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指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解决学生深层次的认识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教育过程。
无论外界形势如何变化,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最终的着力点都是转变人的思想。
从这一概念出发,可以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的再塑造。
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该从认识人的本质、研究人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认识人的本质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人的思想存在、可变性和后天性、人解决自身问题的需要、发展各种社会关系的需要以及人的本质的可塑性,这些都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必要的、可能的,而且应该也是有效的。
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和世界,将来走向社会后以健全的思维以及健康的感情和心态去面对社会。
把握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分寸,要求教育者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严防采取简单化和模型化的工作方式,对待所有学生都采取一成不变,甚至是高高在上的态度,要以平等的态度多交流和对话,讲究“人情味”。
二、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着重点1.创新意识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步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一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高校学生是我们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提高民族创新素质理应从高校学生入手,这也使得创新意识的教育成为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成为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的根本与重要保障。
为此,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一定要围绕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观念和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2.终身学习观的教育。
终身学习,顾名思义是指人的生命中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使得人的行为更加规范,文化修养、社会经验以及用以支撑事业的技能不断提高。
让学生们在大学期间树立终身学习观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3.团队精神的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当代先进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意味着个人要得以发展,绝不能孤立地进行工作,每一个人必须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
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这将成为学生能在将来顺利并健康地发展的重要基础。
4.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为了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正处于全民倡导环境保护,鼓励低碳生活的时代。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迫切需要使学生们树立符合现代化与未来社会发展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做一名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忧患意识,视野高远的当代高素质人才。
为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学生中广泛倡导与提倡生态意识与和生态道德教育,早日培养起学生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5.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当今社会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人生价值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显现。
很多人把高消费的物质享受看作最大的幸福与乐趣,如“一切向钱看”,这种思想对初入社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高校学生来说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中,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找到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自觉纠正不良行为的良好风气。
三、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注重个性化解决问题。
一般来说,思想问题的产生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更加要“因材施教”。
如果说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产生了道德问题,究其根源,一定有其特殊的使其发生的原因。
这时,相关老师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尤为重要。
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然后再提出循序渐进的缓和的解决办法,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注重个性化解决问题是符合问题的本质特点的,是科学方法的体现。
2.提高心理指导的作用。
高校学生存在因某些原因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高校心理指导工作就是通过心理疏导,谈话启发,以及心理测试等方式对存在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
此项工作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浅谈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赵楠,孟祥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摘要:近年来,全国各高校都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
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该从认识人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探讨了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着重点及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从事该项工作的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在工作中学习与研究,提炼其特点,把握其规律,使这一工作更富成效。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人为本;人生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07-02【特别关注】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奋斗和拼搏的历程,尽管我党的历史中有过磕磕绊绊,但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了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了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正是因为我党始终不渝地坚持了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的由衷支持和认可。
然而,我党切不可忘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历史箴言。
如果怀疑我党对历史和国家的贡献,那是没有良心,但如果不居安思危,乐以忘忧,则是没有头脑。
尽管我们现在拥有8000万党员,尽管统计数据表明有近80%的高校学生有入党的愿望,尽管上海市民中也有达到8%的党员比例,但这就能够成为我们“知足常乐”,不思进取的理由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广大人民也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红利”。
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党员,不得不注意到,我们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否相匹配呢?首先,我们应当注意到,经济的发展并不能代表社会的发展。
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并不仅仅是统计数据的变化,并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丰富,更应该是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和谐优化,人类生存条件的切实提高。
然而不幸的是,长久以来我们的发展思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巩固执政之基迎接全球挑战周子建(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我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原来在某个时期先进的政党,也因为不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求而遭到了民众的质疑。
为了使我党常葆青春,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成了我党生存之最紧迫任务。
关键词:巩固执政;迎接挑战;从容应对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08-03态和道德品质,并将其外化为自己的行为。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心理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
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老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会并善于分析和判断学生的心理,以促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
3.充分发挥“主旋律”教育的作用。
“两课”教学,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仍是当代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认真研究和加强“两课”教学,完善具有时代特色的课程设置新方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育方法。
4.鼓励学生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
思想道德说到底还是个人思想深处的触动,是一个人道德水准的体现。
他人教育只能是外界积极努力的正确引导,但学生是否愿意采纳还需学生个人思想深处的认知,并将此种认知外化为个人行动,即体现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与力量。
在此过程中,除了外界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学生间进行互相教育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这一过程决定了教育的结果与成效。
因此,大力鼓励学生自我教育与互相教育,即调动学生自我提高的积极性必将使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令人惊喜的成果。
5.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人沟通、协调,培养了乐观态度;参与过程中承担某一角色提高了自我的认知度,体现了自我的价值;活动开展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情趣。
这足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充分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在的作用。
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精神具有潜在的渗透性,这也极大地促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挖掘校园文化的潜在作用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强有力措施。
6.工作方式与能力要不断提高。
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应与时俱进,加强针对性,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
紧扣当下学生的心理动态,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
其次,要突出创新性,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上,既不脱离主旋律价值观,又能适应当前社会现实与特点,以事实说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与道德判断标准,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
再次,学校应逐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使思想道德教育既有谆谆教导,又有制度保证。
如考虑建立起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反馈与及时响应机制,反馈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产生问题的倾向,及时教育。
这也将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积极主动工作局面的形成。
总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着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双向交流,平等讨论;注重送人所需,急人所想,实实在在帮助高校学生们解决好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在工作中学习与研究,提炼其特点,把握其规律,从而切实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使这一工作更富成效。
参考文献:[1]王小锡,王建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郑明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特点[J].思想政治研究,2003,(1).----------------------------------------------【特别关注】。