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课件
D
例2:1 mol H2(g)和1mol I2(g)置于某1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
温度下发生反应:H2(g)+I2(g)
2HI(g) ΔH<0,
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Ⅰ)所示。 若改变反应条件,w(HI)的变化曲线如图(Ⅱ)所示, 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C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 D.恒温条件下,再加入1molHe
②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如:各物质的物质的 量、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质量 分数、反应物的转化率。
③若有颜色的气体参与或生成,颜色不再变化; 若反应为放热或吸热反应,体系温度不变。 ④对于aA(g)+bB(g) cC(g)+dD(g),若 a+b≠c+d,混合物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总压, 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压强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倍数相同,因此,平
衡不发生移动。压强的不同只改变了反应达平衡的时
间。
思考:向充有N2 、H2的反应器中加入氦气 (1)若为恒温、恒容,通入氦气后平衡如何移动?不移动 (2)若为恒温、恒压,通入氦气后平衡如何移动?逆向移动
[练习1] 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
2、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⑴逆: 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⑵动: v正>0; v逆 >0
⑶等: v正= v逆 ⑷定: 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或质量保持一定。 ⑸变: 平衡状态下,条件改变时,平衡就会被破坏,
并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3、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① v正= v逆
---本质特 征
思考4:压强对反应: H2(g)+I2(g) ⇌ 2HI(g) 的正、 逆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呢?
v
v正
P↑
v逆
P↓
t
HI%
思考:对反应 H2+I2
2HI 在压强
为P1时,HI%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当
P2
P1
压强为P2时( P2 > P1) ,图形将如何改变?
t
注意:对反应前后气态物质总体积无变化的可逆反应,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反应物HI的分解率
C.混合气体的颜色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 + 3B(g) 2C(g) + D(s)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 状态的标志是:a、__c_、__d_、__e_、__g_________。 a.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消耗3a mol B,同时生成2a mol C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f. υ(A)耗∶υ(B)耗∶υ(C)生=1∶3∶2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h.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思考2:达平衡后,逐步采取下列措施 ①在t1时刻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 O2 ②在t2时刻从容器中移走一定量O2 ③在t3时刻向容器中通入一定量SO3(g) ④在t4时刻从容器中移出一定量SO3(g)
请在v—t 图表示上述过程
增大O2浓度
减小O2浓度
减小SO3浓度
增大SO3浓度
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D%
P1 P2
t P1>P2 b<c+d
P1 P2
t P1>P2 b=c+d a+b>c+d
[练习4] 下列两幅图分别表示的是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
后增大压强时的情况,有关判断正确的是:BC
A.图(1)研究的反应可能是4NH3(g)+5O2(g)⇌4NO(g)+6H2O(g B.图(1)研究的反应可能是2SO2(g)+O2(g)⇌2SO3(g) C.图(2)研究的反应可能是H2(g)+I2(g)⇌2HI(g) D.图(2)研究的反应可能是CaO(s)+CO2(g)⇌CaCO3(s)
---外部特征
mA(g)+nB (g) pC(g)
思考:对于该反应,下面各情况下是否能判断为平衡 状态?
(1)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2)当m+n不等于p时,体系总压强不变√
(3)当m+n等于p时,体系总压强不变 (4)当A有颜色(B、C都无色)时,体系的颜色和
深浅不变√
例1.对于可逆反应H2(g)+I2(g)
A√ 、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形成 B、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三个H-H键断裂
C√ 、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断裂 D、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六个N-H键形成
课堂练习
1.可逆反应:2HI(g)
H2(g) + I2(g)在恒容密闭
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B C )
三、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1)图示
v正= v逆
条件 改变
化学平衡1
一定时
v正≠ v逆 间后
v’正= v ’逆
平衡破坏
化学平衡2
破坏旧平衡
建立新平衡
平衡移动
三、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2)定义
通过改变反应条件,而使平衡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叫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三、平衡移动
1、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 (3)平衡移动方向
条件
v正= v逆 化学平衡
改变
v正、 v逆 发生改变
v ’正> v ’逆
平衡向正反
v’正≠ v ’逆 应方向移动
v ’正<v ’逆
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
v ’正= v ’逆 平衡不移动
三、平衡移动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1)浓度
思考1: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恒容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 O2,用速率—时间图表示该可逆 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
(4)如此进行下去,最终正、逆反应速率及各组分 的浓度将如何?
v正=v逆 ——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N2 + 3H2
起: 1mol 3mo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NH3
v—t图
v v正 v’正 = v’逆
v逆
0
t1
t
二、化学平衡
1、概念: 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
的程度时,v正 = v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 发生变化,反应达到限度的状态,即化学平衡
[练习2]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mA(g)+ 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
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m + n)必定小于p
B.(m + n)必定大于p
C.m必定小于p
D.n必定大于p
[练习3] 反应:aA(s)+bB(g) cC(g)+dD(g),相同温 度下,等量的A和B在不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试判 断P1和P2、a+b和c+d的大小关系
结论: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例1:可逆反应:2A(g)
2B(g) + C(g) △H > 0。达
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
的措施是(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减小C的浓度
D.降低温度
可逆反应:xA(g) + yB(g)
zC(g)。达到平衡后,
测得A(g)的浓度为0.5 mol/L。当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
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达到平衡后,测得A(g)
的浓度为0.3 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x + y > z
C.气体C的体积分数降低
D.反应物B的转化率提高
2HI(g),
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 为2∶1
√B.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
C. 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
√D.达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例2、一定条件下,反应A2(g)+B2(g) 2AB(g)达 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AB
B√、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 同时生成n mol B2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 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 同时消耗n mol B2
例3、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 2NH3达到平衡 的标志是
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 再发生变化时,表明A(s)+3B(g) 2C(g)+D(g) 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BC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4.H2(g) + I2(g)
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是____③__④__⑦__⑨_____。
Cl2 + H2O
H+ + Cl- + HClO
思考与交流
(2)H2O(g) +C(s) CO(g) + H2(g),在密闭容器中进 行。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 引起平衡移动?CO浓度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