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疗科五年工作规划
项目负责人:
一年规划(2012-2013年)
一、学科建设(1.发展思路2.具体措施3.床位数
4.人才梯队
5.科研规划<项目名称、创新点、
预期目标>)
1.发展思路:扩大骨科康复治疗影响,完善康复治疗内容,建立骨科康复治疗系统工作。
2.具体措施:继续发展四肢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康复治疗,完善康复治疗核心品牌,完成骨科康复病例汇总,制定系统规范化康复治疗流程。
3.床位数:一年内完成康复床位增长达50张。
4.人才梯队:建立健全康复治疗单元,初步形成1名康复医师,2名康复治疗师,1名康复理疗护士为基本单元的康复治疗小组。
5.科研规划:发表省级论文1篇。
市级科研立项1项。
二、设备规划(需求及购置)
运动疗法:PT床(2-3张)、PT凳(4-6个)、站立架(1个)、电动起立床(1个)、上下肢CPM训练器(2-3个)等
作业疗法:OT桌(1张)、OT综合训练工作台(1个),功率车(1个)、分指板(3-4个)等。
理疗设备:经皮神经电刺激仪(1台)、空气压力波治疗仪(2-3台)、直流电离子导入机(1-2个)。
三、人才引进
引进并培养专业康复治疗师1-2名,能配合康复医师从事康复治疗工作。
四、人才培养
培养科内康复医师、治疗师加强与郑州市内各康复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学习,达到郑州市骨科康复知名。
五、引进及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减重支持系统步态训练技术。
在已有的步态训练器械的条件下,指导完成截瘫病人、下肢功能障碍患者的步态训练,完成减重支持系统步态训练技术全面开展。
六、学术交流(内、外交流)
1.参加郑州市内组织开展的康复治疗新技术、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与郑州市级以上医院康复科交流学习。
2. 每月请省内知名专家讲座一次。
七、对外合作
1.与河南中医学院康复专业建立联系,临床与理论
结合,发展骨科康复。
2.加强社区康复科普知识宣教工作,积极参加社区义诊与康复知识大讲堂等活动,提高我院康复科的社会知名度
八、继续教育(举办学术会议)
九、综合实力
达到郑州市骨科康复知名,实现骨科康复最优选择目标。
十、工作目标
学科建设取得成效。
设置配置基本完善,科室患者的管理更加规范、科学,人才梯队同步发展。
三年规划(2013-2015年)
一、学科建设(1.发展思路2.具体措施3.床位数
4.人才梯队
5.科研规划<项目名称、创新点、预期
目标>)
1.发展思路:继续扩大骨科康复治疗影响,完备康复治疗内容,建立骨科康复治疗系统工作,形成骨科康复治疗统一标准。
2.具体措施:继续发展四肢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康复治疗,完善康复治疗核心品牌,发展骨科康复新技术,制定系统规范化康复治疗流程。
3.床位数:三年内完成康复床位增长达70张。
4.人才梯队:继续组建康复治疗团队,增加心理治疗师,培养康复科学科带头人。
5.科研规划:发表国家级论文2篇。
省市级科研立项1项。
二、设备规划(需求及购置)
评估设备:平衡功能检查训练系统、神经康复功能评定系统、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多功能活动测量表等。
运动疗法:站立架(1个)、电动起立床(1个)、上下肢CPM训练器(2-3个)、放松按摩器、投篮器、牵引治疗床、推拿治疗床、辅助步行训练器各1-2台。
作业疗法:分指板、手指阶梯、上肢推举训练器、作业训练器、手功能训练器等1-2套。
理疗设备:痉挛治疗仪(2-3台)、超短波电疗机(1-2台)、超声治疗仪(1-2台)、神经损伤治疗仪(1台)、磁疗系统(1台)。
三、人才引进
1、引进康复医学硕士1名、针灸推拿硕士1名,能独立从事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
2、引进并培养专业康复治疗师2-4名,能配合康复
医师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并配合完成康复治疗技术研究科研工作。
四、人才培养
建立健全康复治疗小组,形成康复科特色治疗单元,实现康复治疗人员高匹配度。
培养科内康复医师、治疗师加强与河南省内各康复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学习,达到河南省内骨科康复知名。
