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7.010K 01备案号:47592-201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051—2015代替DB11/O51-2002电机系统节能监测Energy Saving Monitoring for motor system2015-09-23发布2016-01-01实施北京市质量监督技术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监测项目 (2)5 监测方法 (2)6 评价指标 (4)7 监测结果评价 (5)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机系统节能监测报告 (6)参考文献 (7)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中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1/051-2002《三相异步电动机节能监测标准》。
本标准与DB11/051-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标准名称改为“电机系统节能监测”;—-增加了淘汰设备、能效限定值和调速控制的检查内容;—-删除了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率的计算公式、三相异步电动机损耗因素(α)表;—-增加了输入功率比、负序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总谐波畸变率的监测与考核;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乐普四方方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铜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干、杨霞、张希庆、刘大为、张道山、赵跃进、丁晴、刘永光、李航、杨震、甄玮、周胜、王根、张凌宇、毛文剑。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1/051-1994、DB11/051-2002。
II电机系统节能监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机系统节能监测项目、监测方法、评价指标、监测结果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三相交流电源供电的电机系统节能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549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 18613 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153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9761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21056 风机、泵类负载变频调速节电传动系统及其应用技术条件GB 30253 永磁同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30254 高压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机系统 motor systems由控制(调速)装置、电机、传动装置、被拖动装置或管网等设备根据不同功能组成,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功的设备总体。
3.2变频调速装置 speed control assembly with variable frequency以改变电机电源频率和电压控制交流电机转速的调速控制装置。
3.3电机能效限定值 minimum allowable values of energy efficiency for motors在标准规定测试条件下,允许电机效率最低的标准值。
3.41DB11/T 051—20152 输入功率比 input power ratio电机输入功率与其额定输入功率之比。
3.5总谐波畸变率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周期性交流量中的谐波含量的方均根值与其基波分量的方均值之比。
3.6不平衡度 unbalance factor三相电力系统中三相不平衡的程度。
4 监测项目4.1 检查项目检查项目包括:——电机系统中不应有国家相关规定需要淘汰的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电机系统中各设备的额定效率应不低于GB18613、GB19153、GB19761、GB30253、GB30254等标准中能效限定值的规定;——满足GB/T 21056中变频调速装置应用条件的电机系统,应采用合理的调速控制设备。
4.2 测试项目测试项目包括:——输入功率比;——功率因数;——负序电压不平衡度;——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5 监测方法5.1 测试条件5.1.1 测试期间,电机系统应正常稳定运行。
5.1.2 测试时,电源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偏差范围为:-10%~6%。
5.2 测试仪表测试仪表宜选用电能质量综合分析仪,精度等级不低于1.5级,并在检定/校准合格周期内。
5.3 测试方法5.3.1 电机系统的测点布置在电机系统的进线端或开关柜位置,测量时间不少于30min,数据记录时间间隔为1min,输入功率和功率因数取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DB11/T 051—201535.3.2 负序电压不平衡度按GB/T15543的规定进行,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按GB/T14549的规定进行,取测量值的95%概率值中的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
5.4 计算方法5.4.1 输入功率比的计算电机系统的输入功率比应按公式(1)计算:%1001×=NRP P A ……………………………………………(1) 式中:A ―输入功率比,单位为百分数(%);1P ―电机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 ); NR P ―电机额定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 )。
5.4.2 电机额定输入功率的计算电机额定输入功率应按公式(2)计算:NNNR P P η=………………………………………………………(2) 式中:N P —电机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 ); N η—电机额定效率(%)。
5.4.3 负序电压不平衡度的计算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应按公式(3)计算:%100122×=U U U ε …………………………………………………(3) 式中:2U ε—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单位为百分数(%);2U —三相电压的负序分量(方均根值),单位为伏(V ); 1U —三相电压的正序分量(方均根值),单位为伏(V )。
5.4.4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的计算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应按公式(4)计算:DB11/T 051—20154%1001×=U U THD HU …………………………………………………(4) 式中:U THD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单位为百分数(%); H U —谐波电压含量(方均根值),单位为伏(V ); 1U —基波电压(方均根值),单位为伏(V )。
5.4.5 谐波电压含量的计算谐波电压含量应按公式(5)计算:()22h h H U U ∞=Σ= (5)式中:H U —谐波电压含量,单位为伏(V );h U —第h 次谐波电压(方均根值),单位为伏(V )。
5.4.6 功率因数的计算 功率因数应按公式(6)计算:cos φ=(6)式中:cos φ—功率因数; 1P —电机有功功率,单位为千瓦(kW ); 1Q —电机无功功率,单位为千乏(kVar )。
6 评价指标6.1 未采用调速调压控制运行的电机系统应对输入功率比、功率因数、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和电压总谐波畸变率进行监测评价。
6.2 采用调速调压控制运行的电机系统应对功率因数、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和电压总谐波畸变率进行监测评价。
6.3 监测评价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电机系统节能监测评价指标监测项目 评价指标 输入功率比≥65%DB11/T 051—2015表1 (续)监测项目评价指标功率因数≥0.85负序电压不平衡度≤2%电压总谐波畸变率≤5%7 监测结果评价7.1 电机系统检查结果应符合4.1的要求,测试结果应符合6评价指标的要求。
7.2 监测机构在监测报告中应做出监测结果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电机系统节能监测报告格式见附录A。
5DB11/T 051—20156附录 A(资料性附录)电机系统节能监测报告报告编号:委托单位监测日期被监测单位监测依据监测地点电机系统参数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规格型号额定功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效率拖动设备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拖动设备参数变频器参数检查项目序号检查项目检查结果1 电机系统中是否有淘汰设备情况2 电机系统中各设备额定效率值是否低于能效限定值3 电机系统运行工况是否满足变频调速装置应用条件测试项目序号测试项目单位测试结果评价指标结果评价1 输入电压V /2 输入电流 A /3 输入有功功率kW /4 输入功率比% ≥65%5 功率因数/ ≥0.856 负序电压不平衡度% ≤2%7 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5%监测结果评价及改进建议:监测单位:(盖章)签发日期:编制:审核:批准:DB11/T 051—2015参考文献[1] GB/T 12497-2006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2] GB/T 13466-200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3] GB/T 13469-2008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4] GB/T 13470-2008 通风机系统经济运行[5] GB/T 15316-2009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6] GB/T 27883-2011 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7] 工节[2009]第67号《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8] 工信部 2012年第14号《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二批)》[9] 工信部 2014年第16号《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