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的平面布局规划与设计
一、仓库平面总体功能分析
仓库平面总体一般可以划分为生产作业区、辅 助作业区和行政生活区三大部分。为适应货品快 速周转的需要,在平面总体规划仓库布置时应注 意适当增大生产作业区中收发货作业区面积和检 验区面积。
1.生产作业区。
生产作业区是仓库的主体,是仓储的主要活动 场所。
2.辅助作业区。
辅助作业区是为仓储业务提供各项服务的等。 需要注意的是,
变化和商品形态的变化能灵活适应等要求。 (3)为保证内部布局合理化,应注重从宏观(总体方案
)到微观(每个部门、库房、设施),再从微观到宏观过 程的协调。 (4)应注意减少或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 (6)要重视人的因素,人性化设计
12
2.作业标准化原则 3.作业规模经济化原则 4.作业能力弹性化原则 5.技术设施适用化原则
7.3.2 仓库区域设计
仓库的区域设计就是根据物流作业量和物 流动线,确定各功能区域的面积和各功能 区域的相对位置,最后得到仓库的平面布 置图。
11
一、区域设计的原则
1.布局合理化原则 (1)功能区域的划分和作业区域设置要与装卸搬运、储存、
流通加工、包装、运输等作业活动完全相适应。 (2)布局必须满足便于管理,能提高物流效益,对作业量的
最终确定的作业区域平面布置图。
区域布置规划完成后,往往会产生几个可行的平面布置
方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从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
之后,还需要对各项设施设备进行详细设计,最终完成仓库17 内部各区域的详细布置规划。
三、仓库几种典型的区域设计方式 。
I 型(直线型)布局(图7-5) 此种方式适合于出入口在库房两侧,作业流程简
7.3 仓库库区平面规划设计
仓库库区平面规 划设计
仓库库区功能分析 仓库区域设计 仓库作业区域设计 仓库通路设计 仓库其他公用设施设计
仓库平面总体功能分析 库房内部区域功能分析 区域设计的原则 区域设计的程序 仓库几种典型的区域设计
进出货区设计 仓储区设计 拣货区设计 集货区设计 其他区域平面的设计
3.行政生活区。
行政生活区是行政管理机构办公和职工生活的
区域。
5
6
7
二、库房内部区域功能分析
库房内部区域可划分为:待检区、
待处理区、拣货区、不合格品隔离区、合
格品储存区、暂存区等。
仓库内除设置上述基本区域外,还应根 据仓储业务的需要,设置卸货作业区、流 通加工区和出库备货区等。
8
9
10
2
7.3.1 仓库库区功能分析
仓库库区平面规划即平面总体规划,就是根据 仓库总体设计要求,科学地解决生产和生活两大 领域的布局问题,如主要业务场所、辅助业务场 所、办公场所、生活设施等,在规定的范围内进 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仓库的 储存和作业能力,并降低各项仓储作业的费用。
3
4
管、拣选、配送等活动。 (三)区域布置 作业区域的设置,一般包括物流作业区及外围辅
助活动区两大部分。在这两部分区域规划好的基础上 ,可以进行空间区域的布置规划和作业区域的区块布 置工作以及标识各作业区域的面积和界限范围。
15
(四)作业区域关联性分析
仓库不同作业区域之间在作业流程、组织结构 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在进行仓库结 构设计时,必须对这些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这对区域的布局至关重要。
13
二、仓库区域设计的程序
资料分析
作业流程分析
物流相 关性分析
区域布置 区域关联性分析
活动相 关性分析
区域面 积调整
总平面布置 方案评价与调整
相关性 检验
最佳方案选定
14
(一)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包括物品特性分析、储运单位分析、订
单变动趋势分析等。 (二)流程分析 仓库的主要物流活动及其程序一般包括入库、保
通道设计要点 通道类型 通道设计方式
仓库库区平面规划设计知识结构图
1
仓库库区平面规划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 影响整个物流中心的作业效率,还将对生产运作 成本、资金占用等多方面产生作用,直接关系到 物流中心的利益。库区平面规划设计包括仓库区 域设计、库房设计、作业区域平面设计、货场及 道路设计和其他公用设施设计等内容。
22
(一)设计原则
1.进出货区的位置能使车辆快速安全地进出仓库,不产 生交叉会车。
2.码头的车位数应保证车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货物
装卸任务。
3.码头尺寸须尽可能兼顾主要车辆的规格,以期提
供最有效率的作业服务。
4.选用适当的平台设备确保安全地装卸货物。
5.规划码头内部暂存区,使物料能有效率地在厂内
及码头间移动。
合相关性原则,若有违反相关性原则者(如大流量的区域间
活动经过太长距离),则进行调整,直到动线形态、作业区
域布置与区域间相关性取得一致为止。
2、区域面积调整与确定、
根据上述的步骤,可以逐步完成各区域的概略布置,然
后再将各区域规划的作业面积置入相对位置,通过调整部分
作业区域的面积或长宽比例,减少区域重叠或空隙,即得到
21
一、进出货区设计
仓库的各项作业中,进出货作业是重要的作业项目之一, 而码头的吞吐能力将是影响进出货作业的最大关键,因此 完善的码头规划及设施兴建,可大幅提升进出货作业的顺 畅性。
在对进出货区进行详细设计前,必须尽量准确掌握以下资 料,包括:进发货口是否共用、装卸货车辆进出频率、装 卸货车辆形式、物品装载特性、每车装卸货所需时间、进 货时段、配送时段等。
23
(二)进出货码头位置设计
为使商品在仓库顺畅进出,进货平台与发 货平台的相对位置是很重要的,将直接影 响进出货效率。可根据作业性质、库房形 式以及仓库内物流动线来决定码头位置的 安排形式。一般来说,有如下几种位置关 系。
单,规模较小的仓库,无论订单大小和拣货品项 多少,均要通过库房全程。
18
U 型布局 适合于出入口在库房同侧的仓库,可根据进出频
率大小安排靠近进出口端的储区,缩短拣货搬运 路线,这是目前仓库较常采用的动线形式。
19
S型(锯齿型)布局。 通常适用于多排并列的库存货架区内。
20
7.3.3 仓库作业区域设计
(五)区域的布置设计方法
经过关联性分析之后,根据不同作业区之间的定 性测量值(“接近程度”或定量测量值)即“物料流动 密度”来配置各作业区的相对位置时,可以将整个平 面布局的过程简化为算法方式的程序。
16
(六区域间的相关性,检查各种布置组合方式是否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