五、引进及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创伤性膝关节挛缩的康复策略及关键技术、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治疗与手术治疗。
六、学术交流(内、外交流)
1.参加省内、国内组织开展的康复治疗新技术、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与河南省内医院康复科建立协作诊疗,并定期组织交流学习。
2. 每月请省内知名专家讲座一次。
七、对外合作
1.与河南中医学院、郑州大学医学院康复专业建立联系,与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建立合作制度,共同完成骨科康复临床与理论科研工作,发展骨科康复。
2.加强社区康复科普知识宣教工作,积极参加社区义诊与康复知识大讲堂等活动,提高我院康复科的社会知名度
八、继续教育(举办学术会议)
九、综合实力
达到河南省骨科康复专业级水准,实现骨科康复省
内一流。
十、工作目标
学科建设取得一流水平。
设置配置基本完善,科室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化。
科学化,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五年规划(2015-2017年)
一、学科建设(1.发展思路2.具体措施3.床位数
4.人才梯队
5.科研规划<项目名称、创新点、预期
目标>)
1.发展思路:完成骨科康复诊疗体系,形成省内骨专科康复中心。
2.具体措施:继续发展四肢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康复治疗新技术,开展骨科康复新项目,重点建立骨科康复科研项目。
3.床位数:五年内完成康复床位增长达80张。
4.人才梯队:建立骨科康复治疗体系,培养出具有临床经验、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康复医疗团体。
5.科研规划:发表国家级论文2-3篇。
省市级科研立项1项。
二、设备规划(需求及购置)
评估设备:全自动机器人步态训练与评定系统、三维上肢多关节训练评估系统、等速肌力运动测试系统、功能评定综合训练系统各一台。
运动疗法:等速肌力运动训练系统、全身肌力运动量化训练系统、踩踏运动量化训练系统、下肢肌力训练器、各种弹性阻力器具和辅具、静态平衡量化训练系统、自动平衡训练台、多功能悬吊运动训练系统等各一台。
作业疗法:各种模拟日常生活活动作业设备、各种提高手指肌力及灵活性设备等各一套。
理疗设备:动态冷压治疗仪、冷疗敷包与冷藏柜、单频超声治疗仪、深层高热治疗系统、红外激光治疗仪、水疗系统各一套。
三、人才引进
引进具有职业资格的中级康复治疗师2名。
四、人才培养
培养科室康复医师完成自我提升及对外交流学习工作,能够指导科室发展方向及在省内骨科康复形成一定影响力,在国内骨科康复具备知名度。
五、引进及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尿动力学检查、高位脊髓损伤康复治疗新技术。
六、学术交流(内、外交流)
1.参加省内、国内组织开展的康复治疗新技术、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与河南省内医院康复科建立协作诊疗,并定期组织交流学习。
2.组织科室各专业人员到国内相关医院专业进修、学习、交流。
七、对外合作
1.与国内知名康复中心建立合作制度,共同完成骨科康复临床与理论科研工作,发展骨科康复。
2.加强社区康复科普知识宣教工作,积极参加社区义诊与康复知识大讲堂等活动,提高我院康复科的社会知名度
八、继续教育(举办学术会议)
与郑州市内骨科康复中心联合举办康复医学学术会议,专业负责骨科康复会场。
九、综合实力
达到河南省骨科康复专业级水准,实现国内骨科康复一流水平,独立完成骨科康复科研项目。
十、工作目标
学科建设取得国内一流水平。
设置配置完备完善,科室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化。
科学化,系统化、先进化。
人才梯队建设完成,培养出具有临床经验、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康复医疗团体。
康复医疗科规划建设网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