即可使其紧密结合。

如果是多道(如8道或12道)移液枪,则可以将移液枪的第一道对准第一个枪头,然后倾斜地插入,往前后方向摇动即可卡紧。

(三)吸液的操作:1、连接恰当的吸嘴;2、按下控制钮至第一档;3、将移液器吸嘴垂直进入液面下 1-6mm (视移液器容量大小而定);0.1-10ul 容量的移液器进入液面下1-2mm2-200ul 容量的移液器进入液面下 2-3mm1-5ml 容量的移液器进入液面下 3 -6mm注:为使测量准确可将吸嘴预洗 3 次,即反复吸排液体 3 次。

4、使控制钮缓慢滑回原位;5、移液器移出液面前略等待 1-3 秒;1000ul 以下停顿 1 秒5-10ml 停顿 2-3 秒 .6、缓慢取出吸嘴,确保吸嘴外壁无液体。

(四)排液的操作:1、将吸嘴以一定角度抵住容量内壁;2、缓慢将控制钮按至第一档并等待约1-3秒;3、将控制钮按至第二档过程中,吸嘴将剩余液体排净;4、慢放控制钮;5、按压弹射键弹射出吸嘴。

吸有液体的移液枪不应平放,枪头内的液体很容易污染枪内部而可能导致枪的弹簧生锈,移液枪在每次实验后应将刻度调至最大,让弹簧回复原型以延长移液枪的使用寿命,平常使用时容易忽视的一点挥发性的液体特别是浓盐酸、三氟乙酸、醋酸等不要用移液枪吸该液体,避免挥发性物资腐蚀弹簧和橡胶垫。

五、松上A-6 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测试方法:终点法,波长:510nm;温度:37℃;进样量:500μL 。

正确的操作是:1、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主菜单出现,选择实验项目(实验项目测定参数已经设定好);2、进入测定界面,在触摸屏上选择空白管,将空白管置于左侧吸管下并按动吸管后的兰色键,液体自动吸引2次,3、在触摸屏上选择标准管,将标准管置于左侧吸管下并按动吸管后的兰色键,液体自动吸引2次,此时光标自动移至因数处,仪器会自动根据标准管和空白管的吸光度以及标准液的浓度计算出因数并出现在因数栏处,按下确认保存因数,否则仪器会按测定标准前仪器内的因数计算测定管的结果。

4、在触摸屏上选择样本管,将样本管置于左侧吸管下并按动吸管后的兰色键,液体自动吸引2次,此时仪器会自动根据上面计算出的因数乘以(样本管的吸光度减去空白管的吸光度)计算测定管的结果。

5、比色完后用蒸馏水清洗比色吸管多次,避免污染下一次比色。

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同学做的结果很低,只有零点几,原因是同学们在进行标准管比色后没有及时保存仪器计算的因数。

(仪器原来的因数为1,所以计算出来的结果相当于测定管的吸光度,所以只有零点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