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2篇(1)

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2篇(1)

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2篇Deeds of village Party branch secretary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2篇小泰温馨提示: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

本文档根据事迹材料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2、篇章2: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篇章1: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年年都变样”,这是泾区***镇***村广大干部群众对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班长的村两委一班人的夸奖,也是对这个村近年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自20xx年以来,***村先后引进企业8家,解决村民150多人就近就业;投入53.8万元新建了村部办公楼,按照“三室九有”的要求配齐办公实施,结束了过去“开会打游击、活动无场所”的历史;多次被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评为“五个好党组织、基础实施建设先进村、全区计划生育‘村为主’机制建设先进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等;村党总支书记***今年“七一”期间又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然而,人们所不知,这个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要源于村党总支书记***上任时对支部党员和群众“誓把***换新颜”的表态承诺。

20xx年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涉嫌经济犯罪分别被开除党籍和撤销职务,出现了党总支和村委会“群龙无首”的局面,村集体经济负债30多万元,党员有意见,群众闹上访。

这时正好赶上了村两委统一换届,经过组织考察、党员投票,时年42岁的***在换届中被选举为村党总支书记,在当时支部换届大会上***凝望着全村54名党员期盼的眼睛,没有过多的表态,仅掷地有声地说了一句三年内“誓把***换新颜”。

也就是为了兑现这句“誓把***换新颜”的承诺,身为党总支书记的***上任后,放弃原本收入不错的工作,面对村里如此的难摊子,他没有退缩,更没有“脚踩西瓜皮,滑哪里是哪里”,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里,没有“开办费”,自己掏腰包先垫着;他首先从抓队伍做起,逢事率先垂范,在抓村两委一班人的同时,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配备了“招商、综治、计划生育、殡葬改革信息员”,较好地解决了办事有人的问题;为了使办事有钱,他一方面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面的项目支持,同时“厚着脸皮”发挥自己同学、战友、同事的人脉优势,到处化缘,20xx年筹资50多万元动工新建村部办公大楼,于今年3月28日竣工启用,还一并建起了村卫生室,党务、村务、民生工程、计划生育公开栏,给了广大村民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个响亮的回答。

其实,*书记上任以来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个中吃的苦、受得累还有许多尚不被人们所知,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人们看到的仅仅是以他为班长的村两委一班人所取得的成绩。

在广大干群的一片赞扬声中,*书记和村两委一班人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陶醉,他们乘势而上。

今年又有了“大手笔”,启动了5.1公里环村公路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前期征地、拆迁、清障、拓宽等准备工作,年内有望完成沙砾石铺垫;在发展效益农业方面,依托境内舜宁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在发展“白色经济”上做文章,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农业,今年全村蔬菜生产专业户200多户,面积超过500亩;充分利用本村山场、河滩多的有利条件,通过本村鑫龙养猪合作社、三百里循环野猪养殖场的示范带动,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此外,他们正准备成立蔬菜生产、养殖协会,让协会成为会员“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员。

*书记他们是这样想的,更是这么做的,正朝着“年年都变样”的目标甩开膀子在大干。

篇章2: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男,中共党员,从1987年7月开始担任双庙村党支部书记,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在第六届、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中被村民选为双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任职以来,××带领支村委一班人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创建优美和谐生态园林村为主线,以兴办各项惠民工程,开展各项益民活动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落实“四化”、“四改”工程,使该村的经济得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曾多次接受各地代表团和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观摩学习和指导,得到一致好评,其本人也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个人”、“优秀党支部书记”等称号。

××上任之前,他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搞个人运输,由于吃苦耐劳,头脑灵活,每年赚得万儿八千元是轻而易举的事。

当镇党委让他出任双庙村支部书记时,他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率领全村走共同富裕的重担。

开始,有些人不理解,而××同志却认真地说:“如果是因为个人享受,哪还算什么共产党员!党培养我多年,理应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党,献给人民,献给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

”由于他工作出色,XX年,又被广大村民选举为村委主任。

他两副重担一肩挑,竭尽全力为全村人开辟致富门路,兴办公益事业。

为的是尽共产党人应尽的责任,为的是让家家户户过上好日子。

××上任以来,始终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

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对支村委干部实行交叉任职。

把村组干部从原来的11人减少到现在的6人,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带领全村6名干部每人创办一个经济实体,率先致富,为群众作表率。

针对本村经济发展的模式,他对村干部工作进行了分工,明确职责,各把一关,使村里的大小事情,随时有人管,事事有人抓;通过各种方式,全方位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XX年8月,××同志筹措资金5万余元,建起了一个设备现代、功能齐全的党员活动室,健全了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理事会、支村委干部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

双庙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56户,1068口人,1300亩耕地。

90年代初,双庙村仍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500元左右。

一次偶然外出,××在省农科院搞到一批优质枣苗,经他示范种植,效益非常看好。

于是,他和支村委一班人根据本村实际,经过市场调查分析,敲定了以枣兴村,以枣富民的经济发展思路。

在双庙村大面积推广枣树栽植的消息一传开,村民顿时议论纷纷,面对群众的种种疑虑,××带着支村委干部实施了“我是党员我先干,我是干部跟我干”的示范工程,32名党员率先栽植枣树210亩,影响和带动了全村群众,顿时,在双庙村掀起了栽植枣树热潮。

看到村民栽植枣树的热情如此高涨,他与各地苗圃负责人协商,拿出自己准备盖房的钱,一次购回成品苗8.6万余珠,解决了枣树苗木问题,为解决枣树管理技术中遇到的难题,××同志自己掏腰包高薪从省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部门聘请技术专家,传授农民枣树管理技术,在销售渠道上,他亲自出马,抽调部分精明能干的农民组建了一支红枣销售队伍,在浙江、上海等地设立网点,拓展了红枣销售渠道。

XX年,他又购回沾化冬枣等优质苗木,对枣树进行了更新换代。

为进一步增强枣农经济效益,他筹资在村里建起了红枣保鲜气调库,提高了红枣附加值。

他先后组织成立科技服务组和信息服务组,专门为枣农提供服务。

目前,全村红枣种植面积达到1100亩,实现了人均一亩枣,仅红枣一项,人均增收1000元。

红枣产业成了全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希望产业。

与此同时,××同志积极带领支村委一班人大抓招商引资,积极创办民营企业。

前年初,与“绍兴”制衣公司联营,在村里建立了缝合车间,安排富余劳动力200余人。

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300元。

打造新村庄,培养新农民为迅速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位。

近几年来,××同志克服困难,排除干拢,对全村所有基建建行了“四化”改建。

一是投资110余万元,完成了“田”字型主要街道和巷道的硬化,全长10.7公里,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二是投资70余万元,对全村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同时兴建了一个占地13亩大的街心公园,安装了体育器材等配套设施,三是投资20余万元,在大街小巷安装了80余盏路灯,使村民结束了晚上行走靠月亮的时代;四是建立卫生长效机制,制定环境卫生公约,确保全村干净整洁。

园林村建起后,××同志又重点组织村民发展村里的公益事业。

一是建设了一个农民文体活动中心。

共投资35万余元,配套安装了各种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了高标准篮球场,添置了乒乓球、象棋等娱乐用具。

去年又投资20余万元,建起了一座高标准的人民舞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

二是建设了一个标准化“希望小学”。

××同志托关系、找熟人四处借贷,动员全村在外干部职工和村民捐款,他本人率先捐款5000元,他在运城工作的弟弟刚购置了新房,经济十分拮据,也动员他捐款3000元,两个儿子结业刚上班,没有积蓄,也分别捐款100元。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广大村民踊跃捐款,使希望工程小学如期竣工。

三是创建完善了村级卫生所,实行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建立了村级便民连锁店,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在迅速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生活的同时,××同志带领支村委一班人把培养“懂技术会经营、懂政策守法规、讲文明会生活”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来,他以党员活动室、现代远程教育网为平台,对村民讲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

对外出务工农民进行技术、劳动技能培训,并对村民进行集中学习,从而使村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广大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懂政策、明法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同志一心扑在新农村建设上,而今,双庙村已成为一个环境美、生态优、村风正、民风淳的文明和谐新农村,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村民的赞扬。

他面对成绩不骄傲,全身心投入,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抓紧抓好各方面工作,务实创新,相信双庙村在他的带领下会再展更加迷人的风采。